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设计似乎注定被数不清的追随者簇拥 , 但人们还是能从中一眼认出谁才是那个领跑的它 。 很少有哪个品牌能像这样不论什么产品都堪称诠释“三米法则”的典型 , 戴森是其中之一 。 但众所周知 , 戴森的产品不止有经典的外壳 , 还有精益求精的内核 。
文章图片
最新面世的戴森TP09空气净化风扇延续了经典设计 , 纵然在外形上与上一代产品的区别非常细微 , 但仍然以质感支撑辨识度 。 并且它和戴森其它产品线的迭代规律一样 , 通过引入新的特性为所属品类的最新技术方向做出了生动的科普 。
固态甲醛传感技术 , 小改进的大不同
戴森TP09空气净化风扇相比上一代产品最核心的升级是引入了固态甲醛传感技术 。 相比会随时间逐渐变干而失准的凝胶传感器 , 固态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更长 , 例如戴森TP09采用的固态甲醛传感器搭配戴森独特算法可以精准监测长达7年 。 更重要的是 , 这是一颗只用来检测甲醛的传感器 。
文章图片
上一代产品内置检测PM2.5等的颗粒传感器、监测包括甲醛在内VOC的气体传感器和检测相对温湿度的传感器共三颗传感器 , 而TP09将监测甲醛的任务从气体传感器中剥离 , 交由固态甲醛传感器专门负责 , 共四颗传感器 。 关键在于 , 这颗固态甲醛传感器的“专业性”让TP09有了很强的抗干扰性 。
当人们认识到甲醛的危害并接受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值作为衡量甲醛浓度的标准时 , 往往忽略了这个标准“总”共涵盖了上千种化合物 , 可能干扰我们了解真实的甲醛浓度的其他因素过多 。 所以引入专用固态甲醛传感器后 , 戴森RDD(研究设计与开发部门)又开发了一项“橘皮测试”印证“专业的事儿让专业的人来干”的正确性 。 他们将戴森固态传感器和凝胶传感器放在一个装有橘皮的密封盒中 。 凝胶传感器会将橘皮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误检测为甲醛 。 而戴森固态甲醛传感器则能判断出污染物不是甲醛 , 读数保持稳定 , 不会出现误报 。
在复现这一测试时我们发现 , 橘皮的影响显现较慢 , 直接使用当下人们因为养成消毒习惯而常用的酒精喷雾更符合实际 , 效果也更为直观 。
文章图片
我们在内置SGP30的某空气检测仪和TP09的传感器附近喷出酒精后 , 前者的tVOC读数直接爆表 , TP09则只有AQ指数上升并在自动模式下迅速开始降低 , 甲醛读数则非常稳定 , 并没有波动 。 可见 , 相比多合一传感器 , 专用的固态甲醛传感器更专业 。
文章图片
应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污染人们需要的正是专业 , 所以TP09引入固态甲醛传感器这一点看似微小的改进 , 带来的其实是很大的不同 。
文章图片
值得科普的东西 , 值得多次科普
洁净空气的重要性越来越深入人心 , 制造洁净空气的技术也越来越值得一次又一次地科普给消费者 , 因为每一次都有新内容 。 除了固态甲醛传感器这样全新引入的技术 , 不少人已经稍有了解的HEPA滤网这次在戴森空气净化风扇TP09上也有新内容——达到HEPA H13标准的不只是滤网 , 而是整机 。
文章图片
整机密封更有助于避免脏空气绕过滤网缝隙二次污染环境 , 但实现难度显然更高 , 戴森工程师的办法是在机器内部24个关键点运用高压密封 。
虽然这种“内功”很难看见 , 但检测有效性的整机密封性测试却很好复现 。 我们只需要将带有颜色的粉末(如抹茶粉或粉笔粉)弹向TP09滤网与机身的接缝处 , 然后检查滤网的着色情况即可 。
文章图片
测试后 , TP09内的HEPA滤网只有外侧附着了彩色粉末 , 滤网内侧和与机身结合的卡扣处都没有粉末残留 , 可见其密封性良好 。
文章图片
同时 , 此次TP09同样将HEPA滤网和活性炭滤网合二为一 。 HEPA滤网捕捉99.95%小至0.1微米的颗粒物 , 活性炭滤网则可以捕捉二氧化氮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气体 。 通过减少之前两个独立滤网所需的塑料用量 , TP09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 甚至这次全新的HEPA+活性炭滤网也是由再生塑料制成的 。
