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莱姆病?莱姆病是什么病?

我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防范一些疾病,比如一些虫子叮咬类的,再比如一些病毒传染之类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人群,比如小孩子,比如老人,比如孕妇等等 。莱姆病也是需要预防的,那么,莱姆病是什么病呢?

1、什么是莱姆病
莱姆病是由蜱传伯氏疏螺旋体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这种细菌主要由扁虱的叮咬而传染,而这种扁虱非常小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很难引起患者注意 。这种疾病临床上通常表现为皮损、心、神经及关节等多系统、多脏器损伤,具有分布广、传播快、致残率高的特点 。
2、莱姆病的历史
莱姆病为全球性疾病,由来已久 。1900年欧洲的皮肤病文献中已有慢性游走性红斑的记载,1975年美国东北部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发生此病并开始流行,并于1980被命名为莱姆病 。
1985在我国首次在黑龙江省海林地区发现莱姆病,1987年分离到病原体,并对宿主动物、媒介、病原特征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
3、莱姆病的流行特征
莱姆病为全球性分布,世界五大洲有二十多个国家报告有本病发生,全年均可发病,但在6月-10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者以青少年居多,并与职业关系密切,通常来说室外工作人员患本病的危险性较大 。
4、莱姆病的传播途径
莱姆病主要通过节肢动物蜱叮咬而在宿主动物及人之间造成传播 。蜱叮咬需持续24小时以上才能有效的构成传播 。并可因蜱粪中的螺旋体污染皮肤伤口而传播 。莱姆病患者的血液及时通过处理存余4℃的血库中,其在48天仍具有感染性 。
5、莱姆病传染源
啮齿目的小鼠由于数目多、分布广、感染率高是莱姆病的主要传染源 。我国报告的鼠类有线姬鼠、黄鼠、褐家鼠、白足鼠、小家鼠等 。另外还包括三十余种哺乳动物,四十九种鸟类及多种家畜都可作为本病的宿主 。
6、莱姆病怎么预防
本病的预防关键是进入森林、草地等疫区的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蜱类叮咬,若发现有蜱叮咬,只要在24小时内将其除去即可防止感染,因为脾叮咬吸血需要持续24小时以上才能有效的传播螺旋体 。另外,还可以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达到预防莱姆病的目的 。
7、莱姆病症状
(1)第一阶段局部感染
莱姆病一般在经常3-32天左右的潜伏期后,大部分的患者可在蜱虫叮咬处出现游走性的红斑,其典型的症状表现是最初由一个红色的斑疹,然后逐渐向周围扩展形成环状损害,其外缘呈现出鲜红色,而红斑中心表现为苍白色 。
(2)第二阶段播散感染
(1)环形皮损
莱姆病由最初的叮咬处红斑继而表现为继发性的环形皮损,其形态与最初形成的游走性红斑相类似 。
(2)全身症状
可出现头痛、轻度颈部抵抗、寒战、发热、游走性肌肉骨骼疼痛、关节疼痛和全身不适、乏力 。但不管是否经过治疗,上述症状均可在数周内消失 。
(3)神经性系统病变
莱姆病的初期脑脊液是正常的;但是数周或者数月以后,大约有15%的患者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出现脑膜炎、脑炎、脑神经炎、运动或感觉神经根病变、多神经炎、共济失调、脊髓炎等 。
(4)出现心脏受累
约有8%的莱姆病患者在这一时期可出现心脏受累症状,其中最常表现的是程度不同的房室传导阻滞,也可出现急性心肌心包炎 。
(3)第三阶段持续感染
(1)关节损伤
很多没有及时治疗的患者可发生莱姆病关节炎 。其常见的典型表现为反反复复的大关节炎症,往往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少数患者可能发生骨和软骨受侵蚀的慢性关节炎 。在彻底根治莱姆病后,关节炎仍可持续存在 。
(2)慢性神经系统损害
莱姆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较为少见,可影响记忆力、情绪、睡眠的脑病与轴突性多发神经病可伴随出现 。有时甚至可感染导致严重的脑脊髓炎,出现头痛、颈强直、睡眠障碍、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等莱姆病慢性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
(3)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
在莱姆病晚期,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是其常见的皮肤病变改变 。
【什么是莱姆病?莱姆病是什么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