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扶幼主 三国二十四名将--赵云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赵云受常山郡(时为常山王国,建安十一年改为郡治 。)百姓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 。公孙瓒对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 。”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
当时刘备亦依附在公孙瓒处,见赵云,奇之,深加接纳 。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 。赵云随刘备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 。
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 。赵云向刘备辞别说:“终究不能做有违德操的事 。”
跟随刘备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 。赵云至邺城求见刘备,二人同床眠卧 。刘备密谴赵云招募兵士数百,对外宣称是左将军刘备余部,袁绍并不知道此事 。赵云从此便追随刘备,后来随他至荆州 。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曹操派夏侯惇、于禁等领军进攻刘备,双方战于博望 。刘备以伏兵计击破曹军,赵云于战斗中生擒了敌将夏侯兰,而赵云与夏侯兰是同乡,自小相知,于是向刘备求情,免夏侯兰一死 。而夏侯兰又明于法律,刘备用他为军正 。赵云不将这位同乡为自己所用,由此可看出赵云谨慎、明智的处事态度 。
两扶幼主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兵败,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终于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 。此时情势危急,刘备便丢下妻儿,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南逃逸,而赵云却反而向北进入曹军势力之中 。当有人看到赵云向北而去便禀报刘备说“赵云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 。刘备闻言,用手戟掷那告状的人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 。”果然,赵云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 。此战之后,刘备便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 。
赤壁之战后,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 。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太守 。赵范有一名寡嫂名为樊氏,姿色貌美,赵范想将她许配给赵云 。但是赵云不同意,推辞说:“我们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样 。”当时有人劝赵云接受这名美女,赵云回答说:“赵范是被迫投降的,心不可测,何况天下女子不少 。”不久之后,赵范果然藉机逃走,而赵云则毫无牵涉 。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在平定荆南四郡,又得到原属刘表的部曲万人之后,刘备成为荆州牧,声势渐大,孙权建议双方结亲,刘备便娶了其妹孙夫人 。两年之后益州牧刘璋为防备曹操势力而向刘备求援,刘备便领兵三万入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守荆州,并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管理军事事务 。此时孙夫人放纵骄横,放任她从东吴带来的侍卫和官吏,多有不法的行为 。刘备知晓后特命赵云掌管内事 。孙权获知刘备西征益州之后,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孙夫人回去,并叫她带刘禅一起归吴 。幸得赵云与张飞一起带兵在长江截住东吴船队,并成功夺回刘禅 。
克定祸乱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备与刘璋决裂,从葭萌进攻刘璋,并召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 。诸葛亮与赵云、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县 。在攻克江州后,兵分两路,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阳、犍为等郡 。次年与刘备、诸葛亮于成都会合 。刘备攻下成都之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 。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 。赵云反驳说:“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所以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耘田地,这才是最好的决定 。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 。”刘备当即便采纳了赵云的建议 。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月,刘备听从法正黄权等人的建议进攻汉中,汉中守将夏侯渊被黄忠所斩,三月,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并运送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有数千万袋,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赵云于是授予黄忠兵力去取北山 。