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航天员的“天宫”生活:有包裹式淋浴间

新京报讯(采访人员 李玉坤)6月17日9时22分 ,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将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前往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 按计划 , 他们将在天上驻留长达三个月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 , 天和核心舱提供了3倍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航天员活动空间 , 配备了3个独立卧室和1个卫生间 , 保证航天员日常生活起居 。

生活|航天员的“天宫”生活:有包裹式淋浴间
文章图片

舱内景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供图
核心舱配置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
季启明介绍 , 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 , 已按计划完成了9类42项测试 , 主要包括平台基本功能、交会对接、航天员驻留、机械臂爬行与在轨辨识、出舱功能以及科学实验柜等测试内容 。 截至6月16日 , 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组合体已在轨运行17天 , 目前状态良好 , 平台设备工作正常 。 组合体已调整到高度约390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 , 建立起交会对接姿态和载人环境 。 经分析确认 , 组合体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以及航天员进驻的条件 。
天和核心舱提供了3倍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航天员活动空间 , 配备了3个独立卧室和1个卫生间 。 航天食品方面 , 配置了120余种营养均衡、品种丰富、口感良好、长保质期的航天食品 。 就餐区域配置了食品加热、冷藏及饮水设备 , 还有折叠桌 , 方便航天员就餐 。 锻炼区配备有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 , 用于航天员日常锻炼 。 通过天地通信链路和视频通话设备 , 可实现空间站与地面的双向视频通话和收发电子邮件 。 载人环境控制方面 , 相比前期载人飞行任务 , 空间站核心舱配置了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 , 包括电解制氧、冷凝水收集与处理、尿处理、二氧化碳去除 , 以及微量有害气体去除等子系统 , 能够实现水等消耗性资源的循环利用 , 保障航天员在轨长期驻留 。
“大平层”有包裹式淋浴间
采访人员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 , 天宫一号于2011年成功发射 , 发射重量8吨左右 , 提供给航天员的舱内活动空间为15立方米 , 可以满足3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 这相对于神舟七号7立方米的舱内活动空间有了较大提升 , 但是依然比较局促 。
当2021年我国开始建造空间站时 , 为了提高航天员太空生活的“舒适度” , 设计师们为航天员预留了相对充裕的生活环境 , 舱内活动空间从天宫一号的15立方米提升到了整站110立方米 , 简直是从“筒子间”搬进了“大平层” 。
中国空间站本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 分别设置了生活区和工作区 。 生活区内有独立的睡眠区、卫生区、锻炼区 , 还配有太空厨房及就餐区 。 在设计上最大程度考虑到私密性和便利性 , 极大地提高了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质量 。
在太空中 , 航天员也能实现“睡觉自由” , 能够享受独立的睡眠区 , 确保睡觉不受干扰 。 虽然依然要把自己“装进睡袋” , 但已经实现了从“站睡”到“躺睡”的变革 。 独立的睡眠区能够让航天员更放松 , 享受相对高质量的睡眠 , 让他们在太空工作和生活更加“元气满满” 。
航天员虽然不能享受和地球上一样的淋浴和泡澡 , 但每个人都能够在一个“包裹式淋浴间”里 , 手持喷枪 , 把自己擦拭干净 , 最大程度上解决了个人卫生问题 。

生活|航天员的“天宫”生活:有包裹式淋浴间
文章图片

舱内景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供图
食物荤素搭配 , 全舱设有移动WiFi
已经升空的天舟二号 , 送去了丰富的食物 。
我国的航天食品有不少传统中式菜品的身影 , 具有明显的中式特色 。 食物不仅有主副之分 , 讲究荤素搭配 , 更有独特的风味 , 甚至人人皆知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 , 都出现在航天员的美食列表里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系统主任设计师杨胜此前介绍 , 空间站将地面的物流技术也应用其中 , 借鉴国内物流先进的管理技术 , 航天员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 , 便能获得货物的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 , 同时该系统对产品信息的库存数量还能做到动态掌控 , 让空间站货物一分一厘的变化都记录下来 , 从而确保航天员的工作生活更轻松便捷 。
天舟二号对以太网通信进行了全面功能升级 ,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电子所研制团队的攻关下 , 增加了空间站天地互联网数据代传功能 , 以及天地互联网组播分发功能 , 在不增加通道带宽的情况下 , 使地面、空间站能同时收发视频、音频数据 。 为了提高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 研制团队还特意增加了网络安全策略设置功能 , 确保非法数据无法通过 。
这种技术升级 , 让中国空间站有了“移动WiFi” , 并创造了一个智能家居生活空间 。 每一个航天员都有一个手持终端 , 航天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通过App调节舱内照明环境 , 睡眠模式、工作模式、运动模式……不同的舱内灯光 , 能够调节航天员的情绪 , 避免长时间处于单调的环境所带来的不适 。
航天员可以视频通话 , 也可以即时接入移动终端 , 还可以上网冲浪 , 听音乐、看视频等等 。
线缆分颜色 , 地面有“镜像”空间站
【生活|航天员的“天宫”生活:有包裹式淋浴间】根据国际同行的经验 , 航天员在太空中有相当一部分工作是进行舱内组装和维修 。 在空间站建造期间 , 以及空间站十几年的运行期间 , 有很多组装和维护维修工作需要航天员在太空中独立完成 , 其中有一些甚至需要出舱 , 在舱外完成 。 单算核心舱 , 上面就有1243台设备 , 它们的很多组装工作都需要航天员在天上手工完成 。 此外 , 还有一系列出舱活动 。
为了让航天员的维修和组装工作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完成 , 设计师们在“防差错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想了不少办法 , 从标志、颜色、外形等方面对要维修组装的设备、线缆和插头采取了一些措施 , 确保航天员在太空操作时“不看错、不误操作” 。
为了给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强有力的地面支持 , 在地面还有一个和天上一模一样的空间站 , 就是为了确保在遇到突发情况时 , 地面人员能够模拟空间站的实际情况 。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研制团队中 , 有一支队伍专门负责为航天员提供生命保障 , 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太空工作居住环境 。
为了营造一个宜居的环境 , 设计师们需要在地面上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航天员” , 感受舱内的生活和工作 , 并把自己和团队的感受转化为设计 , 设计师在里面反复模拟 , 让航天员到现场体验 , 并编写操作指南 , 把每一项操作图文并茂地介绍给航天员 。
新京报采访人员 李玉坤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