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张留洋:甘做寂寞的前沿基础研究“开荒者”

站在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陈列厅 , 张留洋找到了一种久违的归属感 。 这是一代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 “仿佛很远 , 却又离我们很近” 。 “西迁前辈的奉献精神和孜孜以求 , 令人仰望;作为后来者 , 我们不由得思考‘自己又能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做点什么?’”
2017年 , 30岁的张留洋结束8年的留学生涯 , 放弃美国的工作机会 , 选择回到祖国怀抱——“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 , 回来能更好地找到个人事业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 。 ”当他的双脚踏上祖国的土地 , 这样的感受愈加强烈 。
张留洋所攻关的领域 , 是机械部件损伤分析与检测评估传感器件等研究 。 “如果说飞机发动机是工业制造中的‘皇冠’ , 发动机叶片就是‘皇冠’上熠熠生辉的‘宝石’ 。 ”如何准确分析并检测出发动机叶片内部的损伤 , 这在国内、国外都没有成熟技术可供借鉴 。 可以说 , 张留洋选择攀爬的是“一面陡峭的千仞绝壁” 。
艰难攀升的道路上 , 张留洋选择了更加偏重“基础性和前沿性”的研究方向 。 “基础不牢 , 地动山摇 。 ”在他看来 , 艰涩的基础性研究需要“板凳一坐十年冷”的甘于寂寞 。
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国际机械中心副主任张留洋 , 在有着百年机械学科底蕴的西安交大 , 像渴望畅游的鱼儿 , 一头扎进了探索的海洋 。 “当初出国深造 , 更多是‘出国热’的懵懂 , 决定回国则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 ”张留洋说 。
在西安交大 , 张留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科研平台——拥有大型实验设备的国家级实验室 , 只需提前预约就可共享使用;集结的海归学者 , 学科方向各有“瞄准”又相互“交叉” , 往往成为助难题攻关的“一臂之力”;还有经费上的支持、针对青年教师在研究生招录上的政策倾斜等 。 “很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 在国外根本无法想像 。 ”
在有力的平台支撑下 , 张留洋开始了新的征程 。 他的目标是建立一套简便、实用的损伤分析诊断模型和检测技术 , 可供不同材质和不同运行状态下 , 关键核心部件内部损伤状态的检测与诊断使用 。
目前的大部分同类研究 , 都是立足于材料已有损伤状态的检测和发展预测 。 张留洋的基础理论模型研究则还需要向前追溯 , 现有的损伤如何发生?又是如何逐步演化至现有程度?“简单说 , 就是要搞清材料损伤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 ”
这样的基础模型研究意义重大 , 却没有前车之鉴 。 曾有学生向张留洋抱怨 , 想找参考资料 , 都找不到相关的论文研究 。 张留洋答:正是因为无可借鉴 , 所以需要“开荒” , “一点一点慢慢去啃” 。
执着于损伤分析模型开发的张留洋 , 同时将目光投向了工程应用方向的新型检测技术开发 。 “目前的发动机叶片检测应用中 , 太赫兹检测设备十分昂贵 , 一套价格在160多万元人民币 , 且应用范围十分受限 。 ”
如何开发出更新型的检测技术和评估方法?张留洋带领团队拓展方向 , 从对损伤的分析 , 延展至对损伤的检测及其发展演进、使用寿命的预测;检测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 , 价格更亲民;团队还将开发触角延伸至先进传感器领域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也被引入研发视野 。
基本没有休息日 , 一天的大半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 , 乘坐班车、地铁的间隙也被用来啃论文——这样的状态 , 从张留洋回国延续至今 。 “几年时间 , 我一直都在做一件事 。 ”张留洋说 , 只有盯紧了前沿基础理论研究 , 才能有底气涉足更多的具体技术应用领域 。
目前 , 张留洋团队已承担多项国家重点难点研究项目 , 主持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两项 , 发表SCI论文50余篇 , 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 。
“在不同时代 , 国家培养出的青年学人为祖国创下了多个‘第一’ 。 新的时代背景下 , 能否为西迁博物馆、为中华民族再添‘第一’ , 取决于我们这一代的努力 。 ”张留洋说 。
【损伤|张留洋:甘做寂寞的前沿基础研究“开荒者”】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