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晋浩天
“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一机遇 , 紧紧抓住这一机遇 , 坚持与时俱进 , 不断创新 , 开拓进取 , 勇攀科技高峰 , 以毕生精力 ,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为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 ”
——金怡濂院士获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感言
1946年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 标志着人类走出了迈向信息时代的第一步 。 20世纪50年代 , 我国制定的科学技术发展12年远景规划中 , 电子计算机被列入重点发展学科 。 随后 , 我国选派了一支20人的实习队赴苏学习计算机专业 , 刚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的金怡濂成为其中一员 。
1958年回国后 , 金怡濂进入中科院计算机所 , 投身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 那段岁月 , 金怡濂和同事们完成了大型晶体管通用计算机、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的研制 , 实现了我国计算机研制技术的重要突破 。
文章图片
【事业|金怡濂:以毕生精力服务国家】金怡濂人物素描 郭红松绘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
“20世纪80年代 , 国内急需高性能计算机 , 不得不花巨资从国外进口一台大型计算机 。 没想到 , 在进口机器的同时 , 还捎带进来两个监工 。 双方签订的协议上明确规定 , 开机、关机必须由外方监工负责操作 , 我方不得接触机仓内的核心部件……”金怡濂说 , 这件事让他感到一种切肤之痛 , 让他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高科技 , 买不来 。 中国一定要加速发展巨型机 , 否则将永远受制于人!
要突破 , 必须有胆识 。 此时的金怡镰大胆提出 , 我国巨型计算机研制必须打破“土生土长”模式 , 走国际化的技术路线 , 发展基于国际通用处理芯片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 。 沿着这一技术思路 , 我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进入与国际同步发展的时代 。
1992年 , 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 , 金怡濂任主任 。 同一时期 , 他受命主持研制国家重点工程——“神威”巨型计算机系统 , 担任总设计师 。 金怡濂提出的总体方案、技术构想及解决方案 , 均大获成功 , 使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从每秒十亿次直接跨越到三千亿次以上 。 随后 , 他继续担任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的总设计师 , 提出以三维格栅网为基础的可扩展共享存储体系结构和消息传送机制相结合的总体方案 , 为系统关键技术指标进入国际领先行列奠定了基础 。
“我深深感到 , 科技工作者只有把自己的事业和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昌盛紧密联系起来 , 才能大有作为 。 ”获得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 , 金怡濂感慨道 。
行胜于言 , 清华人的特质深深刻在金怡濂的血液中 。 他坚信“生命在于做事” , 即便步入晚年 , 他依旧奔波在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和处理器研制的第一线 , 为学生和晚辈的技术决策把关定向 。
令人感动的是 , 他始终在为计算机领域自主创新呼吁呐喊:“尤其重要的是 , 应当强调自主创新 , 在此基础上加快国际合作 。 要牢记核心技术是花钱也买不来的 。 ”
这句话 , 在今天 , 依然振聋发聩 。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09日 01版)
推荐阅读
- 公司|外媒:2021,人类太空事业的重大年份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IT|以色列正式批准开放第四剂新冠疫苗接种 限免疫力低下人群
- 系统验证|以技术革新加速芯片创新效率,EDA软件集成版PNDebug正式发布
- Tesla|特斯拉Model Y保费何以一夜暴增80%?
- 领域|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
- 数字化|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 |南安市司法局凝初心践使命 以民为本做实人民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