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职业代吃,盲盒卷出来的新产物( 三 )


在泡泡玛特的商品销售收入中 , 盲盒带来的收入一度占到8成 。 为了淡化盲盒的标签 , 丰富产品矩阵 , 泡泡玛特从去年推出尺寸更大、价格更高的MEGA珍藏系列 , 打造高端产品线 。
例如泡泡玛特在去年6月份推出的Space Molly X海绵宝宝联名款 , 官方售价4999元 , 全球限售3000体 。 这些限量款手办很快在二手交易平台被炒至上万元 , 泡泡玛特也凭着这些天价“娃娃”刷了一波存在感 。
拿到一批优质IP并持续迭代 , 泡泡玛特在线下打造零售网络 , 找到新的流量入口 。 线下作为IP展示和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 , 泡泡玛特还在不断开新店 。 财务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上半年 , 泡泡玛特的线下门店达到215家 , 新增32家;机器人商店新开126家 , 达到1477家 。
追求IP多元化 , 快速铺开零售网络 , 泡泡玛特也并非时刻享受增长红利 。 在行业竞争激烈之下 , 自主IP的创新面临挑战 , 泡泡玛特的整体毛利率表现下滑 , 由2020年上半年的65.2% , 下滑到2021年上半年的63.0% 。 不被资本看好的泡泡玛特 , 上市后半年时间内市值蒸发近700亿港元 。
一方面运营主品牌 , 另一方面扶持子品牌“葩趣” , 泡泡玛特尝试用多条腿走路 。 葩趣是泡泡玛特在2016年推出的线上社区 , 为用户提供分享和交流潮玩内容的平台 , 收集了众多国内玩具品牌 , 划分出艺术家、改娃、摄影和壁纸等主要板块 。
作为独立APP和小程序商城 , 葩趣早期借助泡泡玛特引流 , 与相对小众的原创设计师合作 , 通过葩趣首发设计师作品或者独家上线 。 葩趣的诞生 , 目的为泡泡玛特筛选出一批有商业价值的IP , 挖掘有潜力的设计师 , 同时培养用户与IP和品牌的粘性 。
虽然成为IP孵化的工具 , 但葩趣的表现并不亮眼 , 上线的部分IP也与泡泡玛特产生重合 , 出圈效果平淡 。 作为线上销售渠道 , 葩趣不及泡泡玛特的抽盒机小程序 , 以及开在各大电商平台的官方店铺 。 如今葩趣的定位发生改变 , 开始从线上走到线下 , 在上海开出首家线下门店 , 可见泡泡玛特“重启”子品牌的愿望变得迫切 。
力推子品牌“葩趣”之外 , 泡泡玛特的IP变现不再仅仅满足于商品授权 , 也开始打造主题乐园 , 用现有的IP矩阵输出品牌文化 。
怀揣建设主题公园的梦想 , 泡泡玛特的首个线下乐园即将落地北京朝阳公园 。 此前泡泡玛特乐园项目负责人对媒体称 , 目前项目可研和概念设计已经完成 , 正处于方案设计阶段 , 计划打造成集潮玩IP、文化传播、沉浸式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潮流文化乐园 。
此前泡泡玛特副总裁肖杨曾表示 , 做主题乐园是借鉴迪士尼 , “五年后成为国内最像迪士尼的那家公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