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

方术内容
【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 。①补阳还五汤:黄芪30~60g,当归尾9g,地龙10g,赤芍6g,川芎9g,桃仁6g,红花6g 。加减:气虚甚者可逐渐加大黄芪用量,如无不适可用至120g;血虚者加鸡血藤、熟地;痰热腑实者加胆南星、瓜蒌、生大黄(后下);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阴虚风动者加鸡子黄、麦冬、鳖甲、五味子、牡蛎;每日I剂,水煎分2次温服 。②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 。
临床疗效
治疗102例,基本痊愈32例,显效51例,有效13例,无
效6例,总有效率为94.1% 。
治验点评
缺血性中风即现代医学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受损 。其基本病机为风痰瘀痹阻经络,属本虚标实之证 。其发生与血管壁的损害、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流动力学三方面有关 。补阳还五汤加减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方中黄芪大补脾胃之气,使气旺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并助诸药之力为君药;当归、丹参、川芎、地龙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共为臣药;桃仁、红花、赤芍、牡丹皮、鸡血藤、柴胡、郁金养血活血通络共为佐使药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通络之功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1)增高,ET-1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黄芪能显著降低血浆ET-1水平,减轻梗死部位血管痉挛,增加梗死灶的血液供应 。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调节血压、血糖,促进血管再生,抑制血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作用,还具有抗疲劳、抗缺氧、延缓细胞衰亡、抗衰老、利尿等作用 。丹参可通过多个作用靶点改善实验动物的血液流变性,改变细胞功能,从而改善血液循环 。丹参酮是中药丹参根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 。或者是醚、醇等有机溶剂的提取物,其中含有多种成分,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是从丹参酮提取物中分离后与磺酸钠经高新技术精制而成的,不良反应少 。文献报道其能通过增加脑血流而具有保护脑缺血作用 。它通过阻断细胞膜及线粒体膜Na+-Ca2+交换,实现减少红细胞Ca2+内流,从而对由于细胞内钙超载所致的红细胞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在药代学方面,丹参酮降低全血粘度,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促进Mg2+通过毛细血管壁及血脑屏障,使脑脊液Mg2+含量增加,改善Mg2+在靶器官的分布,从而抑制神经细胞Ca2+内流,恢复破坏的血脑屏障 。观察表明,该方能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对促进患者康复,预防中风后遗症,具有特别临床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