在伦敦科学博物馆陈列了一件被命名为“太阳和行星”的藏品 , 它便是瓦特在17世纪60年代改良的第一台蒸汽机 。 有了它 , 人类社会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 人们由手工制造时代进入到机器制造时代 。
200多年时间过去 , 今天的我们正在步入第四次工业革命 , 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智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 引领制造业再次升级 , 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 , 从体力上的协同升级为脑力上的协同 , 从而迈向智能化生产阶段 。
文章图片
近些年 , 随着全球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 , 数字经济日益成为经济复苏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 在我国 ,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产值达39.2万亿 , 占GDP比重为38.6% ,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 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 将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 , 成为数字经济的主阵地 。
谈到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 首当其冲的是制造业 。 2015年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将中国从低价值的重工业生产国转变为“智能”制造、高科技大国 。 同时 , “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 面对数字化浪潮 , 制造企业必须勇敢自我革新并坚定前行 。
与此同时 , 我们看到 , 数据正成为重要生产要素 , 除了计算和联接 , 数据的存储变得越发重要 。 高端制造企业重视数据安全 ,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 可以预见 , 创新、可信的数据基础设施 , 必将成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坚实“数据底座” 。
那么 ,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和“十四五”规划落地 , 制造企业该如何建好工厂的数据存储系统 , 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 , 做到增效提速、节能减排?
制造智能化遇挑战:阻碍数字化转型升级
2012年至2020年 ,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长到26.59万亿元 , 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 , 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增速较快 。 2020年市场规模超2.7万亿元 , 预计2021年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规模将超3万亿元 。
文章图片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 , 据IDG研究报告统计 , 在全球1000强企业中 , 67%的企业已经把数字化作为核心战略;而在中国1000强企业中 , 50%的企业把数字化作为核心战略 。
众多智能制造企业正在积极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 , 以数字化变革催生和创造发展新动能 。 但在转型过程中普遍遭遇传输效率低、数据不完整、安全风险隐患和高时延、高丢包率多个难题 。
第一 , 数据量暴增 , 传输效率低下 。 根据权威机构报告显示 , 全球数据量正在激增 , 中国在2018年约产生7.6 ZB数据 , 到2025年将增至48.6 ZB , 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体 。 面对过去多年沉淀下来的海量数据 , 传统的端到端传输需要按顺序确认 , 数据处理过慢 。
第二 , 数据格式多样 , 难以保障数据完整性 。 传统方式的数据存储能力有限 , 人为后台调整数据 , 引起数据丢失、数据无效和记录重复等一系列问题 。
第三 , 数据安全风险隐患 。 据相关数据显示 , 我国34%的联网工业设备存在高危漏洞 , 这些设备的厂商、型号、参数等信息长期遭受恶意嗅探 , 仅2019年上半年嗅探事件就高达5151万起 。
值得庆幸的是 , 我国首部以“数据”命名的《数据安全法》将于今年9月正式施行 。 《数据安全法》的出台 , 将推动政府、机构和企业增加在数据安全领域的投入 , 完善安全防护体系 , 促进数据安全领域的技术、产品加快创新和发展 。
【转型|7月7日华为这场大会告诉你,数据存储如何助制造企业“智造未来”】第四 , 高延时、高丢包率情况凸显 。 因为跨区域、远距离团队间的工作增加 , 导致数据存储和调取过程中出现通信时延长、平均丢包率高、感知差等问题 , 制约了数据信息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价值挖掘 。
文章图片
二十载创新:驱动智能制造迈向产业之巅
虽然制造业企业已经意识到数字化转型乃大势所趋 , 但上述痛点也着实困扰着每一家想要力争上游 ,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拔得头筹的企业 。 数据存储产业链该如何助力广大制造企业 , 走好智能制造升级之路?
在百家争鸣的市场中 , 我们看到 , 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表现出色 , 成为中国市场第一 , 全球第三 。 数据显示 , 华为服务的制造业客户已超1000家 , 服务行业包含金融、能源、医疗和教育 , 全球客户多达15000家 , 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 获得了市场的全面认可 。
根据2020年Gartner Market share数据显示 , 华为以11.9%的占比位居全球存储份额TOP3 , 在中国区存储份额连续26个季度第一 , 以52%的份额占比稳坐中国区全闪存市场的半壁江山 。
可见 , 华为的超融合基础设施正在以极致简单、融合高效、极致可靠的方式使能制造行业 , 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 华为是如何做到的?
