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明太宗”:谁动了朱棣的庙号?为何要改“成祖”呢?
朱棣的庙号原本是“明太宗”,明成祖这个庙号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在嘉靖十七年改的,之所以改“太宗”为“成祖”,也并不是大家说的太庙名额满了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宗庙制度 。
周朝初创宗庙制度,规定天子有七庙,始祖居中,三昭三穆,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画个示意图 。
文章插图
如果七庙都满了,后面的皇帝死了怎么办呢,那就“亲尽则祧”,意思就是按照血缘的远近,将最远的那位皇帝祧出来,安置到太庙后面的祧庙中 。举个例子,周穆王之后是周共王,如果周共王要进入太庙,那就将周文王的牌位挪到祧庙中,这样周共王就能配享太庙了 。但我们知道,周朝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二人建立的,所以文武二王和始祖一样,都是百世不迁的 。
简单了解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明朝的宗庙制度 。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天子七庙改成天子九庙,到明宪宗朱见深时期,九庙全部填满,分别是:德祖、懿祖、熙祖、仁祖(朱元璋追尊的四位先祖)、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 。
宪宗死后,太庙第一次出现了需要祧迁的情况,礼部就制定了一个方案,从懿祖开始出祧,然后是熙祖、仁祖,至于德祖朱百六,他是老朱家能找到的最远的先祖,万世不祧 。
等到嘉靖帝朱厚熜(cōng)继位时,太庙的情况是这样的:
文章插图
我们知道,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yuán)的儿子,因为武宗无后,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才当上皇帝的,继位之初就因为谁是皇考(宗法意义上的父亲)的问题与大臣们爆发大礼议之争 。过程就不说了,结果就是朱厚熜赢得胜利,认孝宗为皇伯考,追尊生父朱祐杬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 。当然,仅是追尊为皇帝还不够,朱厚熜还想将朱祐杬抬进太庙,只是这事不能着急 。
文章插图
朱祐杬在朱厚熜没当上皇帝前就死了,现在被追尊为皇帝,自然是要进太庙的,但毕竟是追认的,大臣们一直都是反对态度 。嘉靖十年,朱厚熜另辟蹊径,将德祖祧迁到祧庙,并在太庙边新建了一个祔庙奉祀朱祐杬 。嘉庆十七年,朱厚熜又提议按古制修建明堂(现在的天坛祈年殿),顺便给朱祐杬上个庙号以祭祀上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请复古礼建明堂,加尊皇考献皇帝庙号,称宗以配上帝 。”
上了庙号,自然就可以进太庙了,大臣们都知道朱厚熜的小心思 。礼部尚书严嵩插科打诨,说什么明堂制度太古老了,具体怎么定也说不清楚,如果按功德论,应该由朱棣配上帝,如果按亲疏,朱祐杬也不是不可以,但庙号不能上,从来就没有过没当皇帝而称宗进入太庙的,如果硬要将朱祐杬抬进太庙,他在天上也会不安 。
文章插图
朱厚熜看到严嵩的奏折后,批文再议 。结果有个叫唐胄的户部侍郎不怕死,写了一道奏折,认为如果要建明堂,那只有朱棣最适合配上帝 。朱厚熜大怒,心想动不了严嵩,还搞不定你个小小的户部侍郎,于是将唐胄送到锦衣卫大牢里去了 。
打了唐胄这个出头鸟,其他大臣也老实了许多,最后还是同意给朱祐杬上庙号,并在明堂配上帝,并将朱棣的庙号改为“成祖”,作为落选明堂的补偿 。
睿宗朱祐杬要进太庙,自然要祧迁一位皇帝,太祖朱元璋万世不迁,成祖朱棣有“再造之功”,和周文王、武王一样,也是万世不迁,被祧迁的自然是仁宗朱高炽了 。
整个嘉靖朝,经历了武宗入庙,德祖祧迁,睿宗祔庙,太宗升祖,仁宗被祧,睿宗入庙,最后形成了八庙八世 。
文章插图
朱厚熜死后,以世宗入太庙,穆宗朱载坖(jì )将睿宗和孝宗算作同一世,将武宗和世宗算作同一世,形成了九庙七世的格局 。
文章插图
综上,嘉靖帝给朱棣改庙号,并不是因为庙号名额满了(德祖祧迁后,已空出一位),而是嘉靖帝为了让自己生父进太庙而对大臣们做出的妥协 。