但是黄忠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赵云便带着数十骑出了营寨,查看黄忠等人的情况 。恰巧遇到曹操派出的大军,赵云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刚与敌人交手,曹操的大军已来到面前,声势逼人 。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突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 。曹军散而复合,赵云突围而出并退入汉军的营寨内,此时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并救出张著,将他带回营寨内 。此时曹军已追至汉军的营寨前,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营寨,见曹操大军杀到,便要闭门拒守 。赵云进入大营之后,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汉军偃旗息鼓 。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 。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 。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是胆也!”于是设宴欢庆直到黄昏,军中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欲进攻东吴,以报孙权伐取荆州、杀害关羽之仇,赵云上谏说:“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灭了曹魏之后,东吴孙权自然会臣服 。虽然曹操毙命,但其子曹丕篡盗皇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愤,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 。不该放置曹魏,反而先打东吴 。而且与东吴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 。”但愤怒的刘备不听谏言,执意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 。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东征大军败于夷陵,刘备由秭归逃回永安,赵云进军至永安,而吴军已退 。
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病逝永安宫 。后主刘禅继位,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 。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在平定南中并和东吴结盟之后,诸葛亮率领诸将进驻汉中准备北伐,赵云随诸葛亮转驻汉中 。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宣称将由斜谷道出兵,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阻挡,诸葛亮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赵云、邓芝由于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而赵云随即聚拢部队,固守箕谷,没有造成大损 。部队撤退时,赵云亲自断后,阻止曹军追击,因此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 。
而在祁山战场,蜀军主力因其督军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示,举动失宜,被魏将张郃大败于街亭,诸葛亮只好退兵,此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诸葛亮引疚上表自贬三级,赵云也被贬为镇军将军(一说是减少俸禄) 。
蜀军退兵时,诸葛亮曾问:“街亭退兵时,我军编制皆混乱成一团,箕谷退兵,编制整齐一如出军之时,这是何故?”邓芝回答说:“赵将军亲自断后,因此军资没有遗失,人员编制整齐 。”当时赵云军中尚有多余的绢布,诸葛亮下令分给赵云部队将士 。赵云说:“我军军事失利,怎么还能要赏赐呢?请将这些物资全部纳入赤岸府库,在十月寒冬的时候再赏赐给将士们使用 。”诸葛亮对赵云品行大为称赞 。
寿终正寝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病逝 。
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刘禅下诏说:“云昔从先帝,功绩既著 。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 。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 。”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 。当阳之役,义贯金石 。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 。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 。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
赵云有两个儿子,长子赵统继承其爵位,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 ;次子赵广官至牙门将,在沓中追随姜维时战死沙场 。
轶事典故
单骑救主
单骑救主是指赵云单枪匹马救出刘备的儿子刘禅的事情 。历史上一共发生了两次,一次是长坂坡之战,一次是截江救阿斗,分别发生在建安十三年与建安十六年 。赵云的单骑救主的情节常被艺术加工出现在小说、评书、戏曲等文艺作品里 。
