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随叫随飞!无人机“巡路员”上线啦,5G建模可将道路精确至厘米

3 月 18 日上午 , 在车流沸腾的滨海大道沙河东立交上空约 40 米处 , 一架小小的无人机正在飞行盘旋 。 立交桥下不远处的绿化带旁 , 一名身穿制服的交通执法员和一名 " 飞手 " 正在监控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 。 依靠 5G 技术传回的清晰画面 , 执法员能清晰看到桥梁的每一处细节 , 精确至厘米处 。 这就是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率先在南山试点的无人机+5G 道路巡查技术 。 依托该技术 , 无人机 " 巡路员 " 能随时上天入地 , 检查桥梁、边坡、涵洞等交通基础设施 , 遇到道路桥梁塌陷等紧急情况 , 还能通过远程后台 , 实时观测现场情况 , 及时应对险情 。

徐丹|随叫随飞!无人机“巡路员”上线啦,5G建模可将道路精确至厘米
文章图片

▲无人机巡路 。
无人机 " 钻 " 进立交桥下 , 查出桥墩混凝土剥落问题
18 日上午 , 深晚采访人员在沙河东立交现场感受了一把无人机监测道路的实况 。 由于沙河东立交桥周边是住宅区 , 遮挡物较多 。 此次巡查桥梁 , 飞手采用了小型无人机进行人工灵活操控 , 无人机可抵近桥梁 , 进行精确观测 。
飞机起飞后 , 大约以 20 米 / 秒的速度在桥梁上空飞行 , 随后逐渐降低 , 最后钻进梁柱之间仔细检查 。 经过巡查 , 初步发现桥墩伸缩缝处隐帽梁挡板存在局部混凝土剥落问题 , 病害宽度为 0.6 米 , 长为 1.2 米 , 需剔除松动混凝土并采用混凝土或砂浆进行修补加固 。

徐丹|随叫随飞!无人机“巡路员”上线啦,5G建模可将道路精确至厘米
文章图片

▲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 。
【徐丹|随叫随飞!无人机“巡路员”上线啦,5G建模可将道路精确至厘米】据现场飞手介绍 , 结合双目视觉技术和 ToF 传感器技术 , 无人机能准确感知定位和避障 。 此外 , 在电池热替换、IP45 等级防护等技术加持后 , 无人机可在任意时间、地形等条件下(除恶劣天气外) , 以最大 23m/s 飞行速度前往目的地 , 无间断开展桥梁边坡巡查工作 , 风险几乎为零 。
桥梁、边坡巡查尤为需要无人机 , 省时又省力
巡查现场 , 市交通运输局南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徐丹告诉采访人员 , 道路设施巡查和市民的日常出行息息相关 , 如果没能及时发现问题 , 一旦发生坍塌等安全事故将严重危害市民人身安全和社会发展 。

徐丹|随叫随飞!无人机“巡路员”上线啦,5G建模可将道路精确至厘米
文章图片

▲无人机抵近桥梁检查 。

徐丹|随叫随飞!无人机“巡路员”上线啦,5G建模可将道路精确至厘米
文章图片

▲工作人员查看无人机巡路实时传输清晰巡查图像 。
那么无人机巡查有何优势呢?据徐丹介绍 , 最突出的优势就是简单高效 , 无需像传统人工巡查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 无人机只要在道路结构工程指导下提前设置飞行轨迹参数 , 即可自动巡查 。 " 比如滨海沙河东立交 A 匝道 , 总长约 301 米 , 如果采用传统人工精确巡检至少需工作人员 4 名 , 总需时约 2-3 天才能完成 , 而现在通过无人机巡查 , 只需要 1 人 1 台无人机 , 用时约 2-3 小时即可完成 。 "

徐丹|随叫随飞!无人机“巡路员”上线啦,5G建模可将道路精确至厘米
文章图片

▲无人机巡查提升监管效率 。
除了道路巡查 , 其实 , 桥梁边坡巡查才是无人机 " 大显身手 " 之地 。 徐丹表示 , 这是道路巡查中人工流程最为繁琐的一项 , 巡查目标离地 50 米以上需封闭车道 , 并架设设备、借助桥检车进行作业 , 成本高、效率低、危险系数高、且难以获取准确的病害数据 。 通过无人机巡查 , 在专业工程师指导设定飞行轨迹参数后 , 就能快速响应 , " 随叫随飞 " 。 比如沿沙河西路(百旺花卉市场路段)边坡巡查 , 全过程仅需约 20 分钟 , 大量节约时间和人工成本 , 还能帮助巡查员规避危险环境 。
5G 实时传输清晰画面 , 后台建模精确至厘米

徐丹|随叫随飞!无人机“巡路员”上线啦,5G建模可将道路精确至厘米
文章图片

▲工作人员根据无人机回传的实时影像通过 3D 建模还原路况 。
获取高清影响后 , 再通过图片拟合模拟功能 , 可实现边坡、桥梁等结构三维仿真建模 , 建立虚拟现实模型 。 通过后台工程师逐一校对 , 输出病害数量及厘米级尺寸、长度、高差、面积等数据 。 比如边坡坍塌范围、排水沟堵塞情况等 , 进行无死角、厘米级定位 , 为后续准确、高效修复病害提供数据支撑 。
深圳晚报采访人员 董玉含 / 文 张焱焱 / 图
来源: 深圳晚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