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蔚来奔赴三场新战事


|2021,蔚来奔赴三场新战事
文章图片
图1/11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贾琦
来源:财经琦观(ID:cjqiguan)
新能源交通 , 智慧出行是一场革命 , 这场大戏才演了5% 。
从2019年的至暗时刻到2020年的气贯长虹 , 造车新势力们已经在资本市场上上演了太多精彩故事 , 也让人不由期待 , 2021年会发生什么 。
3月1日 , 蔚来汽车公布了2020财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财报 , 乍一看并没有太多新鲜的内容 。
交付数量依然在攀升 , 亏损持续收窄 , 毛利率首次转正 , 现金流健康......
身处蓝海 , 这些成绩只能说明蔚来在正常的轨道上 。
市场对它的期望远不止于此 。
正如蔚来创始人李斌自己所言:“我们还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 大家已经把你博士毕业以后工作的工资提前预支给你了 。 ”
财报发出后 , 蔚来每股亏损为0.14美元 , 不及华尔街预计的0.07美元 , 随即暴跌13% 。
年初 , 汹涌的情绪曾将蔚来推上千亿美元 , 如今 , 其股价又因为一时的冷静开始回调 。
资本情绪如潮 , 但企业价值常在 。
2021年 , 蔚来的增长路径和新的挑战都已经清晰写在了财报和对外公告里 , 对此 , 可以总结为一条主线 , 三条支线 。
主线脉络
尽管人们常常将“造车三宝”和特斯拉放在一起比较 , 几位创始人也不定期出来互相放一放狠话 。 但从更广的维度来说 , 它们其实是一条战线的队友关系 。
当下汽车市场的主要矛盾 , 依然还是电动车与燃油车的对决 。
据报道 , 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新车销量的占比仅有3%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 , 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也只有不到5% , 而这5%就已经在全球占比超出了50% 。

|2021,蔚来奔赴三场新战事
文章图片
图2/11

与资本市场上的火热不同 , 绝大多数个人消费者在买车时的首选 , 依然是燃油车 。
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 。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 , 2019年国内销售的100万余辆新能源车之中 , 自愿购买而非政策因素、并且真正作为私家车使用的 , 只有不到20% 。
数据显示 , 销量中有超过50%是商用车与营运用车 , 真正私人购买的乘用车只有46.4万辆 , 而2019年我国狭义乘用车总共销量约2000万辆 。
眼下 , 对包括蔚来在内的所有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 , 各位互相争夺的既有市场 , 只能是出行产业的九牛一毛 。

|2021,蔚来奔赴三场新战事
文章图片
图3/11

无论造车三宝还是特斯拉 , 以及百度、比亚迪们 , 全面蚕食/替代燃油车的市场空间 , 才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主线任务 。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 , 我们或许会在短期看到燃油、电气的犬牙交错、此消彼长的纷繁表象 。
但将时间维度拉长 , 我们将清晰地看到出行领域所沿循的发展主线:
新能源汽车→智能辅助驾驶L3/L4→车路协同基建设施→完全自动驾驶L5 。
这是一场至少要持续三十年的发展之路 。
其中除了车企本身的努力之外 , 还需要等待5G技术的应用、物联网的普及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等基建措施的完善 。
大戏才不过刚刚开场 。
在眼下的第一阶段中 , 电动车的使用体验对燃油车的全面追赶 , 是所有新能源车企的最大主线 。
蔚来也不例外 。
此次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 , 李斌清晰表明了紧贴燃油车企的战略意图 。

