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女人来月事怎样应付皇帝的房事要求?

揭秘:后宫女人来了月事怎样应付皇帝的房事要求?御池水色春来好,处处分流白玉渠 。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 。
“御池水色春来好,处处分流白玉渠 。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建描写宫女清理每月一次月事的《宫词》诗 。诗中的“白玉渠”指的是用汉白玉砌成的水渠 。唐代以龙首渠、永安渠、清明渠导水入城 。“入月”就是来了月事 。古代宫女来了月事要通过隐秘的方式告知皇帝,以免皇帝招幸时手忙脚乱 。这些宫女们在来月事的时候不小心把裙子弄脏了,于是相邀女伴一起到水边洗裙子 。王建的着首《宫词》诗虽然仅是一首绝句,但也为后世了解古代宫女如何清理月事留下了难得资料 。
司马迁的《史记》也有这样的记载:“程姬有所避,不愿进 。”这就是说:“天子诸侯群妾,以次进御,有月事止不御,更不口说,以丹注面目为识,令女史见之 。”无论天子还是王侯的大小嫔妃,都必须按着顺序为帝王诸侯侍寝 。如果哪个女子来了月经就不参加轮值了,不能直接说,而是用红颜色在脸上做标记 。这里没说皇帝直接看到哪个女子脸上有红色标记就取消临幸计划,而是让主管的“女史见之”,那么,由主管人员“密奏”也该是合情合理的 。
后宫中女性在月经期间除了“以丹注面目”,还有戴戒指的做法 。关于是戴金戒指还是戴银戒指,是戴左手还是右手,有关史料上记有许多种说法,但基本上都认为是汉代后宫实行的做法 。据明代都邛《三余赘笔》记载,汉代的后妃宫女们在月经来潮或者怀有身孕的时候,往往会在手上戴一枚金戒指,以此提醒帝王在此期间不可同房 。所以,金戒指也被称为“经戒之”,表明月经期间戒除性行为,是一种警示标志 。还有说法是说汉代的后宫女性每当来月经或者妊娠时就在左手戴一枚银戒指,如果被皇帝临幸了,则会赐给金指环,戴在右手,并由女史记下与皇帝同房的时日,以备日后确定怀孕时进行核对 。
一般说来,后宫佳丽在“进御君王”之前要结过女史的登记和安排,女史向每位宫女发放两种小环,一种是金的,一种是银的 。如果哪位宫女有了身孕或者正处于月经期间,不能行房,不必明说,只要把金指环套在左手上就可以了,作为“禁戒”的信号,女史见到就不安排她侍寝了 。平常,宫女们则把银环戴在右手 。
据有关史料记载,戒指起源于古代的中国宫廷 。女性戴戒指是用以记事 。戒指是一种“禁戒”、“戒止”的标志 。当时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如有后妃被皇帝临幸,管事的太监就记下她陪伴皇帝的日期,并在她右手上戴一枚银戒指作为记号 。当后妃妊娠时,管事的太监就给戴一枚金戒指在左手上,以示戒身 。
在中国古代,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就已有人佩戴戒指 。到秦汉时期,女子佩戴戒指已很普遍 。东汉时期,民间已将戒指作为定情之物,青年男女往往以赠送指环表达爱慕之情 。到了唐代,戒指作为定情信物就更加盛行,并一直延续至今 。但是,自古以来戒指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因此它的戴法很有讲究 。按照中国的习惯,订婚戒一般戴在左手的中指,结婚戒指戴在左手的无名指;若是未婚姑娘,应戴在右手的中指或无名指,否则,就会令许多追求者望而却步了 。
戒指也叫做“指环”,史书中称之为“约指”、“手记”、“代指”等 。最初,戒指是宫廷中后妃宫女用以避忌的一种特殊标记 。当有了身孕或其它情况不能接近皇帝时,皆以金指环套在左手,以禁戒帝王的“御幸”,平时则用银指环,套在右手 。后来,戒指传到民间,去其本义,以为美观,久之便留成风气 。所谓“今世俗用金银为环,置于妇人指间,谓之戒指 。”从字面分析“戒”字含有禁戒之意 。因此,古代女子在当时带指环,并非为了炫美,也非为了装饰,而是以示警慎,起到禁戒的作用 。
所谓“约指”的“约”字,《说文·部》:“约,缠束也 。”所以“约指”就是“约于指,缠束在手指上”的意思 。那为什么要“约物于指呢”?该做法背后的原因其实是用该物来起“标记”的作用,所约之物是后妃宫女用以避忌的符号 。
所谓“代指”的“代”字,《说文·人部》:“代,更也 。”清段玉裁注:“凡以此易彼谓之代……凡以异语相易谓之代 。”古代后妃群妾月经来潮,忌以口说,就用“戴指环”的做法来含蓄表达,避忌君王的临幸 。所以“代指”可以理解为“戴在指上,代替直言月事的饰物 。”
所谓“指环”的“环”字,《说文·玉部》:“环,璧也 。肉好若一谓之环 。”这里的“璧”是“指孔的直径和周边的宽度相等的玉璧”,“肉”和“好”是相对“环形有孔的玉璧”来讲的,“孔外叫肉,孔内叫好 。”以后凡“环形”之物都叫“环” 。所以“驱环”和“指环”就是“戴在手指上的环状物” 。古代帝王就是根据他们的不同戴法来决定御幸与否的 。
明代学者王三聘的《古今事物考·指环”》中说:“《五经要义》曰‘古者后妃群妾御于君所,当御者,以银环进之,娠则以金环退之,进者著于右手,退者著于左手 。本三代之制,即今之代指也 。’”而这些异名中数“指环”使用的频率最高,使用的时间最长 。无论是在《晋书》、《南史》、《新唐书》、《宋史》等史书,还是在明代学者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等文学作品中,都有关于它的记载 。
“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日月,授之以环,以进退之 。生子月辰,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著于左手;既御者,著于右手 。事无大小,记以成法 。”这是西汉学者毛亨对《诗经·邶风·静女》中“贻我彤管”作的注解 。学术上多引用此来解释“戒指”一称的由来 。不言而喻,戒指这种记号标记的就是“后妃群妾的进退,既御或是当御 。”
既然说到宫女处理月事的事,不妨说说与此相关的“红铅”这种所谓的丹药 。“红铅者,天癸水也 。”什么是天癸?《黄帝内经》:“月事以时下,谓天癸也 。”其实,“红铅”不是一般的女子月事,而是处女的第一次月事 。“经水甫出户辄色变,独首经之色不遽变者,全其阴阳之气也 。男子阳在外,阴在内;女子阴在外,阳在内 。首经者,坎中之阳也 。以坎中之阳补离中之阴,益乎不益乎?独补男有益,补女有损 。补男者,阳以济阴也;补女者,阳以亢阳也 。”“坎离”是《易经》提到的卦相,阴阳水火既济 。“首经”阳气最足,从女人下部流出来之后保持鲜润,不马上变色,对男人是大补 。
【后宫女人来月事怎样应付皇帝的房事要求?】明世宗朱厚璁迷信道教,前期主要为了长生,后期主要“研究”房中术 。在道士的理论中,房中术本身就是养生术的一种,只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服用密制的丹药,并且多与童贞的处女交合,就可以达到采阴补阳、延年益寿的效果 。明世宗嘉靖一朝,为皇帝炼制丹药成了道士们的主要任务,其中以“先天丹铅”,即“红铅”制成的小药丸最为有名 。这样,那些刚进宫的少女的月事,反而成了皇帝制作“红铅”的主要原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