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智能客服、AI换脸问题不少,央媒:要人工智能不要人工智障

微信公众号“央视网评”3月30日消息 , 人工智能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 , 烦恼和问题着实不少:拨打银行热线 , 智能客服答非所问 , 想转人工太不容易;聊天机器人、语音翻译 , 被曝以人力辅助 , 欺骗公众;“ZAO”“蚂蚁呀嘿”等AI换脸软件 , 引发人们对这一技术安全边界的担忧 。
慢一拍 , 是“人工智障”;偏一步 , 是“智能人工”;快一着 , 就是“智能忧虑” 。
在人工智能耍酷的概念背后 , 其发展与老百姓的真实需求匹配度还有待提升 , 与实体经济融合尚有待加强 , 对科技、产业的有效支撑也还不够 , 需要正本清源 。

芯片|智能客服、AI换脸问题不少,央媒:要人工智能不要人工智障
文章图片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 , 浅层次来看 , 是资本“抢风口”和地区间“争帽子” 。 我国把人工智能列为关键的战略性产业 , 政策面大力鼓励 。
【芯片|智能客服、AI换脸问题不少,央媒:要人工智能不要人工智障】面对投资机会和政绩考量 , 无人驾驶、AI会客厅、智慧城市、人工智能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蜂拥而上 , 以致一些领域和地方出现项目烂尾、园区空心化、套现走人的资源错配现象 。
深层次讲 , 我们低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复杂性和难度系数 , 依仗我国在用户、市场、数据方面的规模优势 , 更多地追求“术” , 停留在应用层面 。
有些终端产品 , 连上WIFI的音箱就称为智能音箱 , 装上选股软件就包装成AI炒股利器 , 甚至做内衣的企业都自称人工智能企业 , 更别提触碰伦理和法律底线的AI软件了 。 这些不过是换了个“马甲” , 噱头大于实用 。

芯片|智能客服、AI换脸问题不少,央媒:要人工智能不要人工智障
文章图片

但在“道”的层面 , 包括基础算法和核心硬件的底层方面 , 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 还存在一定差距 。
人工智能的基础在于数据、算法和算力 , 算力的核心在芯片 , 在芯片领域我国的技术薄弱环节已延伸到了人工智能芯片上 , “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 。 近期 , “断芯”问题就困扰着一些新能源车企和手机企业 。
人工智能必须根植于产业和实体的发展 , 才能保证“超车”而不“翻车” 。 人工智能的正途是带动传统实体经济的革故鼎新 , 以增量带动存量 , 发挥头雁效应 , 更好地解决民生需求中的痛点 。
同时 , 我们还要在道德伦理、发展与安全等维度深层次追问 , 有效避免技术滥用和隐私泄露的风险 。
(原题为《要人工智能 , 不要“人工智障”》)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