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统计领域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 , “在终极的分析中 , 一切知识都是历史;在抽象的意义下 , 一切科学都是数学;在理性的世界里 , 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 。 ”
这句话放到体育界 , 放到网球界也同样适用 。 大数据时代 , 我们分析评价球员也越来越注重统计数据 。 那些伟大的、骄人的纪录 , 统统可以用数字来概括 。 再过若干年之后 , 叱咤风云的“三巨头”也将渐渐失去鲜活的色彩 , 他们的伟大在网球历史书上或许仅剩下几组冰冷的数字 。 而那些在当代人看来令人恐怖的数字纪录 , 或许早已被后来更伟大的天才打破 。
文章图片
当桑普拉斯在2002年拿下第14座大满贯奖杯时 ,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创造了不可思议的伟大成就 , 未来很难有人突破 。 仅仅7年后 , 一位叫罗杰·费德勒的天才在温网捧起了第6座金杯 , 同时打破了桑普拉斯保持的14座大满贯奖杯纪录 。
在超越桑普拉斯之后 , 费德勒并没有停下脚步 , 他在追逐大满贯征程上一路高歌猛进 , 至今已拿到了20座大满贯奖杯 。 这一成就如果放在桑普拉斯退役的那个时代 , 几乎没人相信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 , 有位更伟大的天才将大满贯数量刷新到令人恐怖的20座 。
文章图片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的话 , 当比约·博格在1978年连续第三年在温网夺冠时 , 当时的人们认为世上最伟大的网球天才诞生了 。 没想到的是 , 比约·博格在接下来又连拿两个温网冠军 , 实现了温网历史上惊人的五连冠 。 又过了29年 , 费德勒轻松地打破了比约·博格的五个温网纪录 。
桑普拉斯、比约·博格这两代球员在他们的年代都非常伟大 , 但与当代的“三巨头”一比就逊色许多 。 人们不禁要问 , 为什么现在的“三巨头”那么厉害?
时势造英雄 , 英雄造时势 。 在分析比较历史人物和历史纪录时 , 需要将其放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进行考量 。
文章图片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 , 网球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都比较短暂 。 在1968年开放时代到来之前 , 业余选手不允许从网球中赚钱 , 职业球员也不允许参加大满贯赛事 。 ATP至今有这条规矩 , 一旦你拿了比赛奖金 , 那就要签约成为职业球员 。
阿加西在自传里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 1986年他在坦帕夺得了亚军 , 当时的奖金是1100美元 。 阿加西在自传里写道 , “我想接受这份奖金 , 但如果我拿了这笔钱 , 我将成为一个职业球员 , 永远 , 无法回头 。 ”在犹豫许久后 , 16岁的阿加西最终接受了那张支票 , 从此成为一名职业球员 。
文章图片
尽管早就进入公开赛年代 , 但那个时候的职业球员与现在仍有很大的差别 。 并且 , 在20世纪 70年代和80年代 , 职业网球赛事也并不像现在这么多 , 球员的奖金也没有现在这么高 , 这使得球员对参赛积极性也不像现在这样热切 。
而现在 , 一切都变了 。
ATP和WTA影响力越来越大 , 这两大组织在全球创设了很多比赛 , 又将比赛细分为不同的级别 。 仅仅是男子方面 , 最常见的就是ATP1000大师赛、ATP500赛、ATP250赛 , 下面还有各种挑战赛和希望赛 。 除此而外 , 还有年终总决赛、新生力量总决赛、ATP杯等等 。 从年头到年尾 , 几乎每一天都有网球赛事 , 几乎所有层级的球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比赛 。
文章图片
【历史|三巨头是怎样炼成的?】赛事规模的变革和发展 , 自然也给球员们创造各种纪录提供了机会 。 于是 , 一系列前人想都不敢想的纪录就这么诞生了 。
纳达尔赢得了13个法网冠军 , 并将大满贯数量刷新到了20个 , 与费德勒持平 。
费德勒在温网拿下了八座冠军奖杯 , 而德约科维奇则将澳网冠军奖杯数量刷新到了九个 。
费德勒在哈雷和巴塞尔分别赢得了10次单打冠军 , 德约科维奇在北京从来没有输过球 , 他获得了六次冠军 , 并保持着29胜0负的比赛记录 。
文章图片
纳达尔不仅在法网 , 更是在红土上一骑绝尘 。 他在蒙特卡罗11次夺冠 , 在巴塞罗那11次夺冠 , 在罗马9次夺冠 。 从每年的蒙特卡洛开始 , 一直到法网结束 , 纳达尔在红土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 正应了中国那句话“走自己的路 , 让别人无路可走 。 ”
“三巨头”强大的统治力堪称垄断 , 而当垄断力量太过强大时 , 难免就有人开始抱怨 。 2019年有球友就曾说过 , 自己许久不看网球的父亲偶然看到电视上的温网决赛时 , 忍不住抱怨道 , 十几年前费德勒就频繁在温网决赛亮相 , 没想到那么多年过去了 , 打入决赛的球员还是他!
