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中国科学家眼中的科研与创新


进展|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中国科学家眼中的科研与创新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经济观察网 采访人员 李晓丹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 , 也是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之一 。 一项科学发现能够开辟一项颠覆性的应用研究领域 , 而基础科学的水平是应用研究的灵魂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杜祥琬表示 。
9月18日 , 由中国科学报社、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创新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 , 主题为“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 杜祥琬表示 , 基础科学跟应用学科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科学的革命性的突破能够引领创新的方向 , 能够开辟新的领域;二是应用研究提出的基础科学的问题可以反哺和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科学的发展 。
杜祥琬举了一个高能激光研究的例子 。 高能激光是一个非常具备应用性的课题 , 也是“863”的一个重要方向 。 传统研究高能激光 , 主要是通过提供功率、能量 , 但实际上决定最终结果的不仅仅是光束能量 , 还有光速质量 。 光速质量是平方关系 , 而光束能量是线性关系 。 所以 , 高能激光搞得好坏 , 与其说取决于功率、能量 , 不如说是取决于光速质量 。 也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 , 最终高能激光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基础学科需要丰厚的人才 , 在应用研究中才能解决重大难点问题 。 对于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 , 杜祥琬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 , 现在国家提出了建设科技强国这一目标 , 科技强国的一个标志应该是基于厚重的基础研究的科学发现能力 , 也就是要讲科学发现 , 有了这个基础才有那么多颠覆性的技术 。 所以 , 对科技强国的内涵的认识应该明确 , 基于厚重的基础研究 , 应该重视科学发现能力 。
第二 , 基础研究要做好重在环境 , 要培养环境和氛围 , 要鼓励科技人员有自己的兴趣 , 让他去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 给一点宽松 , 给一点宽容 , 包括坐了几年冷板凳还出不了成果 , 也应该宽容他 , 要宽容失败 。 在这种情形下 , 我们可能有十个失败 , 只要有一个成功 , 国家就会有重大的基础研究进展 。
第三 , 基础研究在于人 , 要从小培养 , 让青少年成为有创新素质的一代新人 , 要鼓励孩子们爱质疑、爱提问题 , 不光学还要问 , 这才是最根本的 , 我觉得这是中国现在缺少的 。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 , 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 。 所以 , 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中国原始创新的能力 ,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刘嘉麒表示 , 从事科学的人 , 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必须潜心敬业 , 孜孜以求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把工作当成责任 , 把专业作为事业 。 对所研究的领域能够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 这时候才能做出成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