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遇见大师”VR艺术大展在53智绘未来馆展出 。 这次展览既有传统的艺术样式 , 也有以VR、AR、3D , 光影和交互为一体的现代体验 , 为观众呈现别样的艺术魅力 。 展览利用VR技术 , 将为人熟知的经典艺术作品重新制作 , 让作品变得仿佛“触手可及” 。
经典艺术×VR设备
展馆内 , 采访人员戴上VR设备 , 观看维米尔的作品《窗前读信的女人》 。 透过设备 , 采访人员不由自主地被牵引进画中世界——一个以维米尔风格构建的世界 。 采访人员发现 , 自己与读信女人隔着一张桌子 , 桌子上有水果 。 这时 , 采访人员有种难以抑制地想拿起桌子上水果的冲动 , 可惜并办不到 。 接着 , 采访人员的眼光越过桌子 , 停留在读信女人身上 。 那在原作中静止的画中人现在有了生命 , 手上的信纸随女人的呼吸微微摆动 。 这些动态的呈现 , 让采访人员好奇信中的内容 , 因为眼前这位女人完全被信中内容吸引 , 全然没有发现有人在旁 。
接着 , 采访人员佩戴另一个更先进的VR设备 , 这个设备呈现的内容更为真实 , 仿佛身处法国巴黎的奥赛美术馆——莫奈作品的《睡莲》专厅 。 接着 , 展厅变成了莫奈的花园 。 如果对莫奈的作品熟悉 , 从中一定找到不少乐趣 。 这里 , 通过日夜交替以及四季变化 , 感受莫奈笔下变化多端的色彩 。 然后 , 场景切换到莫奈的画室 , 采访人员能看到 , 那些现今陈列在奥赛美术馆的作品就在于此 , 画面由黑白转为彩色 , 最终回到奥赛美术馆展厅 。 看到这里 , 采访人员不禁提问:莫奈的作品到底是在户外还是室内画的呢?无论如何 , 莫奈笔下的颜色真的好漂亮 。
交互的艺术
通过VR设备 , 我们不仅能以别样的方式欣赏经典艺术 。 另一个展位内 , 观众还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虚拟世界作品 。 现实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如:物理规律、空间、尺寸、材料等都不在考虑的范围 , 作者只需付诸行动 , 创作出心中所想 。
本次展览中 , 有一个名为光影时空的主题展区 。 通过光学与影像以及红外线功能 , 观众可以与作品进行互动 。 例如:用手在影像前画出一道弧线 , 影像便遵循弧线的轨迹 , 呈现出与原本影像不同的效果 , 这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划出一道涟漪 。
数字虚拟 VS 现实
数字虚拟美术馆能取代现实中的美术馆吗?显然 , 这个答案还有待商榷 。 纵使疫情之人们的行为方式发生转变 。 但以观看艺术作品 , 或者具体点说是观看以传统载体的艺术作品而言 , 原作还不能被数字媒介所取代 。 毕竟目前为止 , 1:1地在虚拟世界中再现传统载体的作品 , 需要巨大的成本 。 拿试图再现真实世界的写实类电子游戏为例 , 游戏从制作到完成往往花费好几年时间 , 并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 。 即使这样 , 其写实还原度还是跟现实有一定距离 , 这是多方因素构成的 。
【虚拟|数字虚拟 VS 现实 另一种观赏体验】当然 , 通过数字虚拟的方式 , 我们足不出户便可欣赏远在海外的大师作品(就如本次展览中的莫奈的《睡莲》) , 而对于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而言 , 除了欣赏作品的整体之外 , 原作中的各种细节 , 如笔触的轻重、颜料的厚薄等等都存在欣赏价值 。 显然 , 这是虚拟技术无法提供的 。 或许在虚拟世界中 , 自有其圆满的道理 。
(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梁嘉舜)
推荐阅读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
- 数字货币|2021年加密货币市场盘点:比特币仍是霸主,NFT进入大众视野
- 研究院|传统行业搭上数字化快车,施工现场变“智造工厂”
- 山西|移动5G+智慧成果亮相山西数字化转型大会
- 虚拟|比尔·盖茨关于2022年的五项预言之二:元宇宙成有用的工具
- 虚拟|美新婚夫妇在“元宇宙”办虚拟婚礼
- 数字货币|币安在法国扩张业务 项目规模1亿欧元
- 猎豹|数字化助力实体消费 机器人让商场“热”起来
- 数字货币|比特币逼近关键支撑位 若失守恐下探40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