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 , 返回舱在穿越大气层时产生一定的升力 , 因而能够对飞行轨迹进行一定控制 , 从而保证落点准确度较高 , 对航天员的过载冲击也比较小 。
不仅返回舱要采用舒适的返回姿势 , 航天员也要以几乎与大底平行的角度在座椅中“平躺” 。 杨海峰告诉采访人员 , 选择这样的姿势返回 , 是为了更好缓解飞船减速过程中形成的冲击 , 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多保护 。
上千度高温中怎样“极限生存”?
据了解 , 返回舱从400公里左右的太空轨道进入大气层后 , 会以数千米每秒的速度与大气层发生摩擦 , 形成上千度的高温 , 像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冲向地面 。
为了保证返回舱内部始终保持合适的温度 , 神舟十二号飞船结构与机构研制团队经过持续攻关 , 为载人飞船返回舱研制出了特殊的防热材料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机械总体主任设计师刘晓震将之生动地称为“防热外套” 。 这件贴心的“外套”通过表面耐烧蚀材料在溶化、蒸发和分解时带走大量热能 , 阻隔高温进入舱内 , 保证舱内空气温度维持在20摄氏度左右 。 虽然只有薄薄一层 , 但却是保护航天员生命名副其实的“防火墙” 。
文章图片
神舟十二号飞船着陆瞬间模拟示意图 。 受访者供图
什么样的“黑科技”让飞船稳稳着陆?
返回舱的着陆过程对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是个不小的挑战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舱体距地面10公里左右时 , 飞船的速度已经降到330米每秒以下 , 这时返回舱上的静压高度控制器通过测量大气压力自动判定所处高度并开伞减速 , 将返回舱速度逐步降到7米每秒左右 , 但如果以这样的速度直接撞击地面 , 还是无法保障航天员的绝对安全 。
为此 , 飞船研制队伍设计了一套“组合拳” 。 细心的网友会注意到:飞船着陆的一瞬间 , 突然闪现一道明亮的火光 。 这就是飞船返回舱的反推发动机开始工作了 , 它在距离地面一米左右时点火 , 其反向发力进一步减缓降落速度 , 让返回舱进行悬空急停 。 同时 , 返回舱底部的吸能外壳、减振材料和座椅缓冲机构组成减振系统 , 同时来吸收地面的冲击能量 , 保证航天员安全着陆 。
文章图片
[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植被|二十年后的成都
- 硬件|日本要在十年内量产2nm?
- 末端|菜鸟发布2022物流科技十大趋势报告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Top10|2021最受年轻人关注的十大人物
- 领域|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
- 前瞻|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新兴领域
- 建设|数据赋能业务,数梦工场助力湖北省智慧应急“十四五”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