朱厚熜《明堂或问》:
“问曰:太宗功兼创守,将何以报之哉?”“答曰:我太宗当皇祖初定之中,又值建文所坏复兴起之,便是再创一般 。今同太祖百世不迁此,乃报崇之正 。然称号太宗未免无异于列圣,当以祖字列之,庶见其宜也,此人情之真焉 。夫何谓古以祖有功而宗有德,令概以宗尊之,太宗所谓有功者焉可同宗称之,此当别之者也云 。”
其他网友观点中国古代从西周时期开始,人们就有了起谥号的制度 。谥号的作用,就是对这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总结,有好有坏 。而到了唐朝大臣们觉得用几个字总结皇帝的丰功伟绩,实在太简短了,于是谥号越来越长 。比如李世民的谥号,就是唐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实在太长了 。甚至到了清朝,谥号都有十几个字 。为了说得方便,于是大家就改称皇帝的庙号了 。
【消失的“明太宗”:谁动了朱棣的庙号?为何要改“成祖”呢?】而庙号又是什么了?庙号就是皇帝家族供奉于太庙的称呼 。一般而言,太祖是一个王朝的开创者特定的庙号如:明太祖朱元璋 。太宗庙号多为一个王朝的第二代帝王如:唐太宗李世民 。
朱棣庙号原本为明太宗,想要表达自己是顺位继承 。朱棣在登基之后将洪武31年改为了洪武35年,废除了建文的年号,以表达自己是顺位继承,是大明王朝的第二位帝王 。
然而朱棣万万没想到,百年之后会有人将自己的庙号由太宗改为成祖 。这个人熟读历史的都知道,那就著名的丹药皇帝,明世宗嘉靖皇帝 。由于明武宗朱厚照无后,嘉靖以藩王的身份入京继承大统 。原本嘉靖应尊明孝宗为皇考,过继给明孝宗,但嘉靖不同意尊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兴献帝入主太庙 。而太庙按照昭穆制服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的排列顺序放入7位,后面进入的依次升入祧庙 。嘉靖将兴献帝升入太庙,就必须要抬出一位,而朱棣实际上就是自己一脉的始祖,不能被抬出 。嘉靖就想出由宗升祖的方法,将朱棣和朱元璋一样百世不祧 。这样嘉靖的父亲也能进入太庙,朱棣也不被抬入祧庙 。
其他网友观点喜欢历史的人都知道,所谓庙号就是古代皇帝死后被供奉在庙里的称呼,它是由继任者追赠,并按照“先祖后宗”、“太祖太宗”的称号来排序 。
文章插图
一般来说,开国皇帝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第二代皇帝称为“太宗”,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清太宗皇太极等 。
按照这种规则,朱棣的庙号应该为“太宗”,事实也是如此,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到嘉靖十七年(1538年)的这一百多年间,朱棣的庙号一直都是“明太宗” 。
但后来他却被人们称为“明成祖”,到底是谁动了朱棣的庙号,为何要改为“成祖”呢?究其原因,这一切都和嘉靖皇帝有关,下面浅阳就来说说说嘉靖为什么要将“太宗”改为“成祖”!
文章插图
一、大明的庙制
明朝时,朱元璋改天子7庙为9庙,就是说太庙里可以供奉9位皇帝 。当时太庙里已有4个牌位,即德祖、懿祖、熙祖、仁祖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加进了太祖和兴宗(他爹朱标)的牌位,总共6个 。靖难之后,朱棣移去朱标的牌位,就只剩下了5个 。
明宪宗即位后,算上已死的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四位皇帝和最初的五祖,此时9庙刚好满员 。
如果再死皇帝,就需要把牌位往出“祧” 。所谓“祧”,就是把牌位从主殿中挪出来,放到太庙后面的偏殿(即“祧庙”)中单独供奉,也叫入祧 。
“入祧”是有规矩的,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享有“万世不祧”的待遇,稳居太庙正中,其他皇帝的牌位则都是“亲尽则祧”,就是现任皇帝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选一个和自己关系远的皇帝牌位移入偏殿供奉 。
在嘉靖之前,太庙已经祧过两次,第一个被祧的是明懿祖朱四九,放的是宪宗;第二个被祧的是熙祖,放的是孝宗,这个过程大家都是遵循祖制规规矩矩的办事 。
文章插图
二、嘉靖为啥要动朱棣的庙号,把一个正牌“太宗”改为不伦不类的“成祖”呢?