|2021,蔚来奔赴三场新战事
文章图片
图4/11

2021年 , 蔚来的基本策略是“凡是有奔驰、宝马、奥迪4S店的城市 , 我们都会去建一个线下的门店” 。
李斌说:“从智能电动车的角度来讲 , 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还是同样价位的企业车 , 我们在30、40万的区间 , 奔驰、奥迪、宝马都创造了销量的新高 , 他们的油车卖得非常好 , 我们还有非常多的机会 , 我们现在的销量目标认为是有足够的需求 。 ”
毫不掩饰对传统车企的吞噬野心 。
心脏动力
认清了这一主线 , 我们就不难看出蔚来2021年的重点将放在哪些地方 。
为了更快达成对燃油车市场份额的替代 , 蔚来将分别从“电池”、“渠道”、“出海”这三大方向入手 , 作为其接下来一年的发力重点 。
可预见的是 , 这也将很可能成为新能源汽车在2021年的主旋律 。
首先是电池 。
在日常驾驶中 , 续航能力和充电过程 , 无疑是阻碍燃油车主选择电动车的最大痛点 。
据一位蔚来ES6车主表示 , 在冬天 , 满电(显示355公里)的电池却在150公里左右宣告电量耗尽;在拖车协助下到达四公里外的换电站后 , 又花费一小时排队换电 。
整个过程很难忍住不骂娘 。

|2021,蔚来奔赴三场新战事
文章图片
图5/11

在一次分享会中 , 李斌自己也曾提到:有一天自己在合肥总部的工作完成后 , 需要连夜赶回上海 。
李斌开的是70度电池包的蔚来ES8 , 四百公里的路程 , 当然得在途中换一次电 。
据其自己表示 , 就是这一次经历让他更迫切地希望可以“一开到底” 。 加大电池容量 , 100度电池包的开发 , 就这样被提上了日程 。
在我看来 , 电池的续航能力与新增电动车用户直接呈正比关系 , 这一技术的突破 , 直接决定吃到“新蛋糕”的速度 。
这也应当是投资者们对蔚来2021年的重点关注方向 。
财报后的采访会上 , 李斌坦言称:“100度电的供应 , 确实比我们的希望的要少一些 。 ”
“因为电动车最近的需求确实增长比较多 , 我们的合作伙伴能够达到我们标准的生产能力确实还需要提升 。 ”
“我们预计电池的生产差不多7月份能够达到我们的要求 , 二季度整车上电池的技术确实局限了我们交付的数量 , 大体在7500台左右 。 ”
三句话 , 我们可以分别观察蔚来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管控能力 , 来年的产量进程 , 以及具体交付预期日期 。
答案都很不乐观 。
电池之外 , “充电”体验也是电动车的另一个痛点 。
2017年12月 , 蔚来发布了电能服务体系NIO Power , 开始了换电的探索 。

|2021,蔚来奔赴三场新战事
文章图片
图6/11

自去年八月开始 , 蔚来方面就在大力推广BaaS(Battery as a Service)模式的应用 。
该模式一方面可以省去车主购买电池的费用 , 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解决充电时间过长的痛点 , 看上去似乎同燃油车的“加油场景”没什么不同 。
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 与“加油站”发展多年业态成熟相比 , 换电站的建设依然面临着“僧多粥少”的窘境 。
换电站排队时间长 , 极大程度影响了用户体验 。
其次 , 不同车型与电池型号导致充电效果参差不齐 , 乘用车动力电池的接口、尺寸和协议的标准难以统一也在实际推广中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
最关键的是 , 与汽油不同 , 电池并不是纯粹的一次性消耗品 。
在回收完成并充电后 , 电池将再次用于服务下一个用户 。
然而这些电池无论是损耗、寿命都不尽相同 , 这一点将直接导致换电站难以拿出让人信服的定价策略 , 同时这种不确定性也将带来极为糟糕的消费体验 。
值得一提的是 , 早在2013年特斯拉就曾尝试过换电模式 。
然而 , 面对换电站建设投入过高 , 收入微薄的特点 , 特斯拉仅推出了一款换电车型 , 后续就坚决取消了换电功能 , 并至今仍坚持在充电领域 。
总而言之 , BaaS模式仍旧是一个有些争议的玩法 , 坚持这一模式的人认为行业最终将通过规模效应来达成各方的盈利 , 换电站将重走一遍“加油站”走过的老路 , 而蔚来的及早入局 , 将在该领域中取得举足轻重的领先地位 。
值得一提的是 , 相关政策也在鼓励这一模式 。
在去年四月 , 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中 , 明确规定了换电模式的新能源车将获得一定的政策照顾 。

