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南繁基地|记者手记丨我最敬爱的袁老先生,真的走了……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俞慧友
“我记得你 , 你是科技日报的 。 嗯 , 我记得 , 科技日报的 。 ”
2019年9月5日 ,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悬挂着超级稻“首次亩产突破1000公斤”巨幅水稻照的接待室里 ,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 笑眯眯地看着我说 。
那年虚岁90岁的老先生 , 已经记不起很多科研工作以外的人的具体名字 。 这些记不得名字的人里面 , 包括和他及他团队颇为相熟的我 。
因此 , 当老先生在一大群人里认出我 , 并说出我所在的单位时 , 我真的很开心:“是的 , 我是科技日报的 , 您没有记错 。 ”

三亚南繁基地|记者手记丨我最敬爱的袁老先生,真的走了……
文章图片

袁隆平在实验田观察水稻长势(2007年5月10日摄) 。
记忆中 , 那似乎是我和老先生在谈及科研工作话题外 , 最后的一次非工作对话 。
就是这位有着孩童般天真笑容的老先生 , 在时隔一年半后的2021年5月22日 , 因多器官功能衰竭 , 在湖南长沙与世长辞了 。
看到官宣 , 虽已有预感 , 但心还是忍不住一紧:我敬爱的袁老先生 , 真的走了 。
在先生离世的13时07分前后 , 放晴了好一阵子的长沙 , 竟又下起了毛毛细雨 , 平添几分哀伤之余 , 也勾起了我对老先生的回忆 。
老先生何等“吝啬”
作为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和产业发展领域的泰斗 , 老先生自然是从事科技新闻工作的我时刻关注的重点 。 从入职科技日报社的那天起 , 我就开始了对老先生的“追星”之路 。
我的印象中 , 老先生是个“吝啬”的人 。
吝啬时间 。 经常参加老先生新闻发布会的人都会有经验:千万不要迟到 。 一则 , 老先生十分守时;二则 , 老先生非常珍惜时间 。
诸多以老先生为主角的发布会 , 十五到三十分钟之内就会结束 。 并且 , 离开发布会的老先生 , 也很难被“拦截”下 。 他会边走 , 边对围追堵截他的“长枪短炮”挥手说:“不要再采访了 , 时间很宝贵 。 我还要做科研 , 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 不能浪费时间 。 ”
吝啬花钱 , 老先生是个生活中很朴素的人 。 十多年前十来块一件的衣服 , 现在市场上卖几十块一件的衣服 , 他都能穿 , 还穿得很是舒服 , 完全不在乎衣服与他身份的“差距” 。
吝啬时间 , 吝啬为自己花钱 , 但老先生不吝啬其他 。
“你吃过我种的大米吗?”他问 。
“吃过超级杂交稻 , 但没吃过您种的大米喔 。 ”我答 , 带着一副想要“薅羊毛”的表情 。
“我种的大米很好吃喔 , 你可以多吃一碗饭的 。 我叫他们给你送一些 , 你尝下好不好吃 。 ”老先生很利落爽快 。
老先生何等随和与童真
老先生是个很随和的人 。
有一年 , 我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老先生的办公室 , 看到有人正给他送了一只瓷娃娃 。
我瞧了瞧:“老爷子(我一贯对老先生的称呼) , 这个娃娃很可爱喔 。 ”
老先生举起来放在手里 , 左看右看 , 认真端详了一番说道:“真的吗?你真的觉得它很可爱吗?”话语里 , 像是质疑我的评价 , 但又马上很“皮”的接上:“嗯 , 我也觉得它很可爱 。 你喜欢 , 那就送给你吧 。 ”说话间 , 他把瓷娃娃递了过来 。

三亚南繁基地|记者手记丨我最敬爱的袁老先生,真的走了……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左一)与袁隆平院士合影 。
他人赠先生之礼 , 自是收不得 。 我便“赖”着老先生 , 一起和可爱的瓷娃娃拍了合照 。 这张照片 , 在4月份老先生身体状况欠佳 , 从三亚回到长沙后 , 就成了我微信的封面照片 。 我盼着老先生能在故土恢复健康 。
其实 , 和老先生打交道这么多年 , “赖”着他的时候不少 。 包括 , “赖”着老先生拍了不少次自拍 。 对这种新鲜事物 , 老先生充满了幽默和童真 。
有天 , 在老先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办公室里 , 我说:“老爷子 , 我们拍一张自拍好不好?”
老先生欣然同意 。
当看着镜头里的自己 , 老爷子反复几次左右晃了晃脸 , 笑出了声:“你看 , 你们这个年纪真好 , 好年轻 。 你看 , 放在一起对比 , 我好老了 , 好老了 。 ”
老先生笑得孩童般的神情 , 这一生都会刻在我心里 。
老先生何等认真严谨
生活中随意的老先生 , 做起事情来原则性强 , 又透着深深的哲理 。
老先生英语水平很好 , 喜欢时不时嘴里蹦出一句英语 。 让人印象很深刻的 , 是他经常爱说的那一句:“Take seriousthings lightly , do ordinary things seriously 。 ”
翻译过来是“举重若轻 , 事必躬亲” 。

三亚南繁基地|记者手记丨我最敬爱的袁老先生,真的走了……
文章图片

2014年5月26日 , 袁隆平在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上进行主题演讲 。 这是袁隆平在育种家委员会开放会议后接受采访 。
他很爱这句话 , 在生活和工作中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 在我很多次的报道中 , 分享过不少老先生工作严谨的各种小片段 。 但这句蕴含着哲理的话 , 或许让我终生受益 。 我想 , 即便我不能做到 , 也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
老先生离世的第二天 , 长沙依旧阴沉沉 , 雨未停 。 一如人们惊闻老先生离开的心情 。
在老先生工作过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办公楼前 , 祭奠的花束摆满了阶梯 。 赶来的人们面色凝重 , 缅怀老先生 。
透过悬挂着“沉痛悼念袁隆平同志”黑幅的办公楼大门 , 我仿佛还能看到老先生走动的身影 。 还能看到他在办公室 , 举着放大镜看文献的样子 。 还能听到他孩童般的笑声……
老先生 , 天堂里 , 您可会在那里看着?看着有一天 , 我们在禾下乘凉 。 看着有天 , 杂交水稻遍布全世界……
【三亚南繁基地|记者手记丨我最敬爱的袁老先生,真的走了……】来源:科技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