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如何预防手机过度依赖
【专家支招如何预防手机过度依赖】来自世界上10个国家的1000名学生进行了24小时“无媒体”体验,要求在一天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结果大部分学生表示,失去手机让他们“坐卧难安”,很多人甚至都没能完成整个项目 。
在我国,手机早已成为不同人群生活中的必需品,对于手机的使用也远远超过了“传递信息”这么简单 。“早上,手机闹铃叫我起床;上班路上,用手机听歌、看电子书;出去玩,用手机拍照、发微博 。要买东西,也用手机上网 。”这是很多城市白领手机生活的真实写照 。“大家本来见面的机会就少,偶尔一起吃饭时,都各自玩着手机,似乎没有什么话说 。”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不开手机,并沉迷其中 。来自世界上10个国家的1000名学生进行了24小时“无媒体”体验,要求在一天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结果大部分学生表示,失去手机让他们“坐卧难安”,很多人甚至都没能完成整个项目 。撇开国籍、文化、生活环境背景等因素,所有的学生在失去常用媒体后都表现出“孤独、烦躁、困惑、焦躁、易怒、不安、紧张”等负面情绪 。而跨国市场调查公司思纬公司在对11个国家8000多名受访者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更让人吃惊:有3/4的人会随身携带手机,1/4的人认为手机比钱包更重要,2/3的受访者在睡觉时并不会关机,超过1/3的人甚至说,他们离开手机无法生活 。按照全球33亿手机用户计算,目前已有10亿人掉进了手机的“温柔陷阱” 。
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让沟通更便利,结果却使得人们更加孤独,手机带给生活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圈子变窄
手机使得以往的家庭聚会、同学聚会等传统社交模式变得“不那么重要” 。沉溺于手机的人们就像“活在气泡里的一代” 。“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屏幕上 。”
二、孤独感增加
手机为人们打造了一个惬意的心理空间,让我们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与外界连接,但是心理上的孤独却不断增加 。人们觉得自己认识很多人,但在上千人的通讯录里却找不到一个能谈心的人 。
三、影响人际关系
如果你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时,不停地摆弄手机,会让对话产生“延迟”,使对方觉得你缺乏诚意,也更容易引起冲突 。
四、缺乏同情心
不少研究发现,很多青少年最缺乏同情心,因为在短信里,你可以回避眼神的交流,可以省却温暖的寒暄,可以不用担心对方看到你的信息后会产生怎样的表情和回应 。
五、丧失注意力
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缺失” 。经常处在多任务状态的人在处理工作时的注意力显着下降,这大大削减了我们思考的能力,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复杂的层面 。
六、导致疲劳
青少年频繁地使用手机,将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引发感应性疲劳和神经衰弱,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手机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和烟酒一样严重 。
那么,如何才能防止对手机过度依赖,并且避免自己被手机“孤立”呢?专家们给出了以下几个方法:
一、把手机装在包里,而不是拿在手上
拿在手上会让人们时刻意识到手机的存在,一旦离开,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分离焦虑” 。不妨放在包里,调一个响亮些的铃声,这样既可以避免漏接电话,也可以减轻对手机的依赖 。
二、注重面对面交流
平时要多培养自己沟通的技巧,多和现实中的人去接触,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加亲密感,也可以改善自己性格上的缺陷 。每天留出一定时间和家人交流,规定自己在交谈的时间内,除了接必需的电话,不可以玩手机 。
三、“脱敏”疗法
如果你真的离不开手机,不妨尝试从短时间的“脱敏”疗法开始 。还可以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每月实行一天“无手机日”,专心陪伴家人,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
推荐阅读
- 如何对付小三?挽回爱情
- 从“包办婚姻”到“自由选择”,如何把喜欢的人追回家?
- 什么是假性分手?什么是真性分手?如何识别
- 如何甩掉自卑心理
- 小栗旬近况如何 小栗旬个人资料简历
- 两性生活:教你如何成为一个调情高手
- 被拒绝的时候,十二星座会如何应对?
- 拍婚纱照新郎发型如何选 这5种发型值得选
- 网恋怎么和女生聊天 如何正确刷好感度
- 女人如何美白 银耳美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