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为我国科学家开展印度洋海域的环境研究奠定基础“向阳红01”中国科考船上的西工大力量
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海洋总是吸引着人们去追寻去探索 。 此刻 , 一艘名为“向阳红01”的中国科考船正行驶在苍茫的印度洋上 。 采访人员获悉 , 这艘2020年12月16日从厦门启航的科考船上 , 参航成员共54名 , 其中西北工业大学有两名师生参与其中 。
日前 , 正在执行印度洋岩石圈构造演化科学考察航次的“向阳红01”科考船传来捷报——中国科学家已顺利投放海底地震仪阵列 , 并首次成功布放洋底综合观测潜标 , 初步查明了沉积层厚度和莫霍面深度 , 实现了海底浅层向壳幔深层的综合性探测 , 为探索印度洋海岭的地球深部过程和动力学机制提供了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观测资料 。
本次成功布放的洋底综合观测潜标 , 就是由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海洋声学信息感知”科技创新团队 , 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一起联合设计研发的 , 李紫鹏老师和黄春龙同学 , 都来自这个团队 。
李紫鹏是西工大航海学院教师、博士后 , 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声学信息感知 。 博士期间作为系统保障人员随远望七号出海进行远望七号船的首次海试 。 黄春龙是西工大航海学院在读水声工程专业博士 , 师从杨坤德教授 , 先后四次参与大型海洋声学调查航次“ 为了覆盖全部水深 , 承载不同水深的压力并满足数据精度的要求 , 潜标上分别挂载了三种不同的水听器 , 以期获得高质量的监测数据 。 ” 李紫鹏介绍 , 本次科学考察获取的科研数据 , 将为我国科学家开展印度洋海域的环境研究奠定基础 。 对于这次航行 , 李紫鹏老师和黄春龙同学满怀珍惜和敬畏 , “国家有这方面的需求 , 我们就贡献自己的力量 。 尽管非常辛苦 , 但能为科学探索实实在在做一些事 , 我们觉得很有意义 。 ”然而当一名合格的出海科考队员远比想象中要难:扎实的专业知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良好的动手能力、强大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
海上风浪变化大 , 两位师生和其他队员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程度的晕船 。 赤道附近天气炎热 , 白天在烈日炎炎的甲板上作业 , 极易中暑和晒伤 。 不仅工作环境恶劣 , 突发状况更是险象环生 。 有时船员还需24小时轮流值班观察海面异常 。 虽然困难重重 , 但坚韧乐观的西工大师生还是以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的专业技巧一一克服了困难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此次航程预计60天 , 队员们的农历新年也将在返程的旅途上度过 。 “我下船的第一件事是去吃肉夹馍、喝冰峰!”李老师已经列好了回陕食谱 。
据了解 , 科考队员在航渡期间会稍微轻松 , 有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 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海上生活方式 , 看书、文体活动、健身等等 。
西工大“海洋声学信息感知”科技创新团队成立于2015年 , 团队以马远良院士、蒋兴伟院士为团队顾问 , 杨坤德教授为团队负责人 。 此外 , 还有教授4人 , 副教授8人 , 形成了老中青年龄梯队合理、专业方向优势互补的创新团队 。 近年来 , 团队依托“海洋声学信息感知”首批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 在国家重大专项、预研重点项目、基础加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 担任国家重大专项海洋调查航次技术首席7次 , 先后获批千万级以上项目7项 , 授权专利80余项 , 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 。
【社会|为我国科学家开展印度洋海域的环境研究奠定基础“向阳红01”中国科考船上的西工大力量】文/采访人员 任娜 通讯员 张懿萱 李娅 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推荐阅读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the|美FDA将批准辉瑞为12-15岁儿童提供COVID-19加强针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能力|有了长续航的独立通信手表,就不必为出门没带手机而焦虑了
- 德尔塔|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果君|华为Mate X2 典藏版竟逼疯整个摄制组?拯救手滑的神器终于来了(视频)
- Apple|苹果希望手机/平板设备能正面为其他设备无线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