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心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

【组成用量】
大黄9g,黄芩8g,黄连6g 。
【服用方法】
水煎服 。
【功效作用】
本方虽以“泻心汤”命名,但并非专泻心火,而是能泻实火,解热毒,清化湿热 。所用大黄为主药,其目的不在于攻下,而是作为泄热、泻火、解毒之用 。加上配伍黄芩、黄连,更增加其清热、化湿、降本方虽以“泻心汤”命名,但并非专泻心火,而是能泻实火,火作用 。所以,全方共奏泻火解毒,清化湿热之功效 。
本方具有抑菌,消炎,退热,通便,止血等作用 。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高热面赤,目赤烦躁,神昏发狂,吐血妞血,口舌生疮,湿热黄疸,下痢脓血,疔疮肿毒,舌苔黄腻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急性口腔粘膜溃疡、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胃肠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张、急性结膜炎、脑血管意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胆道出血、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鼻衄、齿衄、三叉神经痛、血卟啉病、急性扁桃体炎、眼病(眼睑脓肿、麦粒肿、进行性胬肉、急性结膜炎、化脓性角膜炎、眼内出血)、痤疮、高血压病、头痛、高热躁狂、暴盲、乳蛾、耳疖等病证,而必须症见吐血或衄血,血色鲜红而来势急聚,口气发臭,口干,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者之病人 。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上消化道出血(胃热壅盛型)治宜清胃,泻火,止血 。
以本方合十灰散(陈棕榈炭、荷叶、侧柏炭、炒栀子、茜草根、白茅根各10g,丹皮12g,大小蓟各5g)为主治方 。
若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20g,竹茹10g 。
2.感染性心内膜炎(热毒犯心,血脉瘀阻型)治宜清热解毒,泻心活血 。以本方去大黄,加金银花、水牛角片(先煎)、虎杖、生地各15g,生甘草5g为主治方 。
若口干喜饮者,加麦冬、玉竹 。心悸不宁者,加磁石(先煎)、玄参 。皮肤瘀点,胁下痞块者,加赤芍、丹参 。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玄明粉(冲) 。小溲黄赤者,加木通、竹叶 。
3.血管性头痛(肝阳上亢型)治宜泻下解毒,平肝潜阳 。
以本方加石决明、钩藤各30g,山栀子15g,甘草10g,羚羊角粉1g(分冲)为主治方 。
4.高热惊厥(阳明火炽,犯心扰神型)治宜清心泻火,凉血通腑 。
以本方加石决明30g,丹皮18g,黄芩、山栀子各15g,甘草6g,羚羊角粉1g(分冲)为主治方 。
【随证加减】
1.湿邪化热而湿热并重加厚朴、半夏以理气化湿 。
2.呕恶严重加生姜、半夏、竹茹以北呕 。
3.胸腹胀满不甚,大便如常生大黄改用制大黄 。
4.上消化道出血加鲜侧柏叶 。
5.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加地榆、茜草、代赭石、小蓟、蒲黄 。
6.胆道出血加青皮、郁金、厚朴、三七粉等 。
7.肺结核咯血浸润型加侧柏叶 。空洞型加代赭石、牛膝、小蓟 。
8.急性扁桃体炎加生地、玄参、牛膝、板蓝根 。
【化裁变通)
附子泻心汤(《伤寒论》)
本方加附子组成 。功能清化湿热兼以温阳 。主治邪热炽盛而阳气不足 。症见脘腹绞痛,泄泻不畅,呕恶心烦,更兼汗多、肢冷、脉细等 。
【注意事项】
【泻心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凡属阳虚失血,或脾不统血诸证,忌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