记得2002年 , 华为开始对数据存储技术方面进行投入研发 , 当时市场被国外厂商所垄断 。 2008年 , 业界开始尝试利?闪存介质替代部分磁盘介质来提供更?的性能 , 在这一历史机遇的加速促使下 , 华为开始强压投入 , 持续创新 。 2010年-2011年 , 华为相继发布了业界首批的企业级SSD和Tier0全闪存 。 2016年 , 华为发布基于OceanStorOS原生闪存架构的业界首批Tier1全闪存 。
2018年 , 华为发布业界首家全系列NVMe全闪存 。 2019年 , 华为发布最新一代的全闪存OceanStor存储Dorado系列 , 以容忍控制器8坏7的极致稳定和2000万IOPS的卓越表现 , 重塑存储业界可靠性和性能新标杆 。 2020年 , 华为针对海量数据存储场景 , 面向全球发布OceanStor存储Pacific系列新品 。 2021年 , 华为发布全新数据保护系列OceanProtect 。
20年来华为屡次突破重围 , 一直致力于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下的数据基础设施底座 。 华为的创新数据基础设施围绕数据的“采集-存储-计算-管理-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战略和OceanStor存储、华为HoloSens机器视觉、华为IdeaHub三大解决方案 , 让数据的每比特价值最大 , 每比特成本最优 。
7月7日 , 2021华为智能制造数据基础设施高峰论坛重磅来袭!
近日 , 钟南山院士致信华为 , 对华为在抗疫过程中为广州“猎鹰号”实验室信息系统提供的超高性能存储设备和使用方面的相关技术支持予以感谢 。 不仅如此 , 华为此前曾为国家天文台以及“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数据的相关产品存储也提供了助力 。
华为如何获得如此多机构认可?在数字化转型实践深耕多年的华为 , 有哪些经验沉淀?华为如何将数据基础设施带入到关键业务场景 , 帮助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华为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准备了哪些智能制造行业创新解决方案 , 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为解答业界疑惑 , 华为携手诸多制造企业 , 将于7月7日举办“2021 华为智能制造数据基础设施高峰论坛” , 与全国智能制造行业先锋、生态伙伴齐聚魅力之都上海 , 探讨新常态下高端制造领域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与实践 。
文章图片
我们获悉 , 面向制造企业研发 , 华为将发布一款全栈一体化仿真平台 , 提供从L1基础设施(计算、存储、网络)到L3通信库、编译器、集群管理、专业服务等仿真 , 实现一套存储满足多种场景和应用 。 该平台到底将带来什么价值?
现场观众将可以在本次论坛特设展区亲自体验到 , 高端制造企业如何用OceanStor全闪存加速ERP、MES制造生产经营系统 , 构建数字化核心;数字化车企如何用OceanStor Pacific海量存储打造数字化自动驾驶;如何用FusionCube超融合和合作伙伴共建煤矿大脑;如何用机器视觉和HiCampus Cube等构建智慧园区;如何构建数据资产保险箱 , 进行数字化办公等 。
华为将与伙伴一起面向车辆装备/央企重工/半导体电子/矿业有色/轻工业等子行业 , 分享成功实践 , 进行业务研讨 。
相信业界对智能制造数据基础设施的诸多疑问 , 都将在本次高峰论坛(包括多个分论坛和行业沙龙)上找到答案 。 我们期待7月7日 , 上海一同见证这场主题为“数智新引擎 , 制造新升级”的盛会 , 看各方如何以创新、共赢的理念开放合作 , 共同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明天 。
推荐阅读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山西|移动5G+智慧成果亮相山西数字化转型大会
- IT|宝马电动转型成果初显:i4、iX供不应求 新能源车销量已破百万
- 制造业|稳健前行开新局 制造业未来五年转型升级迎来“加速度”
- 华为|年度盘点 | 人享其行、物优其流 交通数字化转型开启行业发展新篇章
- 百强|2021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百强峰会|爱康汪朝晖:AI应用是未来健康管理趋势
- 章庆元|金山办公CEO章庆元:赋能大型组织办公数字化转型
- 杜跃进|2021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百强峰会|360杜跃进:数字安全的觉醒时代
- 团队|俞敏洪首场助农直播带货,寻找新商业模式和老师转型方式
- 产业|绿色和平强调,数字基础设施需加速转型以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