其实截江救阿斗是赵云和张飞共同完成的,并且二人有带领兵马,所以严格来讲不是单骑救主,但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民间还是习惯性的将此行为也称为单骑救主 。
五虎上将
五虎上将,是指蜀汉名将里名声最响、地位最高、能力最强的五位将军,即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但是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却在百家讲坛栏目里提出了四虎将之说 。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关张马黄赵合为一传,而且仅排在诸葛亮传之后,列于蜀汉各文臣武将之首 。而五位将军又有虎将之名,关羽、张飞被称为“熊虎之将”,赵云被称为“虎威将军”,马超“与翼德并驱争先”,黄忠“勇毅冠三军”,可以看出,称这五位将军为蜀汉五虎上将,都是有史可据的 。而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又先后将五位将军评为蜀汉的“爪牙”,也就是说,关张马黄赵就是正史所承认的蜀汉“五爪牙” 。
而五虎上将的称谓也并非是先出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之前的《三国志平话》称其为“五虎将军”,再往前推,元曲中就已经将这五位称为“五将军”或“五兄弟” 。不管是“五虎上将”还是“五虎将军”,其实都只是一个称谓,一个统称而已,关张马黄赵这五人在蜀汉也绝对称得上虎将的,非要计较是出自演义还是正史,是没有意义的 。
除此之外,五虎将也是见于民间史料记载中的,包括《山堂肆考》、《历代名臣录》,而《四库全书》的收录则以清代官方的身份对其做了全面的肯定,也就是说从明清以来,史家是认可五虎将一说的 。
蜀主八剑
据《古今刀剑录》记载,章武元年,刘备在金牛山采得铁矿,铸造八柄宝剑,一把刘备自己佩戴,其余七把分别赐予刘禅、刘永、刘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 。每把剑都取了好听的名字,并让诸葛亮在剑上铭字,但剑名却难考 。
历史评价
汉末三国
刘备:子龙一身是胆也 。
刘禅: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 。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 。夫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 。
姜维: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 。当阳之役,义贯金石 。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 。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 。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
陈寿: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杨戏: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

《旧唐书·薛登传》:至如武艺,则赵云虽勇,资诸葛之指捴;周勃虽雄,乏陈平之计略 。若使樊哙居萧何之任,必失指纵之机;使萧何入戏下之军,亦无免主之效 。斗将长于摧锋,谋将审于料事 。
《大唐平百济国碑铭》:标秀气于文昌,架李霍而不追,俯彭韩而高视,赵云一身之胆,勇冠三军;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 。捐躯殉国之志,冒流镝而逾坚;轻生重义之(阙四字)而难(阙一字)心悬水镜,鬼神无以蔽其形;质过松筠,风霜不能改其色 。

萧常《萧氏续后汉书》:云虽虎臣,其所建明通达国体,如还田宅以系民心,留军资以须冬赐,舍吴而专事魏,有诸葛亮念所不到者 。若其不纳赵范之兄嫂,以远同姓之嫌,律己之严如此 。方时诸将 。其最优乎 。
朱黼《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论赵云伐吴之谏):可谓深切著明 。知天下大体矣 。
陈造《江湖长翁集》(论汉水之谋):皆可为法矣,彼皆大不得已,所谓出死入生转败为功者 。

郝经《续后汉书》:云忠缱绻御侮 。始终不渝 。为汉爪士 。功烈志胆 。曹樊之俦 。云尤识虑经远 。壮而不疏 。每进忠益 。辄中几会 。
郑元佑《郑元佑集》:如赵云之安民于蜀,亦岂宜以有限之屋共无穷之求 。

钟惺《史怀十七卷》:观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独名将而已 。
范光宙《史评》:然则云之本末,自有大臣局量也,岂名将云乎哉?
王士骐《诸葛忠武侯全书》:光明洞达,可为滥赏之戒 。观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但名将而已 。
沈国元《二十一史论赞》:而赵云之辞田宅请灭魏,皆有古大臣识量,宁得仅以以名将律之 。
李贤《明一统志》:智勇兼全 。子龙可谓有古大臣之风 。
万应隆《三峰史论》:赵云以汉贼不可不讨,故授以室而不顾,汉贼未灭一语,严于春秋,大哉即己溺天下之心也 。
张溥《历代史论》(论赵云伐吴之言):其明大义,断大策,同于鲁肃,然度先主不能听也 。
李纪《详注史略补遗大成》:(昭烈)用赵云而取汉中,遣关羽而攻樊城 。
杨时伟《狂狷裁中》:子龙心贯金石,义薄云天,不减关张 。
叶山:斯赵子龙所以艰难百战而求先主也 。然则舜之于尧;禹之于舜;皋陶稷契之于禹;伊尹之于汤;太公之于武;幸之幸者也 。孔明之于刘禅;陆贽之于唐德;李纲赵鼎之于宋高;其有良工之苦心乎 。
徐奋鹏:子龙不特浑身是胆 。殆浑身是智 。为三分之完人欤 。
王夫之《读通鉴论》:迨猇亭败矣,先主殂矣,国之精锐尽于夷陵,老将如赵云与公志合者亡矣;公收疲敝之余民,承愚暗之冲主,以向北方,而事无可为矣 。公故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唯忘身以遂志,而成败固不能自必也 。向令先主以笃信羽者信公,听赵云之言,辍东征之驾,乘曹丕初篡、人心未固之时,连吴好以问中原,力尚全,气尚锐,虽汉运已衰,何至使英雄之血不洒于许、雒,而徒流于猇亭乎?
