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平派鼓吹乐是哪儿的民俗吗?邹城平派鼓吹乐介绍
邹城平派鼓吹乐是山东济宁邹城市的民俗
平派鼓吹乐繁衍生息在被人们誉为“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城市——邹城 。作为这块土地上的汉族民间音乐代表,平派鼓吹乐因其漫长的形成发展历史和重要价值,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据考证,唢呐自金、元时期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于明朝洪武年间随山西移民迁徙带入邹城,逐渐被本地居民接受,扎下根来 。起初唢呐作为乐器仅被当地人们用来自娱自乐,后来一些贫苦农民为生活所迫逐渐以吹唢呐为业,专门服务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等场合 。当时的唢呐有木杆和锡杆两种,后来人们通过对唢呐制作材料的对比发现用铜来制作唢呐更具特色,于是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摸索制造出了铜杆唢呐(俗称小铜杆),并在演奏的曲调中融进了一些地方特色的小调、俚曲 。经过长时间的演练再加上当地风俗民情及儒家文化的影响,到清朝嘉庆末年已形成“平派”鼓吹乐的基本特点 。至民国初年已有十几个班子活跃于鲁南及其周边地区 。其中以孙家班、张家班、丁家班、周家班等4个乐班发展尤为迅速,这些乐班去外地谋生时逐渐把“平派”鼓吹乐传播到各地,进一步扩大了“平派”鼓吹乐的影响 。至此,“平派”鼓吹乐己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成为独具特色的一个流派 。
“平派”鼓吹乐的杰出代表孙玉秀(男),出生在山东省邹城市看庄镇白水村,五世唢呐世家,8岁从父学艺,20多岁时名噪鲁南,被当地人誉为“孙大吹” 。在1959年任山东省歌舞团独奏演员期间曾参加了国庆十周年的盛大演出活动,并于同年赴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任教 。特别是在1992年文化部主办的“92‘朱载堉’杯唢呐邀请赛”中被授予“民间唢呐演奏家”称号,他用铜杆唢呐演奏的●兽闹春》等,质朴细腻,婉转缠绵,将“平派”唢呐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 。其演奏的《哭长城》、《集贤宾》、《夜看人》等13首曲目和《孙玉秀生平》被辑入1994年8月文化部部署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 。
“平派”鼓吹乐主要乐器是铜杆唢呐,它由铜皮制作而成,杆长25厘米左右,铜碗直径约6厘米,杆下端的圆筒直径2厘米左右,哨片多用秋天的芦苇中未发出的苇缨制作 。铜杆唢呐音色饱满高亢、清脆亮丽,富穿透力,具有铮铮金属之声 。它的音域包含两个八度,可分别演奏五个调,即:平调、雅调、越调、五字调、凡调 。其演奏技法除常用的吐音、滑音、花舌、指花、颤音及吞、吐、垫、打、抹、压外,还有舌冲音、气拱音、反弹音、反双吐、连弹音、气唇同颤音、指气同颤音、三弦音、萧音以及循环换气(长时间吹气不断)等,有时还糅进魔术和杂技 。
“平派”鼓吹乐之所以成为“平派”艺术,有4个方面的原因:一、它主要以铜杆唢呐为主,一般拜师学艺时都先从平调学起;二、乐队使用的笙,艺人们称为“平笙”,演奏时多以平调为主;三、从地理位置上讲,人们习惯把徐州、苏北一带的鼓吹乐称为“南路家什”,把巨野一带的鼓吹乐称为“西路家什”,把临沂及其以东的鼓吹乐称为“东路家什”,把邹城以北的鼓吹乐称为“北路家什” 。而“平派”鼓吹乐处于中间位置,“平”包含中间的意思;四、在演奏风格上有“平如行云流水,稳似泰山青松”的特点 。
“平派”鼓吹乐的演奏风格:平和、轻柔、婉转细腻,于平中见奇、稳重善变、刚柔相济、扣人心弦 。特别是一些模拟演奏,如模仿鸡啼鸟鸣、狗咬马嘶、人声歌唱、哭笑、对话(俗称咔腔)等更是惟妙惟肖,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大大发展和提高了唢呐的表现力 。
“平派”鼓吹乐演奏的传统曲目有:《哭长城》、《集贤宾》、《夜看人》、《哭五更》、《十样景》、《绞句子》、《火烧葡萄架》等作品近百部 。常用的乐器种类有:吹奏类、弦乐类、打击乐类等 。
【邹城平派鼓吹乐是哪儿的民俗吗?邹城平派鼓吹乐介绍】“平派”鼓吹乐源于民间,服务大众,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记载了历史上一些传统的“东西”,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研究民风民俗的发展与演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推荐阅读
- 单县鼓吹乐是哪儿的民俗吗?单县鼓吹乐介绍
- 杨小班鼓吹乐棚是哪儿的民俗吗?杨小班鼓吹乐棚介绍
- 舒兰鼓吹乐是哪儿的民俗吗?舒兰鼓吹乐介绍
- 仙游度尾鼓吹乐是哪儿的民俗吗?仙游度尾鼓吹乐介绍
- 海州鼓吹乐是哪儿的民俗吗?海州鼓吹乐介绍
- 抚宁鼓吹乐是哪儿的民俗吗?抚宁鼓吹乐介绍
- 永年鼓吹乐是哪儿的民俗吗?永年鼓吹乐介绍
- 河北鼓吹乐是哪儿的民俗吗?河北鼓吹乐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