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袁隆平:“你们年轻人不知道,肚子饿起来真难受。”

如果走在路上问起任何一个中国人 , 你最熟悉的当代中国科学家是谁?他十有八九会说 , 袁隆平 。
袁隆平 , 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 是中国最著名的国民科学家 , 是全家三代人的共同话题 , 更是中国人永远的骄傲 。
关于袁隆平的消息 , 总在第一时间牵动人心 , 迅速顶上热搜 。 好事 , 人们拍手叫好 , 认为其理应获此殊荣 。 不太好的 , 人们打抱不平 , 几次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至今都有人为其喊“冤” 。
在网络上 , 毫不相关的事 , 都能带上袁隆平的名字 , 比如这句曾经时兴的俏皮话——“是袁隆平让你吃得太饱了” 。
然而 , 就在今天 , 这个让我们吃饱饭的人 , 离我们而去了 。
据新华社 ,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 , 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 , 享年91岁 。

中国人|袁隆平:“你们年轻人不知道,肚子饿起来真难受。”
文章图片

阴差阳错
【中国人|袁隆平:“你们年轻人不知道,肚子饿起来真难受。”】没有人天生适合当科学家 。
在真正走上农业科研的道路之前 , 袁隆平和每个人一样 , 有过一段天真青涩的年少时光 。 他也曾为数学烦恼 , 想不通为什么直角不能三等分;也曾因为带着弟弟在嘉陵江里游泳 , 被父亲责骂......
1949年 , 20岁的袁隆平开始在重庆上大学 , 正式学习农学 。 重庆是袁隆平在战火的流离辗转中待得最久的一个地方 。 因为挨着嘉陵江 , 袁隆平也常常在课余时间入江游泳 。
袁隆平曾两次差点与农学分道扬镳 。
第一次是在大学时 , 大西南地区举办了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 , 高中时就得过湖北省男子100米、400米自由泳银牌的袁隆平参加了比赛 , 拔得头筹后 , 又去成都参加西南地区的比赛 , 这次的比赛将很可能改变袁隆平的一生——前三名能入选国家队 , 成为游泳运动员 。 但很遗憾 , 袁隆平拿了第四名 。
第二次是在他大学毕业那年 , 那时正值空军在全国高校中选拔飞行员 。 袁隆平通过了30多项身体检查 , 成为全校8名空军飞行员之一 。 光荣榜贴在学校里 , 大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 哪知刚准备去空校报道 , 突然接到通知称 , 国家将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 急需大学生人才 , 选上的大学生空军一律退回 。
就这样 , 袁隆平的学生时代结束了 。 两次阴差阳错 , 让袁隆平不得不继续走在自己的农学道路上 。
不让老百姓挨饿
“我们每天到田里看秧苗 , 像带小孩一样 , 看着好高兴的 。 结果一下没有了 , 被人拔掉了!我当时脑壳一片空白 。 ”在口述自传中 , 袁隆平这样写到 。
袁隆平曾在试验田里播种了一批从广东带回来的种子 。 秧苗长出后的一天夜里 , 有人偷偷拔光了所有的秧苗 。 他一直找寻 , 最终在一口井里看到5根秧苗 , 即使跳进水里 , 也只捞到了几根 。 即使后面用了抽水机 , 井底的秧苗还是全部沤烂了 。
1956年 , 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 。 几年时间 , 袁隆平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 , 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 1966年 , 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 正是这篇论文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
沉迷研究的袁隆平与其他同事相比显得沉默寡言 。 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稻田里看秧苗 。 “他是农学院最出名的神经病嘛!”制片人陆小惠在1970年代下乡时 , 认识了当时在湖南省农科园艺所工作的袁隆平 。 那时候 , 袁隆平面临的不仅是科研上的困难 , 还有同事们的不理解 。
“你们年轻人不知道 , 肚子饿起来真难受 。 ”袁隆平说 。 在饥荒的年代 , 袁隆平亲眼看到过田埂上饿死的人们 , 他自己也经常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 让人们都能填饱肚子是袁隆平坚守的信念 , 而对杂交水稻的钻研则是支撑这份信念的动力 。
1972年 , 袁隆平培育出了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南优一号” 。 短短一年时间 , 他又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二号” 。
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 , 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 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 同时得到了广泛推广 。
他是一名管理者、
领路人 , 也是一名普通的老师
“我们做出什么品种 , 一大半都是老爷子的功劳 。 ”袁隆平的学生 , 育种家邓启云说 。
在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袁隆平掌管着大部分事情 。 不论是财务方面的开支问题还是技术上面的指导问题 , 他都管理着 。
他是一名管理者、领路人 , 也是一名普通的老师 。
袁隆平的教师生涯开始于1953年7月 。 大学毕业后 , 他被分配到湘西雪峰山的安江农校任教 。 初来乍到 , 袁隆平就担任了农学班的班主任 , 平时要教植物学、作物栽培等农业基础课 , 还要教遗传育种专业课 。
在这里 , 袁隆平把课堂搬进了安江盆地的农田 , 师生们挽起裤腿、打着赤脚走进田地 , 一起探寻遗传育种的奥秘 。
多年来 , 袁隆平一方面实地教授学生 , 一方面实地科研 。 2017年 , 袁隆平回到母校西南大学参加庆典 , 并捐献20万元 , 设立西南大学“袁隆平奖学金” , 用于奖励农业学科相关的品学兼优的学生 , 鼓励学生“深入基层 , 扎根农田 , 为我国的农业事业作出贡献” 。
袁隆平是中国农业领域的领路人 , 即便身后弟子无数 , 在89岁的高龄时 , 他依然驻扎在农田里 , 奋战在科研的第一线 , 和团队一起研发产量更高的水稻 。
田地里 , 一个最著名的“农民”走了 , 所有吃饭的人 , 会一直记着这位让大家填饱肚子的杂交水稻之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