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中午
噩耗传来
“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
2019年10月23日
袁老曾自述过他的两个梦想
感人至深
编者在此予以推荐
藉此缅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袁老 , 您走好!
文章图片
袁隆平(图源:新华社)
时光如白驹过隙 , 一转眼 , 90年过去 , 我成了正儿八经的“90后” 。 我大半辈子都在与水稻打交道 , 至今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已有55个年头 。 我最关心的 , 就是与水稻和粮食相关的事 。
新中国成立之前 , 中华大地上到处灾荒战乱 , 人民生活颠沛流离 , 少年时我就被迫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 , 虽然少不更事 , 但每当看到沿路举家逃难、面如菜色的同胞 , 看到荒芜的田野和满目疮痍的土地 , 我的内心总会泛起一阵阵痛楚 。 报考大学时 , 我就对父母说 , 我要学农 。 母亲听了 , 吓一跳 , 说 , 傻孩子 , 学农多苦啊 , 你以为好玩儿呢? 但我是真正爱上了农业 , 死活要学 , 还摆出大道理: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 , 没有饭吃 , 人类怎么生存?最后 , 父母尊重我的选择 。
毕业后 , 我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 。 安江农校地处偏远 , 临行前 , 学校的领导告诉我 , 那里很偏僻 , “一盏孤灯照终身” , 你可要做好思想准备 。 当时我想 , 能传播农业科学知识 , 也是为国家做贡献!没想到 , 去了不久 , 就碰上困难时期 。 我当时想 ,这么大一个国家 , 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 , 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 我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
一天 , 我看到一些农民从高山上兑了种子 , 担回来种 , 就问他们 , 为什么跑到那么高的山上去换种呢?他们说 , 山上的种子质量好一些 , 产得多些 。 他们接着还说了一句话 , 叫做“施肥不如勤换种” 。 这对我有很大启发:农业上增产的途径有很多 , 但其中良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
从此以后 , 我开始自己的杂交水稻研究之路 。 一路走来 , 有汗水和辛酸 , 也有丰收和喜悦 。科学探索无止境 , 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 , 我一直有两个梦 ,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 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
禾下乘凉梦 , 我是真做过 , 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 , 穗子像扫把那么长 , 颗粒像花生那么大 , 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 其实我这个梦想的实质 , 就是水稻高产梦 , 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 , 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 。
文章图片
袁隆平观察杂交晚稻的生长情况(图源:新华社)
做梦容易 , 但要把梦变成现实 , 则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和努力 。 我清楚地记得 ,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 , 我到安江农校的试验田选种 。 突然 , 我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 。 穗大 , 颗粒饱满 。 我随手挑了一穗 , 竟有230粒之多!当时以为 , 选到了优良品种 , 岂不是可以增产无数粮食?
第二年春天 , 我把种子播下 , 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 , 一眼望去 , 高的高 , 矮的矮 , 没有一株赶得上最初的那株水稻 。 我不甘心 , 开始反复琢磨其中的奥秘 , 研究那一片试验田的稻株比例 ,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水稻是有杂交优势的 , 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 , 就是天然的杂交水稻 。 既然天然杂交稻具有这样强的优势 , 那么人工杂交稻 , 也一定有优势 。 当时 , 遗传学理论一直否定自花授粉作物有杂交优势 。 我对此理论提出质疑 。 随后 , 我又拜访专家 , 翻找资料 ,最终得出结论 , 既然自然界存在杂交稻 , 那么人工杂交水稻也一定可以利用 。 而要想利用这一优势 , 首先需要找到“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 。
于是 , 我又走上曲折的寻找之旅 。
其中 ,最令人刻骨铭心的是 , 在海南岛找到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败”并加以利用的过程 。 那是1970年11月 , 我和助手李必湖、尹华奇驻守在海南岛崖县南红农场 , 在当地寻找野生稻 。 在那里 , 有一位农专毕业的冯克珊 , 是南红良种繁育场的技术员 , 经常跑来听我讲课 。 冯克珊联想到农场附近有一种名叫“假禾”的草 , 很可能就是我要找的野生稻 。
11月23日 , 他找到李必湖 , 来到南红农场铁路涵洞附近的水塘边 , 到那片正在开花的野生稻中察看 。 他们发现了三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 , 野生稻穗的花药细瘦 , 色浅呈水渍状 , 不开裂散粉 。 这三个稻穗生长于同一禾蔸 , 是从一粒种子长出、匍匐于水面的分蘖 。 他们立即把这蔸野生稻连泥挖起 , 放在铁桶里拉回去 , 然后移栽到试验田里 , 等待鉴定 。
当时 , 我正在北京开会 , 收到助手们从海南发来的电报 , 连夜赶火车奔回海南岛 。经过仔细检验 , 我们最终确认这是一株十分难得的天然雄性不育株野生稻 , 我给它命名为“野败” 。
这真是大海捞针啊!
