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聊到手机 , 都绕不开屏幕这个话题 。 虽说屏幕大战自彩屏手机就已经有之 , 但高刷时代的带头品牌 , 自然是走在行业前头的一加 。 普通人鉴定一台手机的屏幕好与坏一般只看分辨率 , 1080P是标配 , 2K是极好 , 但这只是屏幕的一项参数而已 , 一加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 于是一加 7 Pro带着2K屏、90Hz高刷、HDR10+一举通过了DisplayMate A+认证 , 直接把其他厂商打个措手不及 , 并且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
文章图片
其他厂商看到这般景象纷纷效仿 , 一加在屏幕首战中就已经引领行业了 , 接下来的一加 8系列也在DisplayMate A+级别仅有的四台手机里占下宝座 。 想要引领行业前进 , 就必须不断地投入研发 , 一加9系列毫无疑问地又通过了DisplayMate A+认证 , 同时刷新了13项显示记录 。
文章图片
作为2021年的顶级屏幕之一 , 一加 9 Pro带来了真10bit色彩、2K分辨率、120Hz高刷、8192级亮度调节、自动色温感应还有超低功耗LTPO柔性屏面板 。
先说说LTPO
文章图片
一加 9 Pro的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高色准我们可以看作是堆料 , 而LTPO面板则是屏幕中的黑科技 , 这个技术最早出现在智能手表里面 , 智能手表体积小且屏幕持续点亮时间长 , 减少屏幕的功耗对于智能手表的续航尤为重要 。 一加把叠加柔性屏的LTPO面板应用到了手机行业 , 通过LTPO面板可以大幅降低功耗 。 所谓的LTPO就是低温多晶氧化物 , 它可以让电子以更快的速度通过晶体管 , 减少点亮时间以降低屏幕所需要耗费的能量 , 让屏幕从材质端开始省电 。
文章图片
每次在游戏画面设置中打开“高刷新率”都会看到一则提示:“开启高帧模式后会显著增加手机的发热和耗电量” , 说明高刷新率、高分辨率确实对手机续航有很大影响 。 因此 , 一加 9 Pro凭借LTPO面板研发了1Hz-120Hz自适应刷新率 , 让屏幕更聪明更懂省电 , 以此降低功耗 。
自适应刷新率 , 屏幕不再高功耗
别的手机厂商也有所谓的自适应刷新率 , 但与一加的1Hz-120Hz无级变速不同 , 目前大多自适应刷新率调节是按几个固定档位来调节的 , 而一加可以在屏幕画面静止时降到1Hz , 滑动桌面立刻变为120Hz , 看视频时根据视频刷新率自动匹配 。
文章图片
为了匹配高刷新率 , 高采样率也是一块好屏的必备素质 , 触控采样率会直接影响触屏的灵敏度 , 用户手指按压屏幕的轻重都能通过高采样率反应出来 , 实现游戏中的细微操作 , 日常使用中会更为跟手 , 这都源于一加 9 Pro全新的HyperTouch技术 。
同样引领行业的色准
文章图片
市面上很多手机都有2K+120Hz这两个参数 , 但能成为DisplayMate A+级别的屏幕 , 绝不只有这两个项参数 , 屏幕面板从流水线上产出时 , 并不能保证所有屏幕都有最佳色彩准确度 , 所以每一台一加 9 Pro的屏幕在出厂前都做了高精度的色彩校准 , 确保每块屏都能显示最准确最还原真实的色彩 , 它的JNCD平均值控制在了0.3 , 这已经是行业内天花板级的水准 。
总结
2021年手机行业迎来复苏 , 一加带来了最有诚意的产品 , 仅仅是屏幕方面就有如此多的讲究 , 一加对每台出厂的手机都要求高标准 , 并非普通的堆料 。 一加9系列堆的料更加精准 , 更省电的屏幕材料、更聪明的1Hz-120Hz自适应刷新率和行业顶级的色彩准确度 。
文章图片
【技术|一加 9 Pro屏幕技术提前看 一不小心又引领行业】引领行业的高质量屏幕并非只是显示自己的强大 , 而是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 对一块屏幕最真实的体会是用人的肉眼去观看 , 颜色准不准只要放在一起对比就一览无余 。 一加在屏幕材料、技术上的减少的功耗可能难以让人感知 , 但正所谓“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 无以成江海 。 ” , 一加所做的努力终将实现价值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手机|一加10 Pro宣传视频曝光:将于1月11日14点发布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尺寸|3199元起,小米12/12 Pro/12X手机今天晚上20点正式开售
- 大容量|首发价 2999 元,小米平板 5 Pro 8GB+256GB 大容量版今日开售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