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时代的那双眼”新年策划⑦丨世界反垄断走了100多年,其实“它还是个孩子”


反垄断法|“时代的那双眼”新年策划⑦丨世界反垄断走了100多年,其实“它还是个孩子”
面孔回望▲扎克伯格
2020年12月 , 脸书因收购行为被提起反垄断诉讼 。 数字经济时代 , 科技巨头成为反垄断重点规制的对象 , 过去这一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同频共振”即是表现 。
保护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 , 反垄断的这两张面孔完全可以在相辅相成中 , 经由创新抵达最好的平衡 。
一个月前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阿里、阅文和丰巢作出处罚决定 , 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 三张罚单 , 让人们在这个冬天清晰听见中国互联网反垄断“靴子落地”的响声 。
2020年 , 反垄断成为一众互联网公司绕不开的话题 。 美国刚刚裁定脸书、亚马逊、苹果、谷歌“四大天王”存在垄断 , 欧盟《数字服务法》《数字市场法》的紧箍咒已箭在弦上 。
刚刚过去的1月2日 , 中国《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这是反垄断法在施行11年之后迎来的首次大修 , 其中最大亮点是新增了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条款 , 而草案的第一条立法目的 , 即写入“鼓励创新” 。
数字经济时代 , 科技巨头成为重点规制的对象 , 过去这一年主要经济体的“同频共振”即是表现 。 自《反托拉斯法》横空出世以来 , 一百多年世界反垄断史中 , 垄断和创新的命运紧紧捆绑 。 市场期待公平竞争 , 渴望创新动力 , 这也是每一部反垄断法追求的要义 , 但在操作层面又无比复杂 。 而相比其他法律行政体系的老练成熟 , 尽管走过100多年 , 反垄断也只算个新生儿 。
01 不停歇 , 大力度 , 为什么
如今互联网上的生力军恐怕已记不得网景公司的浏览器 。 上世纪90年代 , 互联网刚刚兴起时 , 它可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一款 。
为了在互联网上占据有利地势 , 微软在自己的操作系统中 , 附送浏览器 , 并在电脑厂家预装系统时 , 通过排他性合同捆绑销售IE浏览器 。 随后 , 网景、康柏等电脑制造商联合投诉微软 。 官司一直打到新世纪 , 微软最终达成和解 , 逃脱了被拆分的命运 。 2006年 , 多家微软的竞争对手“组团”把反垄断问题范围扩大到Office与Vista 。 在马拉松式的官司中 , 微软付出沉重代价 , 欧盟对其开出的罚金总额超过16亿欧元 。
反垄断的大棒 , 从上世纪的微软砍到新世纪的互联网宠儿 。 近四年来 , 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四大科技巨头在全球范围内都遭遇了反垄断调查 , 其中谷歌面临27起、亚马逊和苹果面临22起、脸书面临13起 。
回头看 , 中国的反垄断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已起步 。 从开始立法到出台、落地《反垄断法》 , 再到反垄断执法机构合并 , 一路往前 。 中国《反垄断法》在2008年就已生效 , 直到今年互联网公司受罚 , 这并非不积极——互联网的快捷、高渗透性等特点太特殊了 。 对于传统行业而言 , 界定是否存在垄断的起点便是从相关市场的界定做起 , 就像卖菜的在菜市、卖肉的在肉市 。 但在互联网领域 , 市场边界被不断模糊 , 互联网企业是否在一个市场具有垄断性 , 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 范围和标准不明确 , 模式和行为也伴随争议 。
时间走到2020年 , 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已今非昔比 , 多个领域引领全球 。 因而中国最高级别的经济工作会议也把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 , 提到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的层面 , 明确反垄断是用法治工具 ,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 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 , 激发市场活力 。
不停歇、大力度的反垄断 , 目的是什么?
02 后浪是怎么“拍死”前浪的?
