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经参时评|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赵卫东)《经济参考报》6月25日刊发题为《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评论文章 。 文章称 , 工业是碳排放重要领域 , 积极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 。 基于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国情 , 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 关键在于尽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 , 将双碳目标统筹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体系内 。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处理好四个平衡 。 首先要处理好发展与减碳的平衡 。 我国要在尚未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条件下倒逼实现碳达峰 , 要求我们既要坚定推进双碳目标实现 , 又要保持稳健发展 , 兼顾发展与减碳 , 避免顾此失彼、损失合理的增长空间 。
其次要处理好结构优化与产业链安全的平衡 。 作为制造业大国 , 我国具有全产业的体系优势 , 尤其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和经贸环境背景下 , 这个优势尤为珍贵 。 要做好减碳目标下结构优化调整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之间的平衡 , 避免制造业占比过快下降和产业链过早外移风险 。
再次要处理好双循环之间的平衡 。 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着眼于全球 , 以开放的视野考量不同领域、环节、技术、资源的互补 , 在立足国内市场和资源的基础上 ,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实现资源、市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 避免“闭门造车” 。
最后要处理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平衡 。 东中西部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发展层次存在差距 , 减碳突破口、重点领域、阶段任务差异较大 , 应正视各区域技术基础、能效水平、环境承载等减碳条件的不同 , 制定适合本区域的特色化方案 , 东西协同并进 , 避免国内区域“碳转移” 。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赋予新使命 , 带来新机遇 。 建立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应围绕五个着力点 。
一是坚定推进能源绿色化 , 打造产业绿色供应体系 。 鉴于能源在碳排放中的核心角色 , 应将产业用能绿色化放于首位 , 应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 , 坚持化石能源“原料化”方向 , 探索加大绿氢、绿电(光伏、风电等)等绿色能源使用比例 。
二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 要调整好三个层面结构:在产业结构层面 , 调整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 , 提升新兴产业比重 , 严格执行能源“双控”政策 , 降低整体碳排放强度 。 项目结构层面 , 坚决限制“两高”项目上马 , 淘汰落后产能 。 产品结构层面 , 提升产品整体价值层次 , 强化质量、功能、品牌提升 , 降低价值链低端产品比重 , 以实现单位效益碳排水平降低 。
三是重点开展科技赋能 , 提升产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 。 大力推动重大节能技术研发投入 , 组织资源进行关键技术攻关 , 提升专业技术装备水平 。
四是推进资源深度循环利用 , 强化产业末端治理挖潜 。 在产业源头控制住用能的同时在末端深度挖潜 , 深入推进循环经济 , 同时考虑以集群化方式强化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衔接 , 降低产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
【能源|经参时评|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五是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体系 , 营造低碳绿色产业生态 。 产业的绿色低碳化建设起点是用能、原材料 , 末端是再生利用循环发展 , 中间要素是结构优化、技术赋能 。 整体过程充满挑战 , 需要汇聚技术、人才、信息、政策、资金等多方面要素 , 整合政府、企业、专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各方资源 , 构建面向产业、企业的公共服务体系 , 设立相关平台载体 , 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打造生态、优化环境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