沈一贯:赵云遇曹瞒而开璧,李广值匈奴而反前,皆不足而虚示之有余者也,卒以疑敌人之心,一因以破虏,一因以全师,益胆略过人哉 。(《百大家评注史记》引)
方孝孺:“夫昭烈至仁厚,孔明之忠顺,固可以为君臣师表;而蒋琬、费祎、董允之治国,关、张、赵、马之用兵,与夫诸葛氏之有瞻、尚,关氏之有彝,张氏、赵氏之有遵及广,推其所由来,昭烈、孔明之事,盖有出乎区区功业之外、成败之表者 。”
张萱《西园闻见录》:赵云,文鸯,出入万众,单枪匹马,所向无前 。
宋徵璧《左氏兵法测要》:张辽、赵云出入敌垒,使敌披靡,以英风猛气自足慑敌,敌不敢害也,然非大将之道 。

李光地:①赵云、张嶷不独有将畧,其见事明决持重老成,实古重臣之选 。②蜀汉虽小,年数不多,却有可观 。人物之盛,亦不止一武侯,即如关侯对张辽言:“吾极知曹公待我厚,但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悖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何等磊落 。赵子龙不受第宅,曰:“霍去病尚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室未复,无所用此 。”又谓“汉贼曹操,非孙权 。”都中义理 。张翼德释严颜,奉之上坐而受教,何等风谊,受刘子初之侮慢而不怒,何等气度,至后尚有蒋公琰、费文伟,即姜伯约亦有意思 。朱子以正统归之,允当 。“荧惑守心”之说,渺茫不可知,惟以人道大义为定,方是正理 。
王复礼《季汉五志》:顺平真儒将哉 。其律己也严 。接人也慎 。其见理也明 。其去私也力 。若夫当阳救主 。奋不顾身 。汉水立功 。威还似虎 。语云 。胆欲大而心欲小 。志欲圆而行欲方 。其顺平之谓乎 。
计大受《史林测义》(论赵云谏东征):时则不愧诸葛忠武之大节 。而有古大臣之风烈已 。
易佩绅《通鉴触绪》:云固武臣之有本末者,而兼有儒臣体用矣 。
陈允锡《史纬》(论赵云谏东征):此策甚高,备不从以取败,天不祚汉也 。
李景星《四史评议》: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皆为蜀之名将,故合传 。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使如赵云所言,居河、渭上流,以伐逆寇,汉事未必无成 。
魏裔介《兼济堂文集》:倘用顺平之言,舍孙权而取关中,秦陇响应,汉室可兴矣 。
赵作羹《季汉记》(评分田之谏):观云此议,得为治之本矣 。
朱可亭:①《历代名臣录》:云与关张及马超黄忠 。号五虎将 。陈寿以其强挚壮猛 。比于灌滕 。②《史传三编》:故孙膑减灶而虞诩增灶,赵奢增垒而赵云开垒,虚实强弱之形,兵事固倏忽而异变也 。
林畅园师:以孙夫人之横,但任赵云、法正二人便足以制之,贤者之有益于人国如此 。
《同治桂阳直隶州记》:顺平虎臣,略地领镇 。却婚辞宅,毅志弥奋 。
严如熤《三省山内边防论》:褒中栈道栈阁,用赵云王平辈忠谨慎密,良将专司之 。其意固有在也 。
陈淡野《相理衡真》:人亦一器也,莫不各有其量 。如天地之量,圣贤帝王之所效焉 。山岳江海之量,公侯卿相之所则焉 。古夷齐有容人之大量,孟夫子有浩然之气量,范文正公有济世之德量,郭子仪有福量,诸葛武侯有智量,欧阳永叔有才量,吕蒙正有度量,赵子龙有胆量,李德裕有力量,此皆远大之器 。
牛运震《读史纠谬》:赵云别传载云从先主本末及辞赐田谏东征,皆卓然识大体 。
卢弼《三国志集解》:樊氏国色,而子龙不取,贤于关羽之乞娶秦宜禄妻去远矣 。
李澄宇《读三国志蠡述》:赵云于长阪一役,抱后主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又孙夫人还吴,云与张飞截江夺后主,此两事至今赫赫在目,卒与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同获美谥,有以哉 。
黄彭年《选将论》:赵云以数十骑遇敌,开军门偃旗息鼓,勇在胆也 。
近现代
吴云《两罍轩尺牍》:天性勇毅,身为大帅仍复亲冒矢石,为士卒先,此赵顺平,常开平之遗风 。
亲属成员
长子:赵统
次子:赵广
祠墓旧迹
四川大邑:子龙庙,顺平侯赵云墓
赵云因曾在大邑戎兵防羌,故后主敕葬银屏山麓 。在大邑县城东1公里银屏山下 。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四周有石砌女墙,古柏森森 。墓前有清幽雅静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正中竖有高2.5米、宽1米的墓碑,上刻“汉顺平侯赵云墓”七篆体大字,两侧刻有填金对联“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国山河 。”匾文“永烈千秋” 。因赵云曾在大邑戍兵防羌,故后主敕葬银屏山麓 。
河北正定:赵云庙