当然 , 最应该重复科普的是一个老知识点:自上一代产品开始采用的戴森Cryptomic?滤网可以分解甲醛 , 而不是像活性炭那样只能吸附、存在二次挥发的可能 。 滤网上的涂层内部有数十亿个原子级别大小的孔道 , 这些孔道的尺寸和形状恰好匹配甲醛分子 。 甲醛分子被孔道捕获后是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被持续地分解成微量的水和二氧化碳 , 因此滤网也不需要更换 。
文章图片
【戴森|戴森TP09空气净化风扇体验:经典外观与全新技术的和谐统一】这些还只是戴森空气净化风扇值得多次科普的技术中的一部分 , 虽然在TP09这款规律升级的新品身上看似新意不足 , 但原因显然是戴森的迭代速度太快 , 人们已经只能用戴森对比以前的戴森 。 单就自家技术而言 , 用更优秀对比优秀提升的幅度就显得小了 , 只有把同行拉进来对比才能让人们感觉到戴森的领先性 。
边际效应递减的才是技术上的领先
或许大多数人已经淡忘了 , 詹姆斯?戴森本人正是无叶风扇的发明者 , 所以在与同行的对比中戴森产品的领先是无疑的 , 只不过它的定价与技术含量完美符合边际效应递减规律 。
例如 , 戴森从不以“网红”的标签自居 , 一直以来 , 戴森的使命就是解决他人忽略的问题 。 通过技术迭代升级 , 创造一系列功能多样化的产品 , 究其背后更大的意义 , 在于解决用户实际使用场景下的痛点 , 并推动行业的升级与持续发展 。 基于此 , 由戴森与中国家电研究院联合发布全新《射流式空气净化送风系统》(POLAR)测试标准应用而生 。 这也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智能化无叶空气净化风扇设立的标准 。
传统空气净化产品以CADR值为判断标准 , CADR主要测试机器的最高档程序 , 且测试空间限于30立方米实验舱内 , 需要一个附加吊扇 , 这种测试方法用1个传感器测试特定区域的空气净化质量 , 且无法对净化均匀度做出有效的判断 。
而戴森则采用POLAR测试标准 , 基于中国家庭实际家居环境 , 打造一个与客厅大小相当的空间(约81立方米) , 且无需安装混流风扇 , 通过布设在实验舱角落的8个传感器和位于实验舱中心的1个传感器每10秒钟收集一次空气质量数据 , 结果证明每个点位的传感器的数据反馈相差无几 , 这也直接印证了戴森空气净化风扇能够均匀净化全屋 。
文章图片
如果仅看戴森TP09空气净化风扇的外观 , 它的颠覆性可能稍显不足 , 但这次新引入的固态甲醛传感器、整机HEPA密封显然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 为空气净化类产品的最新技术方向做出了生动的科普 。 因为关注室内空气健康而留意到它的人 , 也大概率会为之“种草” 。 而POLAR测试标准既代表了戴森空气净化风扇为空净行业的升级注入了推动力 , 更体现了品牌的前瞻性思维启发 。 在这个以戴森空气净化风扇为首的队伍里 , 领先者加紧迈出一小步 , 越靠中后部的人拉开的差距就会越大 , 越难追赶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机器|戴森达人学院 | 戴森HP09空气净化暖风扇测评报告
- 折扣|¥59秒MAC!¥999抢戴森吸尘器!凯德新南1折抄底,速来!
- 科技节|戴森科技节开幕 用直播展示健康相关科技
- 直播|首届戴森科技节正式启幕,触发先锋科技的全新体验
- LG|LG公布新款新空气净化器 将HEPA和UV紫外光杀菌混合
- 团队|2021 戴森设计大奖得主专访:无痛无感的创新医疗器械,青光眼患者启发的发明家故事
- 水和|主打恒温恒湿除甲醛 空气净化器迭代出新
- 戴森|《我家地铁奔幸福》短视频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
- 空气|Jya 峡湾 Atom 除甲醛空气净化器上手:出众的除甲醛能力,竟还「无需」换滤芯?
- 技术|雷军相中,叫板戴森,这家“扫地僧”能否掀翻科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