|2021,蔚来奔赴三场新战事
文章图片
图7/11

然而 , 对该模式表示怀疑的人则认为 , 这依然是一个和时间赛跑的游戏 。
若“主线战场”不能取得阶段性胜利的话 , 过早布局换电站 , 并不会带来财务或消费者体验的直接收益 , 反而会拖垮原有的主线节奏 。
神经连接
客观来说 , 当下的新能源车在各个维度上都无法与燃油车抗衡 , 除了环保 。
事实上 , 就连环保优势在眼下都不敢百分百保证——去年年底 , 丰田汽车的社长还出来讲话 , 表示电动车造成的污染其实比燃油车更严重 。
因此 , 在整个行业的前期发展中 , 政府的政策补贴扶持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
以 2009 年“十城千辆”为起点 ,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2009年至2013年 , 该阶段以公共领域示范为主 , 各项政策工具逐渐丰富 , 技术和市场尚在培育 , 车型销量增速缓慢 。
2014年至2018年 , 政策工具基本成熟 , 财政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 , 鼓励私人购买 , 电动车销量快速增长 , 所谓的造车新势力也在该阶段得以孕育 。
然而2018年之后 , 我国新能源补贴呈现出明显的退坡趋势 , 地方补贴不得超过50% , 补贴大头开始也向基建与运营方面倾斜 。
这一背景下 , 新能源车企不得不放开“拐杖” , 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商业竞争中存活下去 。
在真实的商业场景中 , 一辆车的销售除了产品技术之外 , 还需要品牌推广、售后服务、企业文化、销售渠道等多个维度的共同努力 。
面对有着上百年历史的传统车企 , 新能源要补的课还有很多 。
眼下 , 最容易补齐也最直接与销量挂钩的一环 , 那就是4S店的铺设 。
对应到蔚来的布局里 , 就是NIO House和蔚来空间 。
在去年 , 蔚来曾对外表示“NIO House 的费效比较低” , 但眼下他们显然否定了这一点 。
据悉 , 蔚来汽车在去年加大了NIO Space的覆盖 , 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121个城市 。 李斌也透露称:“今年会再增加20个NIO House和120个蔚来空间 。 ”
渠道的力量 , OPPO、vivo最清楚 。 而渠道之外 , NIO Space还有其他的用途 。
在过去 , 传统汽车领域已经形成了浓郁的汽车文化 , 无论是美国的肌肉车、直线加速 , 还是日本的改装文化 , 街头赛车 , 以及相关的F1赛事 , 这些都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 , 并因之构成了燃油车的超高壁垒 。
电动车需要自己的文化氛围 。
由于历史节点 , 中国的汽车文化必将与电动车紧密联结在一起 , 而NIO House则在渠道之外 , 也同样肩负了这一重任 。
作为蔚来重要的用户体系和社区运营的场所 , NIO House为用户的线下连接和品牌宣传提供了活动空间 , 同时也起到了品牌传播的功能 。

