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协议|华为张顺茂:破解工业数据应用之道

5月26日 , 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工业互联网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高端对话在贵阳举行 。 会上 ,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Cloud BU 副总裁(战略与产业发展)张顺茂发表了“破解工业数据应用之道”主题演讲 。
张顺茂在演讲中提到 , 数据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生产要素 , 但迈向数据应用之路需跨越六大难关:标准关、网络关、集成关、流通关、软件关、AI关 , 对此华为有六大方法 。

的协议|华为张顺茂:破解工业数据应用之道
文章图片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Cloud BU 副总裁(战略与产业发展)张顺茂发表演讲
第一关是数据采集阶段的标准关 。 数据采集阶段的问题主要在于各种各样的设备 , 包括各种各样的协议缺乏统一的标准 , 各讲各的“方言” 。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 , 工业设备、工业参数、协议之间要讲普通话——即工业协议的标准化 。 为此 , 华为携手行业联盟、协会、行业伙伴、高校等 , 积极推动工业协议标准化 , 推广“普通话” 。 例如 , 在机床行业 , 全球存在非常多的协议 , 不同种类的机床之间很难连通 , 数据也无法共享 。 华为正与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 及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打造NC—Link协议(数控装备工业互联通讯协议) , 推动其成为机床领域的一个共识标准 。
让工业数据讲“普通话” , 还需跨越工业设备源头数据标准关 。 工业设备数据是工业大数据的主要支撑 , 但设备种类繁多 , 源头数据格式不一 , 很难进行整合和分析 。 因此 , 需要从工业设备源头 , 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 , 让各种设备从一出生 , 就讲“同样的词” 。
华为希望把这些面向数据采集源头的数据 , 在源头按照对象进行标准化的定义 , 有了这样标准化的定义 , 再加上通讯协议入库 , 进到数据湖里面就容易读得懂 。 所以采集阶段两个问题:一个是通讯协议标准化 , 再一个是面向对象标准的定义、内容的定义 。
第二关是网络 。 目前广域网发展非常好 , 但是车间内的网络 , 工厂内的网络 , 园区内的网络联网率还是非常低 , 通讯的协议也是七国八制 , 烟囱问题非常严重 , 数字化能力也比较低 , 对于网络安全病毒攻击的防护的能力很弱 。 华为建议要在工厂内利用现代的技术 , 除了5G以外还要打造一个IP化的先进工业网络 , 满足国家在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里面所说的网络强基的任务 。 通过这样一个IP化的工业网络可以实现工厂内、园区内网络的安全、网络的自动化 , 包括带宽 , 包括低时延 , 包括连接的确定性 , 让工业互联网网络能够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数据通路 。
以马钢集团为例 , 之前它的各个业务系统网络是一个个孤岛 , 每一个业务有自己专用的网络 , 各个业务系统之间想通讯也很困难 。 华为助力马钢进行IP化先进工业网络改造 , 用一张覆盖全公司的100G工业园区互联网 , 消除网络覆盖死角 。 通过这样一个骨干网让各个业务系统都能够接上去 。 比如说园区内的5G网 , 工厂内的5G网络 , 办公园区网络等都能接入这个100G的工业园区互联网中 , 使得各块都能够互相通信 。
第三关是集成 。 网络通了 , 但是不同系统之间、云上和云下、内部和伙伴之间、IT与OT之间都存在数据壁垒 , 导致数据无法自由地共享、流通 。 因此 , 打破数据集成、流通壁垒是工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迫切需求 。 华为云ROMA平台助力工业企业打破数据壁垒 , 实现数据全面集成 。 借助华为云ROMA平台 , 企业可以实现一个平台集成所有应用 , 打通IT和OT鸿沟 , 让数据可以实时流动 , 实现全域数据分析 。
第四关是数据流通 ,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 , 只有流通起来 , 才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 但在企业应用中 , 往往因为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 , 使得数据无法在企业间流通 。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 华为云推出了可信智能计算服务TICS , TICS具备4大特点:可信高效、安全隐私、多域协同、灵活多态 。 在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的前提下 , 实现了数据之间的流通和碰撞 , 让数据的价值得以释放 。
第五关是工业软件问题 。 工业软件是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魂 , 但工业软件种类众多 , 面对如此多的工业软件 , 工业企业如何才能像使用水和电一样方便的获得?华为云以FusionPlant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 , 聚合工业软件伙伴 , 将工业软件SaaS化 , 在云上为工业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工业软件服务平台 , 让工业企业不再为如何获取工业软件而烦恼 。
最后一关是AI 。 AI是工业企业迈向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 但目前工业企业AI应用落地仍存在诸多挑战 , 例如 , 技术门槛高 , 人才缺乏;数据标注成本高;样本数据少;模型通用性差、精度低等 。 华为云认为 , 预训练大模型是解决工业企业AI应用落地挑战的关键方法 。 今年4月 , 华为云发布盘古系列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 , 通过超大规模参数预训练+微调的方式 , 不仅可以减少对数据标注的依赖 , 提升模型的精度和性能 , 还能够实现一个AI大模型在众多场景的泛化和规模化复制 , 让工业企业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进行创新 。
华为云与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合作 , 盘古CV大模型在无人机电力智能巡检AI模型开发上 , 相对于传统开发模式展现了其强大的优势 。 该模型能够以较少的人工标注进行快速迭代 , 使得样本筛选效率提升约30倍;可以做到一个模型适配上百种缺陷 , 替代原有20多个小模型 , 极大地减少了模型维护成本 , 模型平均精度提升18.4% , 模型开发成本降低90% , 真正做到了规模化可复制 。
【的协议|华为张顺茂:破解工业数据应用之道】未来 , 华为会持续发挥自身在云、AI和5G上的优势 , 携手行业伙伴 , 聚合工业软件生态 , 助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 为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阶段赋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