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同情心重要吗?

宝宝说
我喜欢撕扯家里养的花啊草啊,总是把漂亮的植物撕得乱七八糟 。我还喜欢我们家的小猫,我总是把它的毛拽得一撮一撮掉下来,拽得小猫直叫唤 。跟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也喜欢拿手打他们,拿嘴咬他们 。
妈妈说
我家宝宝就是喜欢动手 。他似乎天生有一种攻击欲望 。有时候他打了爸爸的左脸,爸爸还把右脸也伸过来让他打 。我想,孩子还小,让他自由放纵一下也没什么吧 。这样等他上了幼儿园,也不至于被人欺负 。
专家说
孩子在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有个阶段常常会咬人、打人,这时候他是在发展他的口、齿和手的功能 。但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孩子就可能朝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变得缺乏同情心,养成自私、冷漠的性格 。这不是正向的培养方向,也会使人在社会中处于孤立状态,难以融洽与他人的关系,不利于其发展 。
因此,当孩子有上述行为时,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纵容鼓励,而要告诉他,打人,别人会疼的,“如果小朋友打你,你会不会疼?”要告诉孩子,小动物、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你把它撕烂了,它会哭的” 。用这样的方法一点一点培养出孩子的同情心,培养他的安慰行为能力,从而使他学会在别人碰到问题的时候,去安慰他、帮助他 。
从同一个起点,迈向不同的方向,带给孩子的,也是不同的未来 。
什么是安慰行为?
安慰行为指我们觉察到他人的消极情绪状态,如烦恼、哭泣等,并试图通过语言或行动帮助他人消除消极情绪状态,变得高兴起来的行为 。
安慰行为是关心他人的一种表现 。其产生基于儿童对他人的情绪具有理解能力,同时要有关心他人的意识,也就是同情心 。
安慰与助人、分享、合作行为,是人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方面 。
安慰行为对宝宝的未来有什么意义?
安慰行为对宝宝顺利融入社会、协调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安慰行为能力发展好的孩子,富有同情心,能避免形成自私、任性、冷漠等不良个性,成年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如果只重视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其亲社会行为的教育与引导,则会导致孩子的不良个性,不利于其身心健康 。
1—1、5岁是儿童安慰行为能力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 。因此,父母要在这个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安慰行为能力 。
怎样培养宝宝的安慰行为能力?
在游戏中培养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游戏是培养儿童高级情感的最好途径 。如:在“学做事”的游戏中,由孩子扮演爸爸、妈妈、宝宝等各种角色,享受做大人的“特权”,扮爸爸妈妈的,要做大人应干的事,打扫卫生、做饭、上班……而扮演宝宝的把平时的拖拖拉拉、撒娇也认认真真地表现出来 。“爸爸”、“妈妈”觉得“宝宝”真难管 。这种转换角色的游戏,让孩子很容易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理解、体谅自己的爸爸妈妈,爱父母的感情也会由此加深 。
在榜样模仿中培养 。同情心不是靠强行灌输而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需要的是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是从外在到内心,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要重视自身的情感修养,以良好的行为去激发孩子的美好情感 。另外,还要善于从周围人中找到具体的榜样,或在专门的儿童早教图书、电视中,为宝宝寻找富有同情心的榜样,创造时机让宝宝去学习、去模仿,培养他的同情心 。
【孩子的同情心重要吗?】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机培养 。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随机对宝宝进行同情心的教育,从而把一时的、个别的、短暂的同情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化的品质 。例如在游乐场玩的时候,一个小朋友跌倒了,要及时鼓励自己的孩子去拍拍他、拉拉他 。当他看到小朋友在他的安慰下不哭了,就会获得内心的成就感,进而促使他强化这种安慰行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