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全球科技创新趋势的研判与应对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 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 , 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中长期态势也在发生重大变化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 ,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 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 对此 , 需深刻研判全球科技创新趋势 , 立足于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实际 , 下好先手棋 , 力争在国际格局深刻调整中赢得主动权 。
把握全球科技创新趋势
为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探寻路径
在制定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过程中 , 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态势 , 至关重要 。 当前 , 一些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趋势值得重视 。
趋势一:数字技术革命处于导入期后半段 , 或将推动全球在2030年前后进入新一轮繁荣周期 。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仍处于技术爆发阶段 , 距离大规模扩散应用还需一段时期 。 这些新兴数字技术展现出的良好发展前景 , 吸引了大量投资 , 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探索陆续开展 , 一批掌握前沿技术并创造了新商业模式的企业快速涌现 。 但总体上看 , 新技术发展尚未完全成熟 。 目前 , 数字技术革命处于向大规模应用过渡的导入期后半段 , 此阶段将持续10年左右 , 之后进入展开期 , 技术将向经济社会广泛扩散并释放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 预计在2030年前后才有可能拉开进入新一轮繁荣周期的序幕 。
趋势二: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和战略性资源 , 科技创新和生产对数据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 。
新兴数字技术大幅降低了数据流通和利用的成本 , 也促进了对数据资源价值的发掘 。 数据资源产生并扩散到经济社会各领域 , 有助于生产率的提升;其作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 , 也有助于减少传统要素投入 。 越来越多的设备与网络建立连接 , 生产对数据的依赖程度在不断上升 。 科学技术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大科学、定量化特点 , 创新将越来越依赖科学数据 。 随着数据逐步成为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的战略性资源 , 数据驱动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一国的长期竞争优势 。 与此同时 , 数字增加值在价值链中所占比重将显著提升 , 仅依靠低成本劳动要素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国家和地区或将受到冲击 。
趋势三:国际创新格局正在重塑 , 世界创新重心逐步向东转移 。
随着全球经济重心由欧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转移 , 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角的全球创新版图也相应发生变化 , 部分研发和创新活动逐渐向新兴经济体转移 。 这一趋势自进入21世纪就已经出现 , 未来还将延续 。 随着科技创新投入的不断增加 , 新兴经济体的创新能力大幅上升 , 发达国家的领先优势相对下降 。 亚洲成为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转移的重要目的地 , 特别是东亚将成为全球研发和创新密集区 , 未来很可能产生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
趋势四:开放创新深入发展 , 创新生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数字技术进步推动了世界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连接” , 提升了创新资源的流动性和可用性 , 使得创新要素和资源更易于被获取 , 创新创业门槛降低 , 产业组织和社会分工持续深化 。 以用户为中心、多元主体参与、在更大范围合作的开放式创新蓬勃发展 , 众包众创、协同创新、参与式创新等新模式不断涌现 。 自下而上的创新机制逐步凸显 , 研发活动的合作也将不断加强 。 同时 , 能否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 , 成为集聚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的关键 。
趋势五:科技全球化面临技术竞争加剧等挑战 , 但国际科技合作仍有巨大潜力 。
知识的全球传播、扩散和国际科研合作是科学全球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 这一趋势难以逆转 。 特别是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 , 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需求更加紧迫 , 创新全球化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 但前沿领域的技术竞争将更加激烈 。 同时也要看到 , 国际科技合作始终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把握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红利的重要途径 。 在新兴经济体对科技合作需求持续上升的背景下 , 国际科技合作的新空间将不断拓展 , 更加多元化的开放局面正在形成 。
趋势六: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影响凸显 , 新兴经济体将面对更高的国际规则要求 。
全球性规则与议事制度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日益加深 , 公平竞争、协同发展成为全球创新治理的演变趋势 。 在技术贸易领域 , WTO相关规则特别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对知识的全球流动起着重要的规制作用 。 国际标准对新兴技术创新方向与产业竞争的影响也日趋重要 。 同时 , 新技术引发了包括公平竞争、税收制度、社会伦理、网络安全等一系列新问题 , 迫切需要各国制定各领域协同发展、应对挑战的相关规则 。 在此背景下 , 不断增强创新政策对国际规则的协调性和适应性 , 成为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创新网络的必然选择 , 增强创新政策的国际化程度 , 也是新兴经济体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必然选择 。
趋势七:部分关键领域或将形成多元化技术和标准体系 。
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科技竞争趋于长期化 , 出于战略和安全考虑 , 主要经济体已经开始在关键的数字技术领域谋划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 , 未来全球在数字技术部分关键领域的技术和标准体系或将呈现多元分化态势 。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塑造未来科技竞争优势
面对全球科技创新趋势的变化 , 我们应顺应全球科技发展大势 , 在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同时 ,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 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在重点领域加快核心技术突破 , 着眼于国家科学技术长远发展确定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和重点项目 , 战略性配置科技资源 , 加快塑造未来科技战略优势 。
一是强化机制保障 。 不断健全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协调机制 , 加强对科技发展战略、科技体制改革、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重大工程等的统筹协调;围绕保障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安全集中优势资源 , 进行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鼓励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 , 提高对科技创新支持的协调性 , 充分释放科技创新资源潜力 。
二是坚持包容审慎监管 。 尽快完善鼓励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 发挥政府采购培育早期市场的作用;加快新兴数字基础设施、技术转移体系等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 促进新技术应用;加强对重大科技项目投入产出效率、重大技术需求、重大技术变革等的前瞻性研判 , 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稳步发展 。
三是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 发挥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 改进科研项目组织和管理 , 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 。 在前沿技术创新领域 , 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 , 鼓励更多创新型大企业、创业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参与;营造公平竞争、更加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市场环境 , 为各种所有制、规模、技术路线的企业提供公平获得创新资源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 。 同时 , 采取超前布局和动态调整相结合的重大科技专项布局方式 , 有效应对未来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 。
四是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 增强对国际规则体系的适应性和影响力 , 坚持在竞争中合作、在共赢中发展 , 以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 , 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空间 。
【全球|全球科技创新趋势的研判与应对】(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课题组课 题组成员:马名杰 戴建军 熊鸿儒 张 鑫 龙海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