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作者 | 赖镇桃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辑 | 谭保罗
5月15日7时18分 , 是属于中国的火星时刻 , 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 , 穿越漫漫星河 , 成功着陆火星 , 我国成为历史上第二个踏足火星的国家 。
在这背后 , 不乏长三角城市的身影 。
上海团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给天问一号装备“眼镜、双臂和大脑” , 从而具备自我观察、自我决断和自主执行的能力 。 来自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乔东海教授 , 带领团队参与了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电子学单元的研制和地面测试任务 。 苏州高新区企业自主研制的50吨振动试验系统 , 为天问一号提供可靠性试验配套服务 。
而这 , 只是苏州布局航空航天的一个缩影 。 近半月以来 , 先后举办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大会和多场地方对接会 , 发布两份政策文件 , 落地两大创新平台 , 都是苏州向外界展示“飞天雄心”的表现 。
航空航天 , 是“苏州制造”的又一张名片吗?能否一解“最强地级市”产业转型之惑?
为什么是航空航天
4月27日举行的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大会上 , 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表示 , 要举全市之力、汇各方之智 , 共同将苏州打造成为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
文章图片
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
最强地级市 , 这次为何瞄准了航空航天产业?
首先从国家战略来看 , 航空航天 , 无疑是实现国产替代、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一环 。
以中国商飞主导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为例 , 从立项、设计、制造到总装下线、试飞 , 每一阶段都备受关注 , 正是在于这架大型客机 , 被视为突破波音、空客对全球飞机制造业垄断的一把利刃 , 随着C919未来大批量交付、C929、C939系列的研发 , 最终则要形成A(Airbus)B(Boeing)C(Comac)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
60% , 是这架国产大飞机的国产化率 , 也是衡量自主研发能力的一大指标 。 横向对比着看 , 这一数字已经不算低 。 前苏联时代在全球客机产业占有重要地位的俄罗斯 , 乌克兰危机后遭遇美国供应商断供 , 也在大力推进客机国产化 , 首架大飞机MC21国外零部件的占比达到了60% , 日本三菱重工研发的支线喷气式客机MRJ , 基本依赖进口欧美零部件 , 国产化率只有30% , 但仍受限于国内技术水平 , 多次延迟交货后 , 去年10月索性直接宣告项目终止 。
由60%到100% , 最终实现全部国产化 , 是中国商飞设定的终极目标 。 一方面 , 是出于国家安全的需要 。 另一方面 , 则是国际环境压力所迫 。
文章图片
国产大飞机C919
【技术|没机场也能上天,苏州布局航空航天】航空航天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 既有我国科研团队自主攻关 , 也有中外联合研发提升技术能力 。 “目前发展大飞机产业效率比较高的办法 , 就是引进国外成熟的制造商的分支机构 。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 比如伊顿上飞公司 , 负责燃油和管道系统设计开发 , 商飞拥有控股权 , 因而也能实现相关技术的自有可用 。 再比如2017年在常州设厂的科泰思 , 原是供应空客、波音的德国“隐形冠军” , 被安泰科技全资收购后 , 公司领先的新材料技术也得以整合进入国内大飞机制造的产业链中 。
但不容忽视的是 , 东西方的“技术脱钩”风险依然存在 。 美国、欧洲政府对涉及关键技术领域的投资、出货监管趋严 , 美国会议员近期力推的《无尽前沿法案》一旦正式签署 , 也将进一步强化美国政府对知识产权和关键产业的保护 。 对我国而言 , 国际环境在倒逼自主研发能力加快提升的同时 , 也意味着 , 航空航天这些前沿科技领域 , 国产替代的市场空间正日益开阔 。
对城市而言 , 这无疑是培育下一个经济增长极的机遇 。 处于转型期的苏州 , 明显也察觉到了这一契机 。
近些年 , 大而不强、大而不新 , 常被用来形容苏州的产业结构 。 微笑曲线终端产品少、中间产品多 , 制造业偏重于传统 , 对外依存度高且缺乏创新和核心技术 。 前有标兵 , 后有追兵 , 苏州如何重构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次 , 这座工业强市将目光放到了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明珠”的航空航天产业上 。 原因不难理解 , 一是产业附加值的跃升 。 航空航天产业的附加值远超其他产业 , 以航空发动机产业为例 ,以单位重量价值计算 , 航空发动机、民用飞机、轿车和轮船比值达到了1400:800:9:1 。
二是制造业水平的提升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一进程并不局限于相关产业的布局 , 航空航天技术对其他产业的溢出、带动效应同样不容忽视 。 以航空航天的关键技术复合材料为例 , 目前这项技术主要还掌握在美国和日本手中 , 一旦我国实现自主科研 , 将能广泛应用到汽车、医疗器械、建筑、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 。
踏上2万亿台阶的苏州 , 亟需寻找重塑工业增长的基础动力 。 航空航天 , 或将成为推动苏州制造业由大到强的重要产业 。
文章图片
苏州夜景
为什么是苏州
实际上 , 苏州并不是抢先进入航空航天产业赛道的选手 。 赛迪顾问发布的《图解我国长三角区域产业布局》报告显示 , 在航空航天产业领域 , 相较南京、镇江、杭州、常州、宁波、舟山等城市已经在多个细分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 而且外资为主、本土龙头企业显示度不高 , 这些城市经济的问题同样存在于航空航天产业中 , 苏州要追赶的差距可谓不小 。
文章图片
长三角航空航天产业布局 来源:赛迪顾问
那么 , 此番苏州的高调入局 , 底气何来?
