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AI 3.0》
[美]梅拉妮·米歇尔 著
【科学技术|荐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湛庐文化2021年2月版
多年前 , 科普读物《复杂》曾成为超级畅销书 , 译成中文后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 与《混沌》等书一起 , 让当时正热得发烫的“复杂性科学”广为人知 。 现在 , 《复杂》作者、专门研究复杂系统的科学家梅拉妮·米歇尔历经十年思考 , 又推出了新作《AI 3.0》 。 不过原书名似乎并未强调“3.0”这一概念 , 副题“A Guide for Thinking Humans”突出了对“人类思考”的研究 , 而不仅是对一种时髦科技的“升级换代” 。 本书源自米歇尔多年来对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真实状态的记录 , 通过5个部分揭示了“现在的人工智能可以做什么 , 以及在未来几十年我们能从它们身上期待什么” 。 在描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后 , 她通过对视觉识别、游戏与推理、自然语言处理、常识判断四大人工智能领域热门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局限性的探究 , 厘清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 。 核心观点是:我们倾向于高估人工智能的进步 , 而低估人类自身智能的复杂性 。 目前的人工智能与通用的、人类水平的智能还相距甚远 。 我们应该感到害怕的不是智能机器 , 而是“愚笨”的机器 , 即那些没有能力独立做决策的机器 。 我们更应关注如何规避“愚笨”机器的潜在风险 。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英]马修·沃克 著
北京联合出版·后浪2021年3月版
睡眠不足是很大一部分现代人的“痼疾” , 尤其是在高速运转的大都市中谋生的人们 。 你还记得上一次自然醒后神清气爽的感觉吗?英国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家马修·沃克明确告诉我们 , 不用怀疑 ,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睡眠缺失流行病”的时代 , 而这构成了“21世纪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 。 沃克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创立了“人类睡眠科学中心”(Center for Human Sleep Science) , 专注于探讨睡眠对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 发表相关科学论文已经超过100篇 , 还因为关于睡眠的科普著作而荣获去年卡尔·萨根科普奖 。 在本书中 , 他总结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睡眠研究成果 , 以及前沿的科学突破 , 告诉我们睡眠的运行机制、睡眠不足的坏处、睡眠与做梦的有益功能 , 以及睡眠对专业人士个人能力提升的惊人影响 , 堪称一部“睡眠百科全书” 。 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情商智商、记忆力、运动力、学习力、生产力、创造力、吸引力 , 甚至食欲 , 这些让日间生活丰富多彩的能力 , 原来都与夜间那场睡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然而睡个好觉并不仅仅是时间问题 , 也涉及一系列“技巧” , 沃克在书的末尾也为我们提供了12条专业的“健康睡眠小贴士” 。
《史前人类简史:从冰河融化到农耕诞生的一万五千年》
[英] 史蒂文·米森
北京日报出版社·理想国2021年2月版
好莱坞著名无脑动作片大师迈克尔·贝拍过一部很烂的电影 , 叫《史前一万年》 , 基本就是对12000年前人类世界的胡编乱造 。 想要知道史前一两万年这段新旧石器交替时代真正的人类生存状况 , 这部《史前人类简史》是不二之选 。 作者史蒂文·米森(Steven Mithen)是英国雷丁大学史前考古学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 专注于智人起源、农业的起源和传播等人类史前史的研究 , 是认知考古学的先驱之一 , 擅长借由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心智哲学领域的研究来阐释考古记录 。 本书综合了考古学、遗传学和环境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 对人类进化史上的一次大危机以及当时的人们如何应对这一危机 , 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 那是公元前20000年 , 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的顶峰——大气层中弥漫着浓重的尘埃 , 沙漠和冰川横亘在广阔的陆地上 。 人类即使能够生存下来 , 也时刻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 随后的15000年间 , 全球骤然变暖 , 气候变迁带来农业、城镇和文明的兴起 。 新驯化的动植物开始出现 , 人们的生活方式从狩猎和采集转向农业 , 人类的历史进程彻底转变了方向……(西芒)
推荐阅读
- 换卡|突然宣布:被迫停止运营!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识别|沈阳地铁重大变化!能摘口罩吗?
- 科学|中阳县北街小学:体验科学魅力
- 文章|美媒文章:古人类领域2021年六大新突破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
- 技术|科技赋能创新发展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文章|本科生顶刊发封面文章!“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作战|呱呱呱,听取蛙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