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经济日报评论:反垄断执法坚持一视同仁
_原题是:反垄断执法坚持一视同仁
近日 , 市场监管总局一口气公布了13起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 , 涉及多家企业 。 对此 , 网络解读文章的关注焦点又集中到了几家“互联网”企业、“民营”企业身上 。 这种刻意聚焦是对反垄断执法的误读 , 偏离了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和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本意 。
【经济日报|经济日报评论:反垄断执法坚持一视同仁】网络上流传的解读文章没有说的是 , 本次被罚企业中还有国资背景的贵阳广电传媒集团、从事传统产业的贵阳星力百货集团等 。 如果把视线拉长一点 , 2021年至今 , 市场监管总局一共公布了超过130起反垄断案件 , 挨罚的既有一汽集团、陕西省水务集团等国企 , 也有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海南省消防协会等行业组织 , 还有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等外企;从案件涉及的领域看 , 既有新兴的互联网业务 , 也有物流、零售、制造业、医药、公共服务等传统行业 。 “十三五”时期 ,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除了查处各类市场垄断案件179件 , 还查处建筑、交通等领域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269件 。 这充分说明 , 我国的反垄断执法一视同仁 , 没有大而不倒 , 也没有因小放过;没有法不责新 , 也不会法不责旧;没有法不上国企 , 更不会只盯着民企;就连政府机构也没有特权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 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 , 是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的一贯宗旨 , 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 。
公众之所以感觉互联网企业遭遇反垄断比较频繁 , 有客观原因 。 一方面 , 因为这些企业的业务遍及全国、跟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 , 本身比较受关注 。 某些媒体在报道时 , 为了流量倾向于把大企业做进标题 , 也给了公众一种错觉 , 似乎反垄断就针对互联网企业 。 而由于互联网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 , 又被片面放大曲解为反垄断只拿民营企业“开刀” , 这样的解读就更是大错特错 , 完全有违监管初衷与事实 。
另一方面 ,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 , 互联网产业在资本的推动下高速扩张 , 相比传统产业 , 收购并购活动特别多 , 经营也有较多不规范的地方 , 比如长期被诟病的“二选一”“掐尖并购”“独家版权”等 。 再加上此前反垄断执法权分散在多个部门 , “大家都管”变成“大家都不好管” 。 2018年机构改革后 , 反垄断执法权统一到市场监管部门 , 攥指成拳 , 针对市场反映强烈的各种垄断行为开展执法 , 这才“突然”引起了震动 。
监管是为了规范发展 , 规范发展是为了更好发展 。 经过近几年的“以案说法” , 各类市场主体对于合规经营已有更清晰的认识 , 在公平竞争环境下 , 企业的创业机会多了 , 创新动力强了 , 消费者的选择多了、权益保障强了 。 反垄断监管部门大张旗鼓公布处罚决定 , 是要把市场竞争的“红绿灯”擦得更亮、照得更远 。 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应准确、完整、全面地认识反垄断执法 , 跳出旧思维 , 未来更可期 。
推荐阅读
- 财联社|难逃反垄断制裁 美国法院驳回Facebook对FTC的反击
- the|美CDC主任称她引起争议的COVID评论实际上是在强调疫苗的有效性
- 社交|法官驳回Facebook要求撤销FTC反垄断诉讼的请求
- Europe|欧美监管机构加强反垄断审查 科技公司大举并购或成历史
- 新浪科技|欧美监管机构加强反垄断审查 科技公司大举并购或成历史
- 经济日报|别让维权成为“奢侈品”
- Google|应新闻出版商请求 印度监管机构向搜索巨头Google发起反垄断调查
- 新浪科技|印度反垄断监管机构对谷歌展开调查:因新闻聚合服务
- 市场|经济日报携手京东发布数据——智能电器引领健康生活
- 汽车商业评论|奔驰概念车Vision EQXX单次充电达1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