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为何说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

刘备对诸葛亮说的是“君可自取”,并非是“取而代之” 。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这么一句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成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刘备托孤为何说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

文章插图

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诸葛亮是在不断地抬高诸葛亮,说他的才能比魏帝曹丕更甚 。但是,在说这时,必然也少不了深层意思,那就是刘备在抬高诸葛亮时,也在寓指自己比不了诸葛亮 。

然后,刘备再说刘禅若是能成大事的话,让诸葛亮辅佐他;而若是不能成大事,“君可自取” 。但是,若是整文下来的话,可以发现,刘备在说出这句话时,除了刘禅远在益州成都之外,他的另外两个儿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还在龙榻之下不远处呢 。


刘备托孤为何说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

文章插图

所以,这么一来,“君可自取”就不免有了两层含义,一是如果刘禅不能成大事,让诸葛亮自取,成为成都之主 。二是让诸葛亮行废立之事,刘永和刘理其中选一个 。诸葛亮虽然是刘备势力的主要谋士,但是,比起谋士这一层身份,诸葛亮更像是一名政客,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 。

因此,刘备话语中的意思,诸葛亮怎么可能会听不出来 。在刘备的话语刚落,诸葛亮就是汗流遍体,立即叩头流血,很是惶恐的样子 。所以,诸葛亮是觉得刘备在试探他 。毕竟,伴君如伴虎,而在君王的死亡之际,完全有理由疯狂地为自己的子嗣扫除障碍 。


刘备托孤为何说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

文章插图

另外,刘备真的不在乎蜀汉的江山社稷?答案显而易见,刘备是不可能放弃蜀汉社稷的 。刘备在涿郡起义兵的时候,就是以“匡扶汉室”的口号来拉拢一批心向大汉的人才 。而且,刘备每次向外对人介绍自己的时候,总是以汉室宗亲的身份来介绍 。而到后来汉献帝封他为大汉皇叔之后,更是以皇叔的身份自居 。

就是这么一位对大汉有着很强的认同感,而且对“刘姓江山”有着这么强烈欲望的人,会突然间把自己多年坚持的荣耀丢给别人?不可能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刘备这么多年坚持的理想有什么意义 。


刘备托孤为何说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

文章插图

除此之外,也就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蜀汉虽然经过关羽失荆州和刘备夷陵之战的两场大败后,蜀汉的一大批老臣和武将都损伤了一大半 。但是,并不是全部都死亡 。他们是心向刘备,而且是忠于刘备的一批人 。

当时刘备能够建立蜀汉政权,就是因为曹丕代汉,传出了汉献帝已死的消息,刘备才能够被众人推上皇位 。而到后来,汉献帝没死的消息再次传来时,蜀汉也曾发生过一丝动乱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诸葛亮不可能做出“自取”的举动 。


刘备托孤为何说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

文章插图

最后,那就是刘备在看人方面有着极强的自信心 。对于黄忠这位老将,刘备能够给他展现的机会,最后更是成为五虎上将之一 。对于魏延,虽然并没有黄忠的耀眼表现,但却把他任命为汉中太守 。而对于马谡,刘备更是说他言过其实,不堪大用 。

正是因为刘备看清楚诸葛亮的为人忠义仁德方面,也看出他对蜀汉的认同感,才放心地对诸葛亮说出这么一番话 。毕竟,这样一来,不仅为刘备自己取得更好的身后名,还能警醒和限制诸葛亮,一举两得 。

其他网友观点

刘备不是华盛顿,诸葛亮也不是亚当斯 。刘备没有给诸葛亮说过“取而代之”这种话,哪怕《三国演义》里也没有 。

刘备托孤为何说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

文章插图

《三国志-诸葛亮传》里记载了刘备在永安托孤时给诸葛亮的嘱托:“(刘备)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

刘备托孤为何说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

文章插图

刘备根本没有跟诸葛亮提过什么“取而代之”的话,他给诸葛亮的权力是“君可自取” 。而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刘备估计都不会想过要把蜀汉的帝位给诸葛亮,诸葛亮自己就更不敢想,不然他是想做王莽还是曹操?这俩人可都是汉室的大仇人那!

刘备托孤为何说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

文章插图

即使是《三国演义》,也没有说“取而代之”,而是把“君可自取”换成了“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这还是在罗贯中的艺术加工甚至是YY下完成的 。至于“取而代之”这四个字,更多的是说项羽在看见秦始皇的华盖时的感慨:“彼可取而代之!”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

其他网友观点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情节,那就是蜀汉皇帝刘备因为大将关羽被东吴杀害,一怒之下倾尽全国兵力讨伐孙吴,却在夷陵之战中遭到火攻,全军覆没后退回白帝城 。在蜀汉政权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刘备托孤诸葛亮,甚至说如果后主刘禅不可辅佐,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 。

对于刘备托孤的“取而代之”的言论,历来有完全不同的极端化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体现了刘备和诸葛亮的鱼水关系,是刘备仁义忠厚的体现,但也有人认为这根本是刘备的权术和手段,展现了刘备的深沉和阴险 。那么历史学家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


刘备托孤为何说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

文章插图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

首先跳开演义小说,看看在真实历史是怎样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刘备于永安病危,将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向他托付后事 。刘备对诸葛亮说,你之才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安国,最终成就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哭着说:“‘臣敢竭股肱之力,効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史书记载的原文是“君可自取” 。

对这个“君可自取”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这是刘备的心里话,表现了刘备和诸葛亮两人的鱼水关系;有人认为刘备这样说,是为了激励诸葛亮的忠心而故作姿态,是一种权术和手段;有人认为这是刘备的猜疑语之语,是想通过诸葛亮的反应试探他是否忠诚,这比前一种解释更进一步 。


刘备托孤为何说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

文章插图
刘备画像

也有历史学家提出了其他不同的解释 。有人认为,这里的“君可自取”并不是说让诸葛亮取代刘禅,而是赋予了诸葛亮废立大权 。此时刘备身边尚有两个儿子,刘备的意思是诸葛亮可以用其他儿子取代刘禅 。也有人认为“君可自取”之“取”,不是说取代皇帝的位子,而是“选取适当的办法” 。但是从史书上诸葛亮的反应来讲,这两种解释未必合适 。


刘备托孤为何说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

文章插图
《虎啸龙吟》中王洛勇饰演诸葛亮

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提出了一种非常高明的解释 。他指出,在蜀汉政权中一直存在“旧人”和“新人”的矛盾,这是蜀汉政权政治上最大的危机 。刘备入川前占据川蜀的刘璋部属是“旧人”,代表人物是李严,而随刘备自荆州入蜀的人是“新人”,代表人物是诸葛亮 。“新人”是蜀汉政权的主体,决定了蜀汉政权的发展方向,但是他们并非本地人,根基薄弱,地位不稳固 。

在刘备去世后,如何安抚“旧人”,使新人旧人各得其所,彼此相安,是刘备和诸葛亮要考虑的最为重大也是最为急迫的问题 。因为川蜀旧人很有可能利用刘备之死,颠倒新旧之间的主从关系 。刘备托孤,诸葛亮和李严同受托孤而辅佐幼主,诸葛亮为正,旧人的代表李严为辅 。刘备当着诸葛亮和李严赋予诸葛亮如此大权,根本目的是巩固诸葛亮的地位,让诸葛亮继续坚持贯彻自己的政治理想 。

参考文献

《三国志》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

【刘备托孤为何说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