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是不是先进要看设备和仪器” , 在美的集团冰箱事业部营养保鲜实验室负责人王喆博士的参观带领下 , 坐落在美的全球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美创”)的冰箱保鲜技术先行研究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神秘面纱被揭开 。
文章图片
软、硬资源全面整合 , 确保最前沿技术落地 在王喆的介绍中 , 中国家电网采访人员参观了实验室群组中最核心的检测室之一——精密仪器室 , 这个仪器室集合了液相色谱仪、TB-718C型包理机、英国SMS质构仪等等数十台最先进的进口精密仪器 , 能对肉类、果蔬类等不同食材的保鲜存储进行系统性深入研究 。 现在 , 市售冰箱产品宣传中会出现“微晶保鲜”、“细胞级养鲜”等词汇 , 这些宣传是有依据地 , 美的冰箱这间精密仪器室就是针对食物的元素构成、细胞结构、细胞和元素衰减的规律和周期进行研究 , 它所针对的是组成食物外观、口感、气味的深层结构 , 从本质上破译食物保鲜密码 。 譬如 , 新鲜肉类与冷冻肉类为何存在口感差异 , 冷冻肉类解冻时为何会出现“血水” 。 从本质而言 , 这是由于细胞结构决定的 , 肉类在普通冰箱内冷冻时 , 细胞内含有的水分结冰体积膨胀 , 刺破细胞膜 , 导致细胞内的营养物质流失 。 而美的微晶保鲜技术就是针对这种情况 , 在冷冻时既要保证细胞内的“冰晶”足够小 , 不“刺破”细胞膜 , 同时储存温度又足以抑制微生物活动 , 并减缓肉类自身细胞的新陈代谢率 , 从而尽量延长食物保鲜 。 而这间实验室就是为了探索食物的“微观世界”而存在 。
文章图片
美的冰箱保鲜实验室基于安全、保鲜、营养三大维度进行布局 , 而这也是食物口感、营养的“三原色”要素 , 除了精密仪器室外 , 这里还设置有理化分析室、品质控制室、营养测试室、微生物室等 。 实验室目前汇聚了30多人的博士与硕士科研团队 , 专业覆盖食品、生物科学、物理、制冷、统计等多学科领域 , 王喆认为 , 冰箱保鲜的本质就是破译食物生命密码 , 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综合手段 , 改变其“生命历程” , 宏观世界中的食品是丰富多彩地 , 但在微观世界中 , 他们都遵循着某种规律 , 美的保鲜实验室要做得就是找出规律 , 并“为我所用” 。
在2020年底 , 实验室建成一年后通过了CNAS认证 , CNAS代表了国家级实验室认证 , 通过认证的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检验、校准报告和证书以及所出具的数据可以国际互认 , 代表着更规范严谨、安全可靠的品质 , 可以成为消费者最信赖的依据 。
文章图片
近年来 ,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一再强调要加强基础、共性、原创技术研究 , 既要有面向现实需求的应用型研究 , 更要求加强基础性、前瞻性研究 , 为后期应用技术的协同、落地“铺路搭桥” , 更为后面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做好准备 , 研究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 。
在上述思路指引下 , 美的冰箱保鲜实验室将自身定位于先行研究 , 除了设备先进、权威认证、团队专业外 , 实验室还加强了全球资源的整合以及产学研融合 。 比如实验室已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 。 2019年底 , 保鲜实验室进驻美创的时候还举办了一场国际性保鲜学术论坛;在2020年疫情期间 , 实验室每个月都会定期举办线上讲座 , 鼓励工程师走出去了解各行业的最新技术趋势 , 保证最前沿的技术落地到美的冰箱 。
事实上 , 美的冰箱早于2012年前后便在总部合肥建立了冰箱保鲜实验室 , 那么先行研究放在顺德美创这个保鲜实验室而非合肥的初衷又是什么?