“野败”的发现对杂交水稻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更是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的突破口 。1973年 , 我们协作组历尽千辛万苦才通过测交找到恢复系 , 攻克“三系”配套难关 , 才有了新中国第一代杂交水稻 。 第一代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水稻 , 优点是不育系不育性稳定 , 但也有缺点 , 即配组的时候受到恢保关系制约 , 因此选择优良组合的几率比较低 , 难度大 。
【水稻|袁隆平:我的两个梦】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 , 我们开始研究两系杂交水稻 。 1995年 , 第二代以光温敏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稻研制成功 , 它的主要优点是配组自由选择 , 能选配到优良稻组合的几率比较高 。 但是 , 第二代杂交稻也不是完美的:不育系育性受气温和光照影响较大 。 我想 , 如果有一种杂交水稻 , 既兼具第一代和第二代的优点 , 又能克服二者的缺点 , 那该多好啊!
2011年 , 我们又启动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利用 , 这是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水稻 , 已初步研究成功 , 该杂交水稻克服了前两代的缺点 。 现在 , 我们甚至开始了第四代、第五代杂交水稻的研制 。
文章图片
袁隆平带各国朋友参观试验田(图源:新华社)
追求高产更高产 , 是我们永恒的目标 。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 , 我们开始超级杂交稻攻关 , 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大面积示范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目标 。 近5年又突破每公顷16吨、17吨的目标 。 2017年 , 世界水稻平均每公顷产量仅4.61吨 , 而我国杂交水稻平均产量每公顷达7.5吨 , 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
不可否认 , 上个世纪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 所以杂交水稻把产量摆在优先地位 。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 , 人民不仅要吃饱 , 还要吃好 。 所以 , 我们也改变思路 , 提出既要高产 , 又要优质 。 但是必须说清楚 , 虽然要满足市场对优质大米的需求 , 但我们仍然坚持一条 , 即不能以牺牲产量来求优质 。我始终觉得 , 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时刻警惕 。 历史也无数次告诫我们 ,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最有效途径 , 就是提高水稻的产量 。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 我的另一个梦 , 就是 杂交水稻走向世界、覆盖全球梦 。
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 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却是 , 全球现有1.6亿公顷稻田中 ,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还不到15% 。 发展杂交水稻不仅有广阔的舞台 , 更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倘若全球有一半稻田种上杂交稻 , 按每公顷比常规水稻增产2吨计算 , 则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4亿—5亿人口 。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不仅能提升全球水稻产量 , 造福人类 , 还能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
为了实现这个梦 , 我们一直在努力 。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 , 我们坚持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国际培训班 , 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 , 我还受邀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 , 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 。目前 , 杂交水稻已在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美国、巴西等国实现大面积种植 。 今年6月 , 在长沙举行的中非经贸博览会上 , 来了不少非洲国家农业界的朋友 , 看到他们对杂交水稻充满感激和期待 , 更坚定了我们将杂交水稻推向世界的信心与决心 。
新中国杂交水稻事业能够取得丰硕成果 , 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 同时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已经90岁了 , 但“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 , 我要力争让我们的团队早日完成每公顷18吨的高产攻关 , 做好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生产应用 。 我希望最终能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两大心愿 。
来源:人民日报
文:袁隆平
编辑:点苍
(原文刊于《 人民日报 》2019年10月23日第20 版)
推荐阅读
- 团队|玉米和水稻基因组引导编辑效率提高3倍
- 编辑效率|玉米和水稻基因组引导编辑效率提高3倍
- 技术|5G+MEC智慧水稻种植点亮乡村振兴
- 人物|马斯克:我的财富完全透明 我的纳税非常简单
- 稻瘟病|科学家找到藏在水稻体内的抗瘟“兵工厂”
- 代谢|我国科学家在水稻广谱抗病的免疫代谢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 台方|《我的世界》与京东联动,推出限定方块快递盒
- 拍卖|一条“圣诞快乐”短信或拍出143万!网友:我的元旦快乐值多少?
- 人物|俞敏洪回应财富缩水185亿:那不是我的钱,是社会的
- 合并|花粉俱乐部 App 从华为应用市场下架,原功能合并入“我的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