首先令人难以忽视的是 , 苏州强大邻居上海所形成的溢出、辐射效应 。 沪苏深度“绑定”的背后 , 是两地密切的人才交流、项目合作、技术流动 。 4月初 , 苏州同上海电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围绕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开展联合攻关 , 相关数据显示 , 苏州是上海电气在沪外布局产业最多的城市 , 目前已投资布局11家企业 , 供应链企业超过200家 。 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今年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直白喊话 , “希望上海支持苏州为上海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提供产业链配套” 。
同时也应看到 , 布局航空航天 , 2018年开始苏州已在暗暗蓄力 。
这一年 , 在黄维院士的牵线搭桥之下 , 西北工业大学决定在太仓进行异地办学 , 设立西工大太仓校区 。 软科的学科排名显示 , 在航空航天领域 , 西工大在国内排名仅次于北航 , 位居第二 , 所在的陕西省之所以能成为我国航空强省 , 离不开西工大的学术研究支持 。 这所以航空航天航海立校的理工科大学落地太仓 , 无疑为这座港口之城提供了一张重要的入场券 。 在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投用时 , 太仓便提出了要建设航空产业园 , 2019年1月 , 发布《太仓航空产业发展规划》 , 划定航空零部件精密制造、航空新材料、专业无人机、航空服务业四大方向 。
文章图片
2020软科航空宇航技术与技术学科排名
当然这只是一个起点 , 苏州也意识到航空航天产业必然要以科研力量为支撑 , 市内高校资源有限 , 于是走上了大量引进大院大所的路子 。 2018-2019年间 , 紧随西工大落地的 , 还有中科院空天所、北航苏州创新研究院、南航苏州研究院、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等一批创新载体 。
航空航天产业 , 说到底也还是制造业 。 空气动力咨询公司和蒂尔集团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 ,全球航空航天市场中 , 系统和零部件制造的市场占比超过7成 。
苏州不只一次提出要冲击“中国制造业第一市”“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 , 简单搜索可以看到 , 苏州制造亦早已打入航空航天的产业链 。 近些年来 , 苏州已集聚航空零部件及其配套企业200多家 , 当中不乏明星企业 , 比如苏州工业园区内 , 通用电气航空在中国唯一的制造工厂坐落其中 , 赛峰发动机等多家航空装备企业已经和波音、空客等世界主流商用飞机制造商达成长期合作 , 20多家园区企业深度参与到商飞供应商的上下游产业链体系中 。
区位、科研、产业优势兼而有之 , 苏州要朝“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迈进 , 没有落后的道理 。
文章图片
无声的变化
苏州高调进军航空航天产业 , 放在全国范围看 , 可以发现这只是航空航天发展格局调整的一个个案 。
东北三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 , 在近代开始已经逐渐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出于国防安全战略需要 , 核能、航空、航天、军工等一系列国防工业和重工业由沿边沿海迁入中西部的“三线地区” 。 过去近半个世纪 , 航空航天由研发设计、试验制造到人才培育、学科建设 , 基本都是在这些区域完成 。
只是近些年来 , 变化在悄然发生 。 2008年国家决定重启国产大飞机研制项目C919 , 负责该项目的中国商飞也在同年成立 , 总部落址上海 。 在航空航天领域排名靠前的工科名校先后“牵手”东南沿海城市 , 开展异地办校 , 2017年哈工大落子深圳 , 2018年西工大落户太仓 , 今年3月兰州大学签约南京溧水共建航空集成电路与新材料研究院 。
文章图片
科研院所也在此列 , 新中国组建最早的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2019年在扬州成立航空工业沈阳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 , 形成北设计、南研究的整体构架 。
趋势背后 , 实际上是市场的推动力 。 高精尖领域的航空航天 , 还是以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为导向 。
对长三角而言 , 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慢慢展现 。
作者 | 赖镇桃
_原题《苏州 , 没机场也能上天》
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
- 人物|印度人接管硅谷的背后:技术军团整体作战
- Intel|Intel谈DDR5内存价格贵、缺货问题:新技术升级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