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哥本哈根两项最新研究显示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两项最新研究显示 , 不同国家的人口味不同可能与人种基因和文化有关 。
法国科普类月刊《科学与未来》日前报道 ,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表明 , 有20%至25%的欧洲人对苦味不那么敏感 , 而在亚洲人中 , 这一比例仅为10%至20% 。 原因既与文化有关 , 也很可能是因为欧亚人人体结构上存在差异 。
【味蕾|哥本哈根两项最新研究显示】舌头周围布满味蕾 , 人类通过这些味蕾能够感知苦味、咸味或甜味等 。 为了确定欧洲人与亚洲人的味蕾是否确实存在差异 , 丹麦科研人员分别对76个丹麦人与同等数量且在丹麦居住尚不足两年的中国人的舌头进行研究分析 。 为此 , 科研人员还开发了一种计算机算法 , 对每一个研究样本的味蕾分布进行建模 , 这些味蕾模型随后又被复制到一个标准的舌头上 , 以便能够进行相互比较 。
科研人员发现:相比丹麦人 , 中国人舌头上的味蕾数量更多 。 他们还证实 , 女性的味蕾似乎要比男性多 。
哥本哈根大学的第二个科研小组通过对同样的152个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后得出结论 , 无论是否与舌头的结构有关联 , 丹麦和中国不同文化导致了两国人对食物质地的偏好有所不同 。 除了对苦味的感知有所不同以外 , 科研人员还对研究样本的进食方式进行了分析 , 并将他们在食物质地方面的偏好进行了比较 。
科研人员根据研究结果将样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平滑型”和“吮吸型” , 这一类的人更喜欢质地柔软的食物 , 青睐在舌头和颚之间挤压食物;另一类为“咀嚼型”和“大快朵颐”型 , 这类人偏好咀嚼食物 。
丹麦的研究结果显示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77%的中国人属于“平滑—吮吸型” , 而73%的丹麦人则是“大快朵颐咀嚼型” 。 这些差异可能与文化、食物的烹制和食用方式有关 , 当然 , 还可能是因为两国人在口腔结构、唾液流动以及牙齿健康方面存在差异 。
(据《解放日报》)
作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