“我们实验室创立的初衷就是‘研究一代’ , 冰箱事业部的领导希望我们的研究人员可以静下心去做前沿性的研究 , 不受开发以及一些市场因素的干扰” , 王喆说 , 研究是长周期地行动 , 不能浮躁 , 也不能盲目 。 另外在整个美创 , 有180人左右的工程师 , 这些大脑汇聚在一起 , 能够碰撞出惊人的创意 , 大家的日常工作更像是在研究院 , 不必承担经营的压力 , 反而更能沉下心来去做创新 。 这个实验室摒弃了科研上的功利主义 , 更加重视基础、共性、底层的研究 , 不求立竿见影的市场效果 , 但求打牢基础 , 保证“企业的未来不困难” 。
文章图片
当然这种沉浸式研究创新也离不开用户为中心的前提 , 要将关注当下与关注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 一是要求整个技术团队要具备用户思维 , 清楚用户需要什么 , 二是美的有专门的用户研究团队 , 另外市场部和企划部门也会定期将很多行业信息、产品在终端的反馈等及时信息同步到研发团队 。 王喆说 , “技术在不断发展 , 我们始终要保持一个敏感度 , 不能与现实脱节 。 ”
聚焦长期、短期保鲜底层技术 , 给用户可感知的保鲜体验 近5年来 , 冰箱保鲜技术的创新和竞争进入一个更激烈 , 更快速迭代的赛道 , 主流冰箱品牌保鲜技术呈现百花齐放状态 , 比较普遍的如温湿精控技术;也有企业发力较为小众的气体保鲜技术 , 如海尔的MSA控氧技术和海信的真空仓保鲜;光照保鲜也是果蔬存储上一种技术维度 。 而美的冰箱在2018年推出微晶保鲜科技 , 聚焦于保持肉类海鲜类食材的原汁原味 , 进一步提升食材的营养和口感 , 倡导更健康、更有品质的冰箱膳食理念 , 在行业里也形差异化创新典范 , 另外美的冰箱从杀菌净味保鲜维度独创的PST+超磁电离净味除菌技术 , 也引起行业内对冰箱健康功能的关注和创新 。
文章图片
当然 , 保鲜技术尤其是底层技术的深研没有止境 。 王喆介绍 , 美的冰箱保鲜先行实验室现在主要聚焦在鲜肉保鲜、冻肉保鲜 , 即短期肉类、长期肉类 , 以及果蔬的保鲜等系统技术研究上 , 研究成果分布会根据美的、COLMO、东芝、小天鹅、华凌5大品牌矩阵不同的定位再进行差异性的区隔 。
文章图片
比如小天鹅2020年搭载高湿冻鲜技术的冰箱 , 是针对冻肉的一项长期保鲜技术成果 , “行业普遍将冷冻温度做到-18℃ , 也有企业提出-30℃ , 但事实上 , 这些主张对冷冻肉的卖点挖掘还不够 , 消费者一直反映冷冻肉比较干、发白 , 尤其在北方冷冻的饺子煮熟时会裂开 , 造成这些痛点的原因是什么?”王喆介绍 , 针对这些问题 , 实验室从送风维度做出创新 , 提升了冷冻空间的相对湿度 , 从而实现了对冻肉、冷冻饺子以及面食存储较好地提升 。
王喆还提到 , 另一个值得深研的方向就是疫后对健康的聚焦 , 美的冰箱从食材的健康提升着手 , 目前与华南理工经过一年的合作研究 , 做完了冰箱内整个微生物种类的系统归纳 , 分为158种细菌微生物、17种嗜冷菌 , 并针对这些微生物细菌针对性地研究了杀菌技术 , 开发出环视杀菌、全空间杀菌净味等手段 , 最终实现了让食材始终处于最安全环境中的目的 。
又如另一个维度是从接触材料的维度提升消费者对洁净和健康的要求 , 如抑菌抽屉、抑菌格架 , 抑菌又易清洁的面板等等 。 后续美的冰箱还会针对食材杀菌做一系列技术研究 , “现在我们能保证冰箱内的食材的安全环境 , 但从外面带回来的食材不一定都是安全的 。 对冰箱和食材的关系考虑进行全面考虑 , 最终目的是全方位呵护食材健康 , 进而提升消费者的健康体验 。 ”
2018年美的冰箱提出做全球智能保鲜冰箱领导者的愿景 , 目前 , 他们在智能技术赋能保鲜的维度已经积累了很多成果 , 比如通过食材数据库的智能联动为不同食材匹配温湿度 , 通过食材夹技术解决食材管理等等 。 接下来 , 消费者还将看到美的冰箱在自动识别和清除冰箱异味层面的技术成果 , 在越来越先进的智能、传感技术加持下 , 美的冰箱保鲜技术不断突破固有藩篱 , 向更好的用户体验出发 。
另外 , 值得一提的是 , 美的冰箱即将推出搭载华为鸿蒙系统的冰箱 , 冰箱将会接入更多场景入口和服务入口 , 还会产生一些“智屏”解决方案 。 王喆认为 , 与鸿蒙的合作 , 将会让用户更好地感知到美的冰箱的保鲜科技 , 打开未来想象空间 。 ”
采访后记: 在整个参观与交流中 , 这位非常年轻的博士在技术上展现的专业度、深度和广度 , 令人十分敬佩 , 记得第一次见面与采访交流 , 是在去年11月份美的系冰洗新珠峰活动上 , 王喆博士对技术的见解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文章图片
她的履历也十分亮眼 , 王喆博士是广东省青年领军人才、深圳海外高层次人才 , 专业领域是食品保鲜 , 2014年从吉林大学博士毕业 , 加盟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担任副研究员一职 , 并组建食品保鲜课题组 。 王喆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 获得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重大专项 , 深圳市技术攻关等科研项目 , 总计600万元以上 。 在此期间 , 先后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澳大利亚国家科学院、香港理工大学访学研究 。
【研究|揭秘美的冰箱保鲜科技的“源代码”】2019年4月王喆正式加盟美的冰箱事业部先行研究中心 , 负责营养保鲜相关工作 。 从王喆的身上 , 能强烈的感受到美的冰箱近几年对于研究人才的高度重视和重用 。 冰箱市场的竞争已由低价同质化走向技术、人才、品牌、营销创新的综合实力较量 , 这其中 , 技术和人才更是驱动一个品牌向前发展的“源代码” , 在充满不定性的市场中 , 美的冰箱在行业里已展现出最高阶的确定性战略 。
推荐阅读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 研究院|传统行业搭上数字化快车,施工现场变“智造工厂”
- Tesla|特斯拉新款Model S电池体积小能量密度高 外媒揭秘三大关键技术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德尔塔|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IT|南非研究显示两剂强生新冠疫苗可大幅降低Omicron导致的住院
- 华为|华为正研究电动车充电设施,充7分钟电量可由20%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