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 采访人员 林迪】“未来 , 将是现实与虚拟融合 , 人与社会互动、消费体验、经济通行、可持续生态等共同衍生出的一场数字孪生智慧环保生活 。 ” 对于“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 , 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 特斯联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艾渝在接受环球网专访时表示 。
据报道 , 5月30日 , 中科院公布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进展 , 预示“碳中和”过程将会是经济社会的大转型 , 需要在能源结构、能源消费、人为固碳“三端发力” 。 在艾渝看来 , 随着AIOT技术的发展推动传统智慧城市(Smart City)向AI CITY(人工智能城市)的转变 , 低碳城市将是其特性之一 , 针对城市的“碳中和”解决方案将利用数字孪生系统构建场景数据可视化、能源排放可追溯等实现科技与自然智能一体化 , 从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
“AI CITY是城市智能化发展的高阶形态 , 在AI CITY架构中 , 依托于大量的传感器和其他物联网设备 , 整个城市的数字化程度达到了90% , 城市会实时地产生和收集各种数据 。 ”特斯联创始人兼CEO艾渝在接受采访人员专访时表示 , 数智化是城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发展的重要方向 。
据报道 , 在未来 , 城市将变得越来越“聪明” , 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智慧城市” , 它可以帮助推进了城市治理现代化 , 让公众体验更优质的城市公共服务 。 不过 , 在艾渝看来 , 传统智慧城市的全新发展阶段是AI CITY , 而它是一个“全新物种” 。
AI CITY是什么
他向采访人员解释称 , AI CITY可以看作城市版的“苹果手机” , 是以智能城市操作系统(TACOS , Terminus AI CITYOperating System)为核心 , 将城市硬件、应用软件和生态系统架设其上的全新物种 。 “这将是一座具有自我感知、自主决策的智能化城市 。 ”
据艾渝介绍 , 传统智慧城市遵循着“城市问题出现——被城市运营者监测到——城市运营者依托具体技术设计并找到解决方案 , 直至解决”的路径 , 是“解决方案驱动型”城市;而AI CITY将通过城市自身的感知和管理 , 完成“城市问题出现——城市主动发现——自动控制和解决”的城市运转路径 , 形成有自主感知、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运营驱动型”城市 。 而这种城市的自我驱动与决策过程也直接体现在以城市为单位的整体低碳排放需求被前置考量和整体规划 。
他甚至认为 , 在未来 , 城市可能衍生出自己的意识 , 并针对具体城市居民的需求提供数据驱动的定制化城市服务 。
艾渝进一步指出 , “从技术基础上看 , AI CITY诞生于AI、5G、物联网、大数据等全新一代ICT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从城市体验看 , AI CITY可以提供基于每个具体城市居民需求的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服务 , 并实现城市的远程升级;从具体解决方案看 , AI CITY弥合了不同场景解决方案之间的鸿沟 , 实现了数据、软件、硬件的跨场景调用 。 ”
以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为例 , 特斯联在重庆AI CITY的前期规划时已经把城市智能规划数字孪生系统打造成为集自然与科技于一体的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园区 , 做到场景数据可视化、能源排放可追溯 , 推演AI CITY从建设初期到30年、50年之后整个建设进程 。
据介绍 , 作为其重庆AI CITY 首期项目的“AI PARK”已经进入碳中和全生命周期监测 。 正式运营后 , 每天的碳排放量远远小于碳吸收量 。 经专业测算 , 运营50年后 , “AI PARK”将吸收掉周边17万吨二氧化碳 。
“理想之城”
“我理想中的未来(智慧)城市是 , 用技术去弥合场景衔接不顺畅和资源不均等 , 最终实现让每个普通人获得‘予取予求’的智能化服务 , 而不是只局限在少数的场景以及少数人群当中 。 ”他感叹道 。
具体来看 , 通过AI CITY的落地 , 城市体验的提升首先体现在对每天至少8小时的城市公共生活的改造 。 在AI CITY架构中 , 依托于大量的传感器和其他物联网设备 , 整个城市的数字化程度达到了90% , 城市会实时地产生和收集各种数据 。
艾渝以环境监测和治理为例进行说明 , “AICITY可以收集城市不同区域的温度、雨量、湿度、污染程度等信息 , 并将所有信息集中分析 , 优化解决方案 , 为城市污染治理提供及时的决策辅助 。 而对于个人来讲 , AI CITY将使得身处其中的人们与城市形成更好的互动 , 推动城市空间环境自我调节以使人们获得更好的体验 。 ”
他进一步表示 , AI CITY将通过对个体的识别 , 以一次登录 , 多点识别的方式为每个城市居民提供千人千面的城市服务 。 “在AI CITY , 由于技术的升级 , 整个城市的资源和服务体系将处于统一调度实时反馈的状态 , 每一个人都是VIP , 都会被贴心地照料到 。 所有的城市服务都将通过一个基于AIoT技术的统一城市平台发出 , 为每个人输出无差别的优质城市体验 。 我们期待 , AI CITY将是一个极具可塑性的 , 服务于每个人的‘变形金刚’ 。 ”
【人工智能|特斯联艾渝:AI CITY是一个“低碳新物种”】技术要落地 , 理想需要得以实践 。 艾渝告诉采访人员 , AICITY所依托的各种底层科技 , 如AI、IoT、大数据、云计算正在快速发展中 , 并已经具备了商业化的实力和前景 。 “我们期望通过AI CITY的搭建 , 能够更好地为各种硬科技找到更好的商业化场景 , 从而促进行业整体的健康快速发展 。 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新物种 , AI CITY本身也在不断进化和迭代 , 如从目前的城市级智能化平台向智能城市网络发展 。 ”
