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喇叭戏是哪儿的民俗吗?海城喇叭戏介绍
海城喇叭戏是辽宁鞍山海城市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海城喇叭戏,是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以当地语言声韵,民歌格调为基础,吸收柳腔耍孩儿,义腔等外来腔和民歌、秧歌等融汇发展形成的民间喇叭戏声腔,属于柳子声腔体系 。
据1981年9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曲艺词典》(183页)(海城喇叭戏)条目刊载:流行于辽宁海城的喇叭戏,渊源于山西省雁门关外的民间小戏"耍孩儿",清乾隆年间传入海城牛庄时,被称为柳腔喇叭戏 。道光年间,牛庄的秧歌会也加以演唱,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变化,但大都是季节性演出 。春节期间或庙会时演出尤多 。主要唱腔有"咳咳腔"、"苦五孩"、"打枣调"、"娃子调"等一部分与二人转曲调相同,传统剧目以民间生活小戏为主 。对喇叭戏的溯源,当然还有其它一些论证:有的说,大约于清乾隆年间,由山西商人经海路传人牛庄的;有的说,其老家在山西与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一带;也有的说,是从雁北和圻县专区一带的民间小戏都能寻觅到它的渊源 。
早在公元1662年至1890年之间,由于当时牛庄所处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所致,外地剧种如秦腔、山西梆子、柯北
海城市喇叭戏梆子、皮簧、昆高留曲等,在前往辽阳、沈阳各地彼出时,多在牛庄作短暂演出,有的长期停留,因此,海城喇叭戏便从这些剧种里借鉴吸收,加以融汇发展,丰富了自身 。此后,不仅牛庄的喇叭戏更趋成熟.海城其它地区的喇叭戏也很活跃 。这一代喇叭戏艺人,以"口传身授","以师带徒"的授艺方式培养了一批批艺人,他们将海城喇叭戏流传于海城的平原、山区和沿河城乡 。
由于其剧目的通俗性、唱腔音乐的群众性和可听性及表演上的泼辣性、活泼性,与海城秧歌队相结合,而流传日趋广泛 。除流行于海城境内,并遍及辽南 。东至丹东、新宾、通化、都河;北至铁岭、昌图及吉林、黑龙江;西达辽中、黑山、锦州等地 。
海城喇叭戏的传统剧目,多为反映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三小戏"(即以小旦、小生、小丑为主的小戏),其中,部分的系根据当地民间传说、故事编成的 。如(茨儿山)或《大茨儿山》、神州会(亦名《张山赶会》)、《摔镜架》(又名《王二姐思夫》)、《合钵》、《梁祝下山》、《双拐》等 。另一部分由取材于元明传奇及其剧种,但又撷取其间与劳动人民生活有关的一折,如从"弋阳腔(也叫义腔)目莲戏中的取其第十六折(王妈骂鸡)改编的(王婆骂鸡);从明代传来"钵中莲"里采其"补缸"一折,发展为(锯大缸)(亦名"白草山");从山西梆子×羊记》中取其《杏花春》一折,整理为《小放牛》,剧情具有情节简单、词语朴实、通俗易懂的特点,雅俗共赏,为当地人所喜闻乐见 。
海城喇叭戏的角色,大致为生、旦、丑三行 。因其剧目大多反映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故在上述三行中,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艺人除必备唱、做、念、打四种表演功夫和口、手、眼、身、步五种基本技术方法外,尚须练就跷功和亮相两种基本功 。民间喇叭戏艺人均善踩高跷,虽不要象高跷艺人那样在跷上扭、浪、逗、耍翻、腾、跌、匍等特技,但也需要练出走、跑、站、摆、扭等过硬本领,由于海城喇叭戏表演特征是动作的节奏性、舞蹈性极强,一举一动锣鼓节制,举手投足以打击乐相配合练就表现各种人物,各种姿态的亮相,实为海城喇叭戏表演的特殊功力 。
建国后,海城喇叭戏的某些新编剧目,在舞台演出时,有专业人员进行舞美、化妆、灯光设计,运用影片、纱幕、穿幕、彩色灯光等诸种手段,虚实结合,突出剧情主题,使演出的表演情景交融,真实可信 。但在跷上流动演出时,则与早年传统剧目演出的情形略同 。
【海城喇叭戏是哪儿的民俗吗?海城喇叭戏介绍】
推荐阅读
- 土家族特色文化:傩愿戏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特色
- 手机喇叭声音小怎么办 手机喇叭声音小的解决办法
- 电脑喇叭没声音怎么办?
- 川北灯戏是哪儿的特产吗?川北灯戏介绍
- 2021年中国旅游日石狮主题活动“乐游在石狮,共赴山海城”圆满收官
- 蓝鲸游戏是什么 简介蓝鲸游戏
- Valve VR设备的首款游戏是一个工作模拟器
- 《弄啥咧》MP3歌词-大喇叭组合/ 余润泽/ 徐铵
- 明日之后手游喇叭塔摧毁攻略
- 适合3-4岁宝宝的五种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