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汽车产业链是碳达峰最难的必须力推电动车
来源:崔东树个人微信公众号
汽车产品在碳达峰过程中具有极大的特殊性 , 汽车产品首先是重要的工业品 , 同时又是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碳排放的消费品 。 与此同时 , 汽车产业又是一个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电动产品 , 电动汽车的电池梯次利用也是具有储能的效果 , 具有进一步的推动减排的效果 。 与此同时 , 汽车排放淘汰过程中 , 报废过程中产生的拆解也有碳排放的影响 。 因此整体汽车产业链是实现碳达峰最难的 , 如果推动顺畅 , 也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考虑汽车保有量的持续高速增长 , 必须传统车保有量迅速达峰值 , 因此要在促进汽车消费的基础上 , 实现碳达峰必须力推新能源 , 确保2030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在50%左右 , 同时控制传统车的油耗加速下降 , 才能实现汽车行业全面碳达峰 。
1、汽车是唯一未普及的消费品
文章图片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汽车产业链是碳达峰最难的必须力推电动车】图1/2
汽车普及的水平明显偏低 , 这也是居民消费能力差异较大 , 汽车普及速度相对缓慢 。
而其他消费品的普及速度快 , 例如手机和电视等的消费普及在很短的10年以内也就基本完成 。 而汽车普及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达到保有量的顶峰 。
因此汽车是最有价值的消费品 , 也是最能带动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增长的领域
2、汽车产品是生产碳排放的
汽车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以及零部件的生产和加工环节是产生大量碳排放的;其次是整车的组装和运输环节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
客观说 , 汽车产品是越来越重的 , 汽车产品所耗用的资源也是越来越多的 。 随着燃油车向电动车的转型 , 汽车产品越来越复杂 , 原来的100多公斤的发动机逐步变成200-500公斤的电池 , 这样使汽车的资源消耗是在增加的 , 必然也带来碳排放增加的 。
虽然说在整车制造领域 , 整车企业比较容易实现碳排放和碳中合 , 但是上游环节所产生的大量的碳排放压力也是相对比较明显的 。
3、汽车使用过程的碳排放巨大
在城市居民生活中 , 目前的碳排放主要是电能和汽油消费 。 电能消费可以逐步转为清洁能源 , 家庭日产用电量的增长幅度并不大 。 而家庭车辆用油的消费较大 。
全国汽油消费量可认为全部用于交通运输和居民私家车出行用油;柴油除交通运输部门消费外 , 工业部门用柴油的10%和农业部门用柴油的20%用于交通运输 。
我国每年成品油消费额达到2万亿元 , 其用油的规模也是接近3亿吨 , 这也是巨大的能源消耗和巨大的碳排放量 。
4、电动车的储能的碳减排意义巨大
我们统计2020年只有134万辆的新能源车的生产保有量也达到500万的规模儿 。 随着电动车生产量的快速增长 , 到2030年 , 我们的新能源车保有量就达到几千万的一个规模 。
所以在这个新能源车快速增长的情况下 , 在2030年 , 电动车的电池的梯次利用带来的储能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 储能能力的大幅提升改变我们能源消费的结构和生产结构 , 这样对整个的减排也是极其巨大的促进 。
因此推动新能源车发展 , 应该说 , 在使用环节的节能和载体推动的节能都有重大的意义 。
5、新能源必须大幅提升渗透率才能实现传统车保有见顶
文章图片
图2/2
新能源车的发展替代传统燃油车是降低碳排放的较好措施 。 因此加大新能源车的渗透率 , 新能源替代的效果是需要强化的 。
目前测算2025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20% , 到2030年达到近50%的渗透率 。
6、传统车节油的工作也不能放松
碳达峰对汽车行业的挑战是极其艰巨的 。 由于整体看 , 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仍在不断的快速增长之中 , 而传统车的保有量见顶是需要新能源车的大幅度的增长 。
而新能源车使用实际上也带来一定的一个碳排放的释放 , 因此 , 我们还需要在对传统燃油车进一步的进行节油减排工作 , 减少碳排放 。
从技术线路图提出的 , 在2020年是百公里5升油 , 到2025年4升油 , 2030年达到3.2升油 , 这是基于NEDC的排放标准 。 目前来看 , 这个传统车的减排力度也还是极其巨大的 。
因此加速发展新能源 , 同时减少传统车的油耗和碳排放是实现碳达峰的必然的选择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