“城市数智化合伙人”:碳中和是重要规划目标
定位于“全新一代城市数字化转型合伙人”(或“城市数智化合伙人”) , 是特斯联的初衷 , 也是底气所在 。 正如艾渝所说 , “我们相信 , 数智化是城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发展的重要方向 , 并愿意为此提前布局 , 构建先发优势 。 ”与此同时 , 作为一家发轫于新一代ICT技术全面发展背景下的科技公司 , 特斯联的城市顶层设计将碳中和作为重要规划目标 。
他指出 , 特斯联期望通过城市智能化平台AICITY的搭建 , 对城市的软件、硬件、生态进行全面数智化改造 , 从而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便利的智能化基础设施 , 为新型产业在目标城市的落体提供一体化的对接及运营服务 , 同时为智能产业人才的聚集提供便利 。 而随着城市核心产业链的整体数智化升级 , 必将带来传统产业生产方式和盈利模式的更新换代 , 并以此作为构建低碳排放城市的重要手段 。
据介绍 , 特斯联人工智能城市AI CITY的落地 , 是通过平台运营思维 , 将智能产业的各条链路打通 , 完善产业生态 , 为生态链上的不同企业对接客户和政府资源 , 同时为它们找到更加丰富的落地场景 , 提供更优质的供应链保障 。
值得关注的是 , 特斯联的城市合伙人思维 , 区别与以往智慧城市建设的小范围局部数字化、智能化 。
艾渝解释道:“特斯联是从城市的顶层设计角度出发 , 以智能城市操作系统TACOS作为数字底座 , 统一协调城市的软件、硬件及生态 , 有效打通不同智慧场景解决方案之间的隔阂 , 打破渐进式城市智能化带来的协同感缺失和重复建设冗余 。 最终 , 城市也具备了像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一样的自我迭代功能 , 这既是一种以开放平台式运营来降低城市智能化建设成本的管理方式 , 也是一种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推进城市智能新基建水平的发展趋势 。 ”
据了解 , 特斯联将计划联合清华大学特聘千人教授、哈佛大学肯尼研究员、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员在AI CITY共建碳中和实验室 , 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推动重庆在内的更多城市加入全球碳中和城市联盟 , 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
目标:世界级IP
“我记得有人说过 , 所有IP一定是品牌 , 但所有品牌不一定是IP 。 这句话遵从的是品牌打造的现象因素 , 也就是IP化或者标杆化 。 这也是我们一直遵从的世界级品牌的打造理念 。 ”艾渝指出世界级品牌的衡量标准在于这个品牌所具有的影响力 , 纵观世界级品牌所具备的要素都包含几方面:注重与客户的情感联结;在产品、市场、技术层面具备强大的号召力;通过感官能够触达客户;有强大的品牌核心价值观 。
从重庆的AI PARK、到天津世界智能大会再到迪拜世博会 , 特斯联希望通过一系列围绕智能城市打造的操作系统、硬件及生态的搭建 , 向全世界推荐他打造的智能化“理想之城”AI CITY 。
他指出 , 作为一个全球化的平台公司 , 特斯联去年获得了迪拜世博会官方首席合作伙伴的资格 , 也是12家官方首席合作伙伴中唯一一家中国科技公司;特斯联还在全球多个国家推进智能化项目 。 同时 , 特斯联团队本身国家化水平也很高 , 我们拥有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中东地区等多个国家的员工 , 这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适应当地市场提供了便利 。 “以迪拜世博会合作为例 , 我们充分考虑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 对我们在当地部署的多样化智能终端进行了升级和改造 , 确保它们能够在沙漠高温环境中保持良好运营状态 。 ”
“从世界范围内看 , 经济红利正在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向智能经济转移 。 而在智能经济时代 , 中国的科技公司实际上和国际上的竞争对手站在同一起跑线 。 接下来智能新经济赛道将会迎来围绕5G、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和解决方案井喷 。 ”最后 , 艾渝强调 , “特斯联作为国内智能经济领域成长最快的平台型公司 , 让我们看到了这类企业的潜在实力和高成长性 。 中国在全球智能经济领域 , 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化场景乃至政策推动和企业数量和规模都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 我们相信未来中国还将诞生一批世界级的智能领域科技品牌 。 ”
推荐阅读
- Tesla|最高涨幅21088元:特斯拉Model 3/Y入门车型价格调整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Tesla|特斯拉新款Model S电池体积小能量密度高 外媒揭秘三大关键技术
- Tesla|特斯拉因两处安全缺陷召回近50万辆电动汽车 承诺免费修复
- Tesla|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47.5万辆汽车 接近其去年全球交付总量
- Tesla|特斯拉回应“保费暴涨”:平均涨幅约10% 高性能车型不超20%
- 娱乐性|新华全媒+|探秘冬奥会“黑科技”:当冰壶遇上人工智能
- Tesla|特斯拉Model Y保费何以一夜暴增80%?
- Tesla|网传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超50% 多家车险公司回应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