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交通运输部主管中国交通报社主办

公路也需要养护“医院” , 1月20日 , 重庆交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入住北碚大地企业公园 , 为提高工程质量 , 加快工程进度 , 降低工程造价 , 推动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进步提供有力保障 。
据悉 , 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 , 以“公路养护医院”的功能定位 , 做好传统检测业务的同时 , 积极对接新技术发展趋势 , 加快检测数智转型发展的步伐 。 目前 , 已成功研发隧道快速智能检测系统、桥梁自动化快速检测评估系统等领先的检测硬件装备 , 开发隧道病害智能识别软件、路管家管养大数据平台、大件运输快速评估系统、桥梁定检APP等软件系统 , 初步搭建了智慧试验室数据分析平台 。
据介绍 , 隧道智能快速检测系统(TITS) 是该公司主导开发的新-代隧道快速检测装备 。 该装备搭载有高清线阵相机和自主研发的线阵照明系统 , 可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对隧道病害进行无损检测 , 每小时可检测80公里 。 可对隧道洞口、洞门、衬砌表观病害、检修道病害、标志标线、环境空气质量等进行检测 , 可扩展衬砌内部病害筛查检测 。 数据处理采用深度学习算法以及图像分层技术 , 处理效率更加高效 , 图像拼接20km/天 , 图像识别10km/天 。
而传统检测车照明系统多采用激光或面阵LED照明系统 , 较为复杂 , 后期维护成本高 。 其中激光照明多为5- 10W、808nm波长激光照明系统(不可见光) , 安全等级不足 , 对行人眼部有一定安全隐患 。
同时 , 面阵相机辅助面阵LED照明的技术方案存在数据拼接难度大 , 图像重叠或缺失多的问题 。 多采用半幅拼接技术 , 展布图容易出现重叠拼接或错位拼接情况 , 导致病害重复识别问题 , 数据准确度不够 , 展布图图像质量不够 。 图像识别以人工为主 , 工作效率较低 , 0.5-1.5km/人/天 。
目前 , 该系统已先后完成了渝湘高速水武段、绕城高速北段、G319等线路20座约50公里不同类型的隧道检测工作 , 图像质量、病害识别效果均优于同类产品 。
【病害|交通运输部主管中国交通报社主办】“日前 , 公司已向交通运输部提交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综合甲级和桥隧专项资质申请 , 未来还将积极扩充水运、铁路、市政领域检测资质 , 开展路面材料耐久性研究 , 启动智能管养技术创新中心的创建工作 , 打造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检测机构 。 ” 重庆交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负责人黄伟宏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