|2021,蔚来奔赴三场新战事
文章图片
图8/11

这一点对蔚来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 蔚来汽车就是靠着那帮死忠粉丝撑过了2019年最困难的时期 。
而NIO House将源源不断地产出这样的精神联结 , 并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 。
现在的蔚来 , 从产品 , 到渠道 , 到品牌 , 每个领域的前景都是崭新的 。
因此讨论起来颇有共性:都是成长空间巨大 , 但需要资金投入 , 需要时间培育 , 需要摸索那些难以预料的坑 。
这些都无疑对管理团队的执行构成了极大挑战:现金流的控制能力、项目的推进与执行、开拓进展速度以及各项业务之间的轻重节奏 。
对此 , 投资者有必要理性认识 ,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 , 清晰看到蔚来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
分身复制
前文说到 , 政府补贴是新能源发展史上必不可少的一环 , 而国内的补贴却呈现出明显的退坡 。
对此 , 李斌们欣喜地发现 , 东方不亮西方亮 。
在气候变暖的全球环保压力下 , 西方世界开始了新能源汽车轰轰烈烈的补贴运动 。
这也是蔚来出海的重要前提 。
欧洲方面 , 当地政策直接从碳排放限制角度出发 , 从碳排放值、排放量测试标准、以及罚款力度等方面不断收紧变严 , 以达到强力推动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的效果 。
【|2021,蔚来奔赴三场新战事】其中 , 以荷兰和挪威的电动化最为紧迫 。 挪威在9月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82% , 位居欧洲国家首位 。

|2021,蔚来奔赴三场新战事
文章图片
图9/11

2020年 , 欧盟层面以及欧洲主要市场都进一步增强了新能源补贴的力度 。
在德国 , 纯电车补贴从4000欧元(约32000元人民币)提升到了7500欧元(约 60000元人民币) 。
在瑞典 , 纯电车补贴则从4万克朗(约32000人民币)提 升到了6万克朗(约47000人民币) 。
美国则在税收的举措上 , 刺激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 。
2013年修订的《American Taxpayer Relief Act》规定 , 2010年起符合新购置条件的PHEV(混电)及EV(纯电) , 可享受税收返还 , 金额取决于动力电池容量与该车企在美国境内的新能源车累计销量 。

|2021,蔚来奔赴三场新战事
文章图片
图10/11

去年9月 , 蔚来在官网放出招聘欧洲法律顾问的启示 , 此次财报会议上更是明确表态:“会在今年开始在欧洲进行销售和服务 。 ”
至于美国方面 , 短期内可能不会有所动作 。
国际市场的进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的 , 产品准备和销售网络搭建只是基础 , 跨文化服务带来的问题 , 将使蔚来面临更加严峻的管理挑战 。
但窗口期就在那里 , 不进入就只能拱手让人 。
目前 , 蔚来财报显示2020年四季度 , 企业的可动用现金为423.8亿元 , 相比至暗时刻的9.7亿元(2019年Q4)足足多了四十倍 。
但考虑到渠道铺设和海外市场的推广难度 , 蔚来依然有可能在短期内面临严峻的管理问题 。
放眼前路 , 造车新势力的命运其实难谈乐观 。
随着产业链和市场环境的土壤成熟 , 一只又一只的巨鳄开始下水 , 科技企业中 , 百度、阿里、华为、小米均虎视眈眈 , 有的沾湿了爪子(小米“等等看看”) , 有的则已经全然潜入(百度成立集度汽车) 。
而传统企业也纷纷开始了转身自救 , 布局早的如比亚迪 , 现已崛起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动作慢的如奔驰、保时捷等 , 也在去年开始逐步推出自己的电动跑车 。

|2021,蔚来奔赴三场新战事
文章图片
图11/11

资本市场方面 , 成熟的投资标的越来越多 , 必然会分流资金力量 。
而投资者理性回归后 , 又会进一步带来股价压力 。
政策方面 , 一如我们所见 , 市场已经被奶了起来 , 扶持将要放手 , 政府也将隐于幕后 。
接下来 , 就是各位白刃相接 , 手下见真章的时候 。
诚然 , 这是一片超大的蓝海 , 但蓝海并不意味着躺赢 。
如果说红海的困难来自退潮的环境和凶狠的对手 , 那么蓝海的困难 , 则更多来自于自身的能力局限 , 和前方的风险未知 。
2021年 , 蔚来的新战事将在三条支线上演 , 这是观察其成色的最佳时机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