文章图片
在网球界的专业研究者看来 , 造成“三巨头”垄断地位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能够更加谨慎地管理日程安排 , 并考虑到长期的目标 。
有些球员对某站赛事情有独钟 , 比如穆雷在成名后经常将曼谷作为亚洲赛季的首站比赛 , 尽管这仅是一站ATP250级别的比赛 。 穆雷之所以钟情曼谷 , 是因为他早年在曼谷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
类似的还有费德勒与哈雷 。 迄今为止 , 费德勒在哈雷站拿到了10座冠军 , 我们常常看到球员与某站比赛建立了非常好的默契 , 他熟悉那里的气候 , 熟悉那里的球场 , 熟悉那里的一切 。 当然 , 目前的积分制度也容易让球员与赛事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 球员在某一站夺冠后 , 第二年他总会想着回来卫冕 。
文章图片
1993年罗兰·加洛斯双打冠军卢克·詹森说:“有时候一个球员在一个城市比另一个城市感觉更放松 。 可能是酒店、餐厅、往返比赛的时间、球场的速度、交通服务台上友好的面孔 , 所有这些小事都会对球员的选择和比赛表现产生很大的影响 。 ”
而赛事主办方出于提升比赛人气和影响力的目的 , 往往对著名球星非常友好 , 除了给出高昂的出场费之外 , 他们还会给球员提供周到详尽的服务 , 并事无巨细地满足球员的个性化需求 , 甚至包括枕头上摆放什么口味的薄荷糖都考虑得非常周到 。 每年的上海大师赛 , 主办方欢迎费德勒的场面和提供的服务堪比迎接国王 。
文章图片
“三巨头”之所以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 , 科学的饮食训练和周到的保障也是关键 。 比约·博格参加巡回赛时 , 他的团队只有教练 , 赛后的按摩放松及意外受伤主要靠赛事方的医护人员 。 而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 高排名的球员团队标配一般包括教练、陪练、体能师、营养师 , 甚至经纪公司还会派出专职服务人员 。
费德勒的前团队成员曾透露 , 他们的团队规模甚至达到了40人 , 费德勒拥有私人飞机 , 团队里从司机到厨师一应俱全 。
这么庞大的专业团队简直可以把球员武装到牙齿 , 他们给予球员以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 , 一点点的伤痛和不适都会立即得到科学高效的处理 , 保证球员的身体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 , 不仅减少了受伤风险 , 甚至延缓了衰老过程 。
文章图片
除了给球员提供身体上的照顾 , 团队在心理方面也会提供更科学高效的支持 , 有专门的心理专家给他们提供服务 。 心理韧性训练已成职业网坛潮流 , 去年法网女单冠军斯瓦泰克才19岁 , 却已和心理教练合作数年 。
“三巨头”已经用成绩证明了他们是网球场的大赢家 , 这不仅让他们心理更加强大 , 同时也会引起对手的注意 , 无形中向他们灌输恐惧 , 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
分析了那么多 , 费德勒、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是自身伟大成就的见证人 , 他们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 对于为什么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 , 我们不妨听听他们是怎么解释的 。
文章图片
费德勒在2017年夺得了第八座温网冠军之后说:“在我看来 , 赢得八座冠军并不是你一定能达到的目标 。 可能你有这个把握 , 但我却不敢笃定 。 不过 , 我相信你一定有非常高的天赋 , 父母和教练从3岁就开始认识到你的天赋 , 并一直不遗余力地培养你 。 再后来 , 所有的人都看好你 , 他们把你当成一个能带来丰厚回报的项目 , 竭尽所能地为你服务 。 ”
文章图片
德约科维奇今年赢得了第九座澳网冠军后说:“我的成长环境是在90年代的几场战争中 , 国家处于困难时期 , 外国对我们实行禁运 , 我们不得不排队等候面包、牛奶、水和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 。 我认为 , 无论你选择做什么 , 这些事情都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 更渴望成功 。 这可能是我设法找到动力或必要的精神力量的原因之一 , 当这些困难出现在我面前时 , 我必须迎接挑战 。 ”
文章图片
纳达尔在赢得第13个法网冠军头衔后说:“在这项运动中 , 生活变化很快 。 在团队的大力支持下 , 我做了我必须做的事情 。 我的团队一直在身边支持我 , 特别是在今年疫情严重的日子里 , 我们没有明确的训练计划 , 也不能保证每天都能训练 。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 , 有这么伟大的专业人士和伟大的人在我身边推动我、帮助我 , 我很感激 。 ”
文章图片
(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云卷云舒)
推荐阅读
- 代码|GGV纪源资本连投三轮,这家无代码公司想让运营流程变简单
- 影像|iQOO 9 系列预热:首发三星 GN5 传感器,150° 鱼眼超广角
- Samsung|三星预告1月11日发布Exynos 2200芯片组 RDNA 2 GPU加持
- 苏宁|小门店里的暖心事,三位创业者的雪域坚守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解决方案|三菱重工AirFlex:全屋恒温,暖意守护安全工作
- 殊荣|蝉联殊荣!数梦工场荣获DAMA2021数据治理三项大奖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