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薢分清饮的神奇功效与作用_组成、功用主治与现代新用途

萆薢分清饮
一、古方简介
【来源】《丹溪心法》 。
【组成】益智9g , 萆薢9g , 石菖蒲9g , 乌药9g 。
【功用】温暖下元 , 分清化浊 。
【主治】下焦虚寒之白浊 。小便频数 , 混浊不清 , 白如米泔 , 凝如膏糊 。
二、临床新用
妇科男科疾病
1.慢性宫颈炎
【案例】某女 , 32岁 , 已婚 , 2000年4月17来诊 。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味臭半年余就诊 , 伴口苦、心烦 , 时或外阴瘙痒、小便黄 , 舌质红 , 苔薄黄 , 脉滑数 。妇检:外阴正常 , 阴道通畅 , 淡黄色分泌物量中等 , 宫颈Ⅱ°糜烂 , 宫体后位 , 正常大小 , 双侧附件正常 , 白带常规检查:白细胞(++) , 未检出滴虫、霉菌 。中医诊断为带下病 , 西医诊断为慢性宫颈炎 。治以清热解毒、除湿止带 。予以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治疗 , 处方:萆薢、茯苓、车前子、泽泻、椿根皮、苦参各15g , 黄柏、白术、石菖蒲、丹参各10g 。5剂 , 水煎 , 每日1剂 , 分2次服 。
二诊:药后诸症瘥 , 原方加减又服20剂以巩固疗效 , 随访半年未复发[陈宜伦.程氏萆薢分清饮治疗湿热带下60例.江苏中医药 , 2003 , 24(10):35] 。
【按语】湿热带下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 , 现代医学的慢性宫颈炎、慢性盆腔炎、滴虫性或霉菌性阴道炎均属本病范畴 。《医学入门》说:“湿热屈抑凝滞 , 结于任脉 , 自胞上而过带脉 , 出于大、小肠之分 , 淋沥以下 , 故曰带下” , 阐明了本病的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 , 郁而化火 , 伤及带脉 。治以清热解毒、除湿止带 。方中萆薢、石菖蒲、黄柏清泄湿浊 , 使热无依恋;车前子、泽泻利水渗湿 , 使热从小便而解;椿根皮、苦参清热燥湿止带;白术、茯苓健脾除湿;丹参活血通络而止痛 。诸药合用 , 使热清湿去则带下自愈 。
2.慢性前列腺炎
【案例】某男 , 33岁 , 2000年6月19日初诊 。自诉2年来尿频、尿急、尿涩痛 , 排尿终了流白浊 , 小腹胀痛 , 会阴部坠胀潮湿 , 汗黏发臭 , 曾诊为慢性前列腺炎 , 经服西药配合理疗等治疗 , 症状稍有控制 , 但病情经常反复 , 此次因工作紧张而发作 。症见:面色晦暗 , 精神差 , 自感头晕 , 腰酸乏力 , 尿频不畅 , 尿后余沥 , 下腹两侧胀痛 , 会阴部不适 。查:舌暗而淡胖 , 苔白腻 , 脉沉细 。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 , 少量脓细胞 , 卵磷脂小体消失 。诊断为淋证 , 辨证属脾肾阳虚 , 湿浊内阻 。治宜固脾肾 , 化湿浊 , 兼理气活血 。方用萆薢分清饮加减 , 处方:萆薢、益智仁、石菖蒲、苍术、丹参、赤芍、白茅根、巴戟天、怀牛膝各15g , 乌药、茯苓、黄柏、王不留、补骨脂各10g , 败酱草30g , 甘草6g 。每日1剂 , 水煎服 。
二诊:20剂后 , 诸症减轻 , 二便调 , 精神胃纳均好转 。化验前列腺液:白细胞(-) , 卵磷脂小体增多 , 小便滴白消失 。续服金匮肾气丸1个月以固效 , 随访1年无复发[安欣欣.萆薢分清饮的临床应用.光明中医 , 2003 , (4):62] 。
【萆薢分清饮的神奇功效与作用_组成、功用主治与现代新用途】【按语】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病、多发病 , 往往与后尿道炎、精囊炎等同时发生 。属精浊、白浊、淋证等范畴 。其发生多与恣食辛辣厚味 , 房室不节 , 导致肾虚不能封藏 , 精关不固有关 , 《景岳全书》指出“淋如白浊者 , 此惟中气下陷及命门不固之证也” 。本病一般分虚实论治 。实证多为湿热下注 , 蕴结膀胱 , 虚者多为脾肾气虚 , 湿浊内阻 。开始多为实证 , 日久变为虚中夹实 。若久病失治 , 则气血瘀滞 , 瘀阻经脉 , 使病情反复发作 , 顽固难愈 。以萆薢分清饮加苍术 , 通阳化气 , 分清泌浊 , 使浊液排泄;加黄柏、败酱草 , 清热利湿解毒;加赤芍、丹参、王不留 , 活血通络而止痛;加巴戟、补骨脂、怀牛膝 , 温煦肾阳 , 引药下行而治尿后余沥不尽 。药证相符 , 故而收到较好疗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