1996年,正定县人民政府斥巨资将旧庙拆建重修,对外开放 。重修之庙占地二十余亩,造型古朴,气势宏伟,其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顺平侯殿 。主殿鱼贯中轴,左右配殿翼辅两侧,整个布局开阔大方,整齐匀称 。更以碑庭刻石,花草树木点缀其中,由为肃穆典雅 。现展出之赵云故里碑,赵云饮马槽,均为庙内原存遗物,部分古代兵器、陶器为正定出土文物 。其余木牛流马,红崖天书等无不与三国故事有关者 。赵云庙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与世界文明之隆兴寺、容国府毗邻 。景点聊缀,相得益彰 。为弘扬民族文化,重现赵子龙雄姿,正定县旅游局在原道光年间遗址上重建的赵云庙已于1997年4月13日正式对游客开放 。新建的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其格局分为一进院、二进院 。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组成,新庙基本保留和丰富了原庙的历史风貌,并与周围的隆兴寺、荣国府等著名景点连成一片、相得益彰 。赵云庙的落成开放为中外游客及赵云的海外后裔提供了一处瞻仰凭吊、游览观光的场所 。
其他祠庙
全国各地关于赵云的庙宇很多,河南南阳南三十里屯东赵云祠墓,四川黎州大渡河守御所安靖坝左赵云祠 。台湾台南县佳里镇子良里子龙庙,湖广桂阳州城外芙蓉山下赵云祠等等不胜枚举 。
艺术形象
演义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赵云以一个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 。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救了公孙瓒,曾和多名三国名将对战,冲锋陷阵罕见败绩,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 。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 。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 。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力斩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汉中王时封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五位将军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五虎将之名因此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国勇将代名词 。而赵云又有许多机智应变、忠君为民的出色表现,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形象是文武双全、近乎完美无缺的 。死后被后主追封大将军,谥顺平侯 。
评书形象
平话里“赵云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海角天涯无对 。《三国志》除张飞,第一条枪 。”
赵云在《三国志平话》中登场时为袁绍之将,当时刘备失了徐州,与关张相失,欲向袁谭借兵以讨曹操,袁谭久不能决,后来赵云便以刘备为仁德之人,舍了袁绍跟随刘备 。之后刘备、赵云听说古城有一“无姓大王”,使一条枪丈八神矛,万人难敌 。刘备怀疑是张飞,赵云便出战“无姓大王”,硬战六十合,赵云气力不加,败回马本阵里来 。刘备乃认出“无姓大王”果然就是张飞,兄弟相认 。当阳长坂一役,赵云单马入曹军中,欲寻刘备家族,遇见甘夫人时,她右腹已受箭伤,深可见肠,在把阿斗托附给赵云之后,于墙下身死 。赵云乃推倒墙,盖其尸 。之后赵云怀抱阿斗南走,撞入曹军军阵,曰:“我于百万军中与主公救阿斗!”
赵云血战之后抱著阿斗终于见到刘备 。刘备接过阿斗,掷于地上曰:“为辱子,几乎折了吾之良将赵云!”至刘备平定益州乃恩封五虎将军,将关公封寿亭侯,张飞封西长侯,马超封定远侯,黄忠封定乱侯,赵云则封为立国侯 。
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长坂雄风》与《赵子龙》,也对赵云有很大篇幅的介绍 。
传统戏剧
在传统戏剧方面,赵云在京剧中为著名的武生角色,特征为扮相俊逸,身段威武稳健,嗓门洪亮 。著名的京剧大师杨小楼便以扮演赵云,表演《长坂坡》的剧目著称,有“活赵云、活子龙”的外号 。
以赵云为主要角色的京剧故事主要有《磐河战》、《借赵云》、《长坂坡》、《取桂阳》、《截江夺斗》 、《龙凤呈祥》 、《阳平关》、《凤鸣关》等 。
元杂剧中,关汉卿在《单刀会》中有“赵子龙胆大如斗”之句,在《襄阳会》《黄鹤楼》《隔江斗智》等近十本杂剧中,赵云都作为较重要角色出场 。杂剧时代,“五虎将”一称呼已经极为普遍,而且“赵子龙胆气豪”是剧作家们的共识 。赵云作为主角的杂剧有《赵子龙大闹泥塔镇》一本,但已失传 。赵云谨慎细心的特点亦被加以强调,出演赵云的演员都会被特别要求,必须要表现出赵云胆大而又细心的特点 。
【两扶幼主 三国二十四名将--赵云人物生平】在一些戏曲及评书中,赵云是与桃园三兄弟结义的“四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