反垄断的第一张面孔 , 是保护竞争、保护创新 。
有媒体报道了中国一位做直播带货的创业者 , 本来打算介入社区团购生意 , 然后拿一笔风投 。 但很快遭到投资人质疑 , 互联网巨头都在做这事 , 你拿什么竞争?盘算之后 , 他放弃了自己的创业想法 , 打算先融一笔钱 , 再借助资源“照抄”现成的模式 , 迅速把项目做大 , 卖给巨头套现——某种程度上 , 的确是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巨头消解了这位创业者的新玩法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互联网公司开出罚单时就态度明确:要防止企业借助并购形成垄断 , 或通过收购中小企业等方式扼杀潜在竞争对手 , 阻碍创新 。
将视野拉回微软可以看到 , 针对微软、IBM等巨头的反垄断 , 也带来了谷歌、脸书等互联网新锐的诞生和成长 。 不过有趣的是 , 站在微软对立面的公司 , 并没有在互联网大潮中站稳脚跟 , 连微软本身也有些落寞 。 反倒是谷歌在搜索领域展露拳脚 。 谷歌虽然抓住了移动互联网 , 但在社交应用上 , 却又输给了脸书 。 汹涌的后浪无情地把前浪拍向沙滩 , 除了反垄断出手 , 新技术的飞跃也造就着新的商业模式 。
【反垄断法|“时代的那双眼”新年策划⑦丨世界反垄断走了100多年,其实“它还是个孩子”】反垄断和创新带来搜索技术、移动操作系统、社交媒体的兴起 , 让PC操作系统丧失了垄断的红利 , 其重要性、垄断力下降了 , 但它仍是不少应用软件的“底层设施” , 本身也仍被消费者广泛使用 。 于是 , 反垄断的另一张面孔出现——不少经济学家提出进一步观点 , 反垄断的终极目标 , 是通过保护竞争环境 , 保护创新 , 来保护消费者 。
03 一切经济行为的核心 , 不能偏离人的轨迹
反垄断的两张面孔相辅相成 。
2011年国家发改委对两家电信运营商进行反垄断调查 , 堪称中国反垄断里程碑事件 , 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 最终促成企业承诺将降低公众上网资费 。 “三网融合”是国人更熟悉的事情 , 人们曾习惯打电话用电信网 , 看电视用有线电视网 , 上网用互联网 。 作为各自领域的领头羊 , 三网之间技术壁垒森严 , 资费居高不下 , 消费者颇有怨言 。 可是技术突飞猛进 , 一旦冲破最后的障碍 , 界限不再分明 , 大家都不得不汇入移动互联的大江大海 。 面对新竞争 , 巨头也只好下调资费 , 消费者获得利益 。
以社会视角来看 , 技术创新带来的移动互联还能带来数据集中 。 分散的数据聚合之后 , 往往能释放巨大的生产力 。 比如 , 如火如荼的无人驾驶 , 必需有足够多的数据 , 才能训练出其应付裕如的无人驾驶技术 。 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 , 又会反过来驱动汽车、交通、旅游等领域的变革 , 促成更大的社会福利 。
在保护竞争对手、保护创新、保护消费者的高标准下 , 反垄断怎么走?或许更重要的是在短期与长期、局部与整体、竞争与消费者利益之间做好权衡 , 维护公平 , 保持活力 。 例如警惕跟随数据集中而来的数据垄断 , 通过法律完善数据收集、使用、管理 , 保护消费者权益 。 这个层次上的反垄断 , 亟待公共治理水平的提升;这个层次上的反垄断 , 也亟需创新这柄利器将市场竞争引向更高层次 。
回望过去100多年 , 从国外到国内 , 从石油到数据 , 反垄断变换的是主体、拳法和落子;前瞻未来 , 一切经济行为的核心 , 都不能偏离人的轨迹 。 保护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 , 反垄断的这两张面孔完全可以在相辅相成中 , 经由创新达到最好的平衡 。
红星新闻特约撰稿人 刘晋才(金融与法律研究学者)
编辑 汪垠涛
(下载红星新闻 , 报料有奖!)

反垄断法|“时代的那双眼”新年策划⑦丨世界反垄断走了100多年,其实“它还是个孩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