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圈 , 是国内手机厂商近两年来喊得最响亮的口号 。
不止一位业内人士此前对华尔街见闻表示 , 因华为出货量大幅下滑 , 三星手机长期式微 , 苹果中高端手机iPhone mini销量不佳 , 高端和中高端市场在今年上半年突然进入阶段性洗牌周期 , 整个市场风起云涌 , 各个厂商都在寻找新的“出圈”机会 。
其中 , 曾经以性价比著称的手机厂商 , 开始了对高端市场的新一轮攻势 , 比如小米发布了11 Pro、11Ultra、MIX Fold组合拳;当然 , 厂商中也不乏下探者 , 比如一加发布了一加9R , 苹果推出了新一代中端机iPhone SE 。
在战术上突进 , 希望通过加大投入和纵深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无可厚非 , 但在战略上 , “出圈”是一场不只关乎市场份额的综合实力的比拼 。
在一众厂商中 , 一加的破圈战略令市场看好 , 也让人们看到出圈的另一种可能 。
4月15日 , 一加发布了首款进军中高端市场的一加9R手机 , 被视作高举高打“出圈”的标志 。 值得注意的是 , 与众多厂商的战术策略不同 , 一加的“出圈”无论在产品还是品牌定位的塑造上都显得极为“克制” 。
一加为何在此时“出圈” , 其在战略上又有何考量呢?
出圈时机已至
对于过去一年多中国的手机行业来说 , 好消息和坏消息并存 。
受疫情影响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明显下滑 , 据TrendForce数据显示 , 全年仅生产了12.5亿部 , 是历年来最大衰退幅度 。 同时 , 由于5G、高帧及高精度视频等技术的普及 , 我国高端及中高端市场因用户需求升级以及外部强压 , “突然”进入难得的洗牌期 。
据IDC数据 , 2020年Q2我国智能手机高端及中高端(400美元以上 , 约为2500元以上)机型市场份额已飙升至40% , 相比2019年同期提升了10% , 其中中高端(400-600美元)市场份额提升最大 。
文章图片
如果按照2020年我国手机的3亿部总出货量来计算 , 10%的提升就意味着高端及中高端市场增量达到了3000万部 , 并且这种趋势仍在提升 。
如果说外部环境改善是手机品牌得以“出圈”的最大基本面 , 那么对于品牌本身而言 , 寻找新的市场 , 并不断寻求增长 , 则是品牌成熟 , 一家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经阶段 。 而此时行业的外部机会刚好出现 , 当中高端手机市场成为主战场 , 一个品牌想要向前发展 , 根本没有理由躲避 。
并且 , 商业发展规律也表明 , 一个品牌 , 如果没有触达更多的用户 , 过于拘泥一小部分市场 , 就会逐渐丧失市场地位 。 比如专注于全键盘模式的黑莓 , 因为囿于手机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大势 , 最终导致丧失掉原本相当有粘性的用户群体 。
因此 , 以一加、小米为代表的厂商在此时“出圈” , 看似是简单的商业行为 , 实际上是一种必然 , 是时代大势下的顺势而为 。
当然 , 各手机厂商在“出圈”的过程中各有各的路线 , 也各有各的策略 。 但最终的成王败寇 , 远不止顺应了时代潮流 , 其更要看其品牌的定位、以及产品力、渠道力等综合实力 。
克制的一加
在行业发展大势下 , 手机品牌寻求“出圈” , 表面是为了扩大市场 , 提高销量 , 但在其背后 , 不同的战略选择往往有着不一样的效果 。
一般来说 , 手机厂商上探高端、超高端市场 , 更多是为了提高品牌溢价 , 但往往会困于经验不足;而手机厂商下探中低端市场 , 则是利用品牌溢价、技术实力优势以及早就占领的用户心智顺势而为 。 但往往面临手机线铺设太广 , 低端机因为成本控制 , 往往会在体验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的问题 , 从而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 最终导致品牌力下降 , 影响到整个品牌的格调 。
回看一加近日推出的一加9R , 则是典型的高端下探 , 拥抱大众的一次出击 。 但一加的策略与很多厂商曾经做的得有所不同 。 相比行业里大多数品牌 , 一加的下探显得更为克制 。
具体来看 , 一加此时下探市场 , 只推出了一款手机一加9R 。 虽然定位略逊于9和9 Pro等高端旗舰 , 一加9R却和旗舰产品有着非常统一的调性——作为“屏厂” , 一加为中高端手机也上足了以往旗舰机才有的柔性AMOLED 120Hz高帧屏 , 并且在后盖上无论是采用“漫反射工艺”还是“AG玻璃” , 其在外观材料和手感上的打磨 , 相比旗舰也丝毫不输 。
文章图片
【产品|高端品牌,如何出圈?】在颜值和手感比肩高端机的基础上 , 硬件配置中骁龙870的加持 , 也让这款机器在算力上也不存在短板 。
综合来看 , 这款手机虽然显得不那么极客 , 但依然切中的大众用户的普遍需求 。
而在战略上 , 一加选择不激进的发展步调 , 也很好地保留了品牌特性 , 在差异化打法下既能维持增长 , 又能显示格调 , 并与高端机形成一定的区分度 , 一切刚刚好 。
正如特斯拉在Model S和Model X等高端车型站稳脚跟后 , 用70%的性能和90%的品牌辨识度推出了Model 3 , 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了不错的产品 , 也使特斯拉品牌打响全球 , 市占率节节攀升 。
因此 , 对于品牌理想、产品追求和市场空间来说 , 厂商的确需要用战略和策略去选择其平衡之道 。 在品牌变革发展加速期 , 急速突进和理性克制往往有着不一样的效果 。
在飞速增长的市场空间下 , 一加的“克制”只是最终呈现出的结果 。 在结果背后 , 一加对于品牌和产品本身的思考更值得关注——如何在不影响品牌调性的基础上触达普罗大众 。 对于这个问题 , 一加或许已经给出了一种值得借鉴的答案 。
尾声
今年 , 是一加品牌下探 , 发力中高端市场 , 施行“出圈”战略的起始之年 。
除了在产品上下探 , 一加在手机系统和渠道上也在改变 。 比如换上了更适合大众使用体验的Color OS系统 , 比如开始重视线下渠道的铺陈 , 而这都意味着一加正在为触达更广泛的用户群体而努力 。
文章图片
虽然同样是“出圈” , 但在“出圈”过程中 , 一加既没有通过产品线的大量铺陈快速打开市场 , 也没有通过压缩质感换取过分的低价 , 而是在满足用户对性能需求的前提下慢慢下潜 , 看似步伐缓慢 , 其实是一种理性智慧 。
一加对每一个步伐的频率和速度的掌控 , 也让人看到相比于市场空间 , 一加的第一优先级依旧是维护用户的心理价值和品牌体验 。 因此一加的策略在变 , 但一加的DNA没有改变 。
反观行业 , 小到一个手机品牌的出圈 , 大到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 , 不就是应该去尽可能地的补足产品最基本的需求指标 , 并加以自身独特的调性和长处 , 并在扩张的过程中维护好这种独有的特性 。 这对一加如此 , 对整个手机产业如此 , 对中国的制造业 , 也是如此 。
商业视角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 不代表华尔街见闻观点 , 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京东方|消息称京东方 2022 年扩张带鱼屏产品线
- 电子商务|国际品牌崛起 亚马逊在全球购物应用安装量中下滑至第四位
- 产品|国内首家提供EMI解决方案及产品供应商签约,提供EMI IC、PMIC等产品
- 吴祖榕|上线 2 周年,用户数破 2 亿,腾讯会议和我们聊了聊背后的产品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