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琴书是哪儿的民俗吗?翼城琴书介绍
翼城琴书是山西临汾翼城县的民俗
翼城琴书因说唱时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故名“琴书” 。翼城琴书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曲艺 。相传起源于元代末年,流行于以山西翼城为中心的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地区 。唱腔分为以小钹击节的“钹儿腔”和以八角鼓击节的“鼓儿腔”两类 。2010年5月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翼城琴书是在山西翼城这方有着数千年文化底蕴的沃土上,土生土长的汉族民间说唱艺术,俗称“本地书” 。据《翼城县志》《梨园百年琐记》记载:翼城琴书,起源于元代杂戏兴盛时期,流行于以翼城为中心的河南、陕西、山西等3省区域 。历史悠久,独具风韵,堪称曲艺艺术的奇葩 。
翼城琴书早期是民间演唱的小曲,演唱艺人们,带着一架小琴、一个木鱼和一个八角鼓,自弹自唱,走村串巷 。每到一地,就在街头巷道或百姓庭院里,摆起一张桌子,一人手持小钹或打琴,一人手拉四胡,同时,一脚踩着系有绳子的木梆子,击打着固定在桌子上的小木鱼,手脚并用,连打带唱 。演唱动情热潮时,主唱者又手持八角鼓,用手指边击鼓点,边舞动鼓身的丝穗,更显得格外地优美精彩 。
明清时期,琴书班子人员,逐渐增加到三至五人,同时,增加了板胡、笛子等乐器 。曲调也有新的发展 。清末民初,又逐渐形成以人包本演唱,多人伴奏的“地摊子”演唱艺术 。
从20世纪70年代起,翼城琴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革 。翼城县文艺工作者尝试着将翼城琴书分角色的演唱,改为演员扮人物角色演唱,从“地摊子”说唱,搬上舞台表演 。同时,在音乐上,增添了鼓板、马锣、小锣及高音板胡的配乐,经数年的磨炼与改革,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新生的地方剧种,被称为“翼城琴剧” 。1982年,翼城琴剧团正式成立,标志着翼城琴书由曲艺形态正式向戏曲形态的转变 。
翼城琴剧在不断发展中吸收了当地蒲剧、眉户、民间音乐的精华,使得唱腔和音乐更加丰富多彩 。在剧目选择上,对传统戏《善士亭》《贤良传》等进行了认真的加工排练,使这一新生的琴剧艺术,在戏剧舞台上大放异彩 。与此同时,琴剧团还不拘一格地编排了现代戏,使琴剧名声大振 。
表演形式
琴书是通过语言和唱腔结合音乐,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 。一般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并结合动作表情,进行演唱 。
翼城琴书的伴唱乐器,主要有扬琴、四胡、三弦、八角鼓、木鱼等 。演唱时,演员人数通常为三四个人 。
表演形式有坐唱、走唱、拆唱(分角色演唱)、彩唱(化装表演) 。
唱腔结构,属于板式变化体,但也有些曲牌成分 。有小钹击节的“钹儿腔”和以八角鼓击节的“鼓儿腔”两类的曲艺艺术 。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飞板和鼓儿腔等 。
艺术特征
首先,受地理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翼城县与河南北部的一些市县有着紧密的联系,故在音乐的组成部分中,是缺少不了河南地方戏曲的影响的 。其次,翼城本地的“民歌”也是翼城琴书的重要曲调组成部分 。即为“书”,必会“说”,琴书的本地方言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方言的“原汁原味”也是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的因素之一 。
【翼城琴书是哪儿的民俗吗?翼城琴书介绍】翼城琴书的表演中,有个琴书最精湛的技艺便是“鼓儿腔”中鼓的打法,每当一个段子或长篇分回中,有表现矛盾激烈和表达人物内心苦衷及叙事、回忆等情节时,说唱者手持八角鼓,抖动灵巧的手指边耍边弹击鼓点,造成热烈的气氛,然后变调演唱,将观众自然而然的带入下一个情节中 。
推荐阅读
- 善琏湖笔是哪儿的特产吗?善琏湖笔介绍
- 羊毛笋炖咸肉是哪儿的特产吗?羊毛笋炖咸肉介绍
- 梅鲚是哪儿的特产吗?梅鲚介绍
- 盐卤豆腐是哪儿的特产吗?盐卤豆腐介绍
- 震远同牛皮糖是哪儿的特产吗?震远同牛皮糖介绍
- 德清毛竹是哪儿的特产吗?德清毛竹介绍
- 芽麦塌饼是哪儿的特产吗?芽麦塌饼介绍
- 死皮怎么越剪越多怎么去
- 玫瑰酥糖是哪儿的特产吗?玫瑰酥糖介绍
- 湖羊肉是哪儿的特产吗?湖羊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