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场|智能手表的下半场,该怎么「玩」?
文章图片
验证了功能方向的正确性 , 但智能手表想要走得更远 , 仅仅做到这些可能还不够 。
作者 | 豆腐店店长
智能手表 , 已经不再只是手机厂商们的「副业」 。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CCS Insights 此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 , 早在 2020 年苹果公司的成人智能手表出货量就达到了 4200 万只 , 排名第一 , 华为以 1800 万只的出货量位列次席 , 排名第三的三星公司也有 1100 万只的出货量表现 。
头部手机厂商中 , vivo 是入局相对较晚的一个 , 新品迭代速度也不算快 , 到目前为止不过两代产品 。 通常来说 , 这样略显「佛系」的更新策略 , 并不利于很快把量做起来 。 但 vivo WATCH 2 却在正式发售之后的 24 小时内 , 迅速成为了天猫、京东两大电商平台全价位段销售冠军 。
这其实是一件「非典型」事件 。 事实上 , 庞大的市场出货量已经足以验证 , 以智能体验、运动功能以及健康监测为核心 , 此前智能手表产品定义的正确性 。 那么 , 在现有看似成熟的行业体系下 , vivo WATCH 2 能够做到被大众消费者所认可 , 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图片
01
要「融合」 , 更应该独立
从手表到智能手表 , 中间经过了一段极为漫长的演进期 。 早在 1940 年的时候 , 就已经出现了能够用于计算的手表产品 Mimo Loga , 它是在表盘外圈增加了对数表 , 基于物理机械结构来实现计算需求 。 虽然实现路径并不那么先进 , 但却跳出了手表只是用于「看时间」的传统思路 。
进入到上世纪 70 年代之后 , 手表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折点 。 1972 年 , 汉密尔顿发布了全球首款电动数字手表 Pulsar , 成功摆脱了传统机械装置 , 并且通过 LED 显示屏来直观显示数字信息 。 自此 , 越来越多厂商开始尝试不一样的产品思路 , 也奠定了手表向智能化转型的基础 。
对于谁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现代智能手表 , 一直以来人们其实并没有达成共识 。 有人认为具备独立存储空间 , 可以提供诸如计算、FM、看电视等等功能体验的新型电子手表 , 已经可以算作早期的现代智能手表 。 也有人认为 , 搭载独立系统且可以运行独立应用 , 才是真正的智能手表 。
站在如今这个时间节点往回看 , 事实上更接近现代智能手表的产品 , 是 2010 年推出的索尼爱立信推出 LiveView , 当时官方给它的定义是腕式显示器 , 通过蓝牙和 Android 智能手机进行连接 , 来显示手机端的一些内容 。 这种产品逻辑 , 已经和现在的智能手表极为接近 。
推荐阅读
- Samsung|三星电子延迟发布最新智能手机AP“Exynos 2200”
- 创事记|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会跑偏吗?
- 识别|外卖界又一黑科技 饿了么计划2022年覆盖100000顶智能头盔
- 张江|人工智能岛:洞见未来,高能“岛核”带动周边
- 市场|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真能挑战腾讯?
- 市场|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会跑偏吗?
- 凉山|四川凉山500千伏变电站用智能机器人作业
- 国家|SA:未来 12 个月打算购买智能手表的消费者比例将达到两位数
- 测试|饿了么计划今年在全国覆盖十万顶智能头盔:可语音接单
- 硬件|饿了么计划今年在全国覆盖十万顶智能头盔,点击头盔耳侧按键可接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