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学》 20.3 克山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硒的关系
[b]20.3.1 地区性[/b]
克山病分布在我们东北到西南的一宽带上,具有明显的地区性 。据地质学单位的调查,这一条地带正好是贫硒地带 。在带上,克山病又只在局部地区流行,成灶状分布 。重病区常分布在山区和丘陵、高原沟壑等土壤受淋蚀的地区,因此微量元素的流失较大,饮水多偏软 。平原地区极少发病 。盐渍化较重的土壤多属非病区 。病区由重到中、轻、非病区之间有逐渐过渡的现象 。病区土壤又多为腐殖土或属腐殖淤泥较厚的土壤 。我们实验室观察到这类地区土壤酸碱度往往偏酸 。腐殖质和总铁含量偏高,从而使可供植物利用的水溶性硒含量偏低,少数病区如山东沂蒙地区土壤中有机质虽不高,但土壤本身含硒量较低,而土壤酸碱度又偏碱性,硒易于流失,故土壤中可供作物利用的硒为量也不高 。由于大部病区土壤腐植质含量高,故土壤肥沃,作物生长较好,而临近农作物生长差,土地贫瘠地区往往反属非病区 。病区土壤中硒的可利用量本来已经很低,再加上作物生长繁茂,故作物中硒的含量必然更为缺乏 。以往已有记载;当雨水充沛 。饲料作物生长繁茂年代,往往是动物白肌病流行的年代,这与克山病的流行有相似之处 。某些自然条件影响克山病的流行 。因此在重病区中,往往由于一山一水之隔即可形成病区与非病区的差别,或出现一个孤立的,为病区所环绕的局部非病区,即所谓“健康岛” 。在此局部地区内,没有或极少有病人出现,而周围却为重流行地区 。
根据以上地区流行特点,取得居民头发及其主食中硒的含量证实:凡属病区,硒的水平也较低,即硒水平的高低支配非病区和病区的分布,结果列于表20-5 。
表20-5 克山病的地方性流行特点和本地地区的硒水平(ppm)*e
地方特点头发黄豆白薯地方性特点头发黄豆白薯煎饼丘陵,病区(山东沂水、莒县、日照)0.104(79)0.028(9)0.004(15)山东,病区(山东邹县)0.084(20)0.022(3)0.003(4)邻近沿海,非病区(山东日照)0.282(40)0.062(4)0.009(4)邻近平原,非病区(山东邹县)0.217(40)0.061(4)0.009(2)头发小麦燕麦低盐渍化土壤、病区(河北沽源东南部)0.056(20)0.005(6)0.005(5)“健康岛”(四川黄联)0.060(18)0.006(4)0.008(5)邻近盐渍化土壤,非病区(河北沽源西北部)0.170(2)0.020(6)0.039(4)邻近“健康岛”,非病区(四川黄水)0.144(20)0.025(4)0.020(6)高硒地区远侧,病区(湖北利川西部)0.122(20)0.006(9)0.017(4)高硒地区近侧,非病区(湖北利川东部)0.270(2)0.019(4)0.044(4)
*主食按干重计( )内数字为样品数
[b]20.3.2 人群多发[/b]
在同一病区内,克山病大多数发生在农业人口中,非农业人口及城市居民发病极少或不发病 。在东北和西北病区,女性发病率较高,但此特点仅出现在21~50岁的人群中,女子的发病率高达男子的5倍 。近年来儿童发病所占比重增加,西南病区亚急型克山病的病人几乎全属儿童,其中又以断乳后学龄前儿童最多 。
根据人群分布的流行特点,测定各人群发硒水平 。结果亦证实多发人群发硒水平(表20-6)及全血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表20-7)均较低 。
表20-6 病区多发人群(儿童)发硒水平(ppm)#的差别
地方城镇农村P四川冕宁县0.131±0.014(16)0.069±0.005(10)<0.001地点职工户农业户P黑龙江这亮河公社0.295±0.023(11)0.151±0.011(20)<0.001黑龙江乌吉密公社0.357±0.021(22)0.146±0.013(21)<0.001山东桑园公社0.238±0.011(7)0.128±0.009(14)<0.001四川先锋公社0.161±0.007(16)0.058±0.003(22)<0.001地点鲜族汉族P黑龙江新民公社0.168±0.007(20)0.100±0.09(20)<0.001黑龙江亮河公社0.106±0.006(21)0.057±0.005(24)<0.001
(X±SE)( )内数字代表样品数
表20-7 病区和非病区儿童、病区多发儿童全血GSH-Px活力的差别
地点病区非病区P四川冕宁县60.5±0.7(63)-山东苔县61.9±.8(20)-北京平谷县-77.5±.1(22)<0.001成都文字公社-73.6±3.1(20)<0.001地点职工户农业户P四川冕宁县80.2±1.2(23)60.5±0.7(63)<0.001山东莒县90.0±1.2(8)61.9±.8(20)<0.001
酶活力单位定为每8全血在37C反应5分钟时,扣除非酶反应后使GSH浓度下降1的酶活力单位 。()内数字代表样品数 。
[b]20.3.3 波浪性[/b]
从一个大范围的地区或省来看,克山病存在多发年和少发年的差别,并出现所谓“波浪性,的流行特征 。但就某个高发点而言,就不一定存在此种“波浪性”了 。暴发点的出现难以预料,随时间而移动 。因此,这种所谓的“波浪性”难于作为传染病流行的特征 。
季节多发随地区而异,各地区虽然四季均有病人,但北方寒冷地区每年发病高峰在冬季,东北称冬季的头场雪、三九天和过小年为三关;西南地区则以砟季为多发季节 。我们曾于1973~1975年间监测四川冕宁及大竹,云南南华,山东莒县以及黑龙江尚志和富祫各县病区居民四季发硒水平的变动 。结果:各地四季均处于病区低硒水平,但未发现在发病季节期间或其前后发硒水平有任何规律性的变动 。说明硒是决定克山病流行的基本因素 。但克山病的流行似尚需其它条件因素,如气候或随气候而进入人体致病的其它因素如生物因素等 。
推荐阅读
- 《寻觅理想》MP3歌词-富九
- 程钟龄蠲痹汤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麝香散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橘核丸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推气散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萆薢饮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黄矾散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秘精丸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追虫丸的作用功效
- 《失去你》MP3歌词-萧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