话说1521年,明武宗正德皇帝驾崩,年仅30岁,没有留下儿子 。偏偏他爹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爱张皇后这一个女人,仅生了正德皇帝这一颗独苗 。
这父子俩相继挂了以后,由于没有直系的皇位继承人,国又不能一日无君,在杨廷和等大臣的商议下只好从他的堂兄弟中去选择 。最终,这份超级大奖就砸中了藩王兴献王的14岁儿子朱厚熜的头上,也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
文章插图
嘉靖一进京,就和以杨廷和为代表的大臣们爆发了“大礼议之争” 。
大臣们要求嘉靖遵照宗法制,先过继给明孝宗,成为孝宗的儿子,再继承武宗留下的皇位 。但嘉靖不同意,他要追封他爹兴献王为皇帝,以此来证明自己是从兴献王那里继承的皇位,而不是伯父明孝宗 。
因为这件事,嘉靖与大臣们展开了马拉松式的激烈斗争,他们互不相让,各自坚持,致使君臣关系变得很差 。
最终,嘉靖棋高一着,他凭借自己的权力和智谋,不仅把他爹兴献王升格为皇帝,抬入了太庙,还将朱棣定义为“万世不祧”的祖先,将其庙号由太宗改为成祖,至此,大礼议事件最终以嘉靖帝的胜利而结束 。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是一个换爹的问题,为啥嘉靖非要去折腾朱棣,把人家一个正牌太宗改成不伦不类的“成祖”呢?实际上,这里面暗藏着嘉靖的政治谋略 。
文章插图
嘉靖十三年,嘉靖帝更改庙制,他将德祖祧出太庙,太祖朱元璋居中,这样算下来,太庙里就空了一个位置变成了8个:明太祖朱元璋、明太宗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 。
《明史》记载:
“帝以庙祀更定,告于太庙、世庙并祧庙三主 。迁德祖神主于祧庙,奉安太祖神主于寝殿正中,遂以序进迁七宗神位 。”
公元1538年,丰坊给嘉靖上了一道折子,请嘉靖给兴献帝加庙号“睿宗”,入太庙,此举甚合嘉靖心意,因为这正是他苦心谋划的事情,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可以让自己的爹入住太庙了!
不过睿宗毕竟不是真皇帝,嘉靖担心自己死后,子孙们会在大臣的强迫下把睿宗迁祧出去(事实上他的担心并非多余,后来确实曾有人提出过这个建议,只不过被否决了) 。
那么,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事情岂不是白忙活了?为了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嘉靖又开始了谋划 。
文章插图
他先用孝烈皇后的牌位在太庙给自己占了一个位置,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帝后都是一起入太庙的 。如果皇后先挂,就把她的牌位放在奉先殿,等皇帝挂了,两人就一起进住太庙 。
大臣们虽然群起反对,但在强权面前,最终他们只能被迫同意 。不过塞进去一个,自然就要挪出来一个,按照“亲尽则祧”的祖制,朱元璋是万万不能动的,那么能动的就是离自己最远的明太宗朱棣了!
但朱棣的功绩摆在那儿,深受世人敬仰,况且他还是自己这一脉的始祖,如果把朱棣挪出去,将亲爹抬进来,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搞不好还可能让自己的皇位凉凉 。
于是嘉靖经过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偷梁换柱的办法,就是抬高朱棣的身份,将他的庙号由“太宗”改为“成祖”,让朱棣和朱元璋一起万世不祧 。如此一来,就不用把朱棣挪出去 。
接下来,依照序列祧迁,只能是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了!既然有嘉靖迁祧仁宗在先的示范,他的子孙自然就依次迁祧宣宗、英宗,而不会去迁祧睿宗 。
文章插图
三、嘉靖改动朱棣庙号,表面上看是为了父亲,实际上是为了确立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
当我们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或许觉得古人真没意思,为了在死人牌位上改几个字,就搞得天翻地覆 。其实不然,礼是古代的根本法,皇家之礼更关乎国家根本,一旦继承人不合礼而遭到废立就会引起腥风血雨,所以“礼”是不能动摇,甚至不能废除的 。
按照古代的祖宗礼法,只有孝宗的嫡系子嗣才能继承皇位,再不济也得是庶出 。简单说就是继承皇位者的父亲或者亲哥哥,必须得是皇帝 。否则的话,这位继承人的身份,将不具有合法性 。
嘉靖只是正德皇帝的堂弟,他爹仅是一个藩王,所以他如果以兴王的身份继承皇位,显然名不正言不顺 。但凡事都不是那么绝对,在他的先代里就有一个以藩王身份上位的人,那就是朱棣 。
我们都知道,朱棣的皇位是靠“靖难之役”造反得来的,他将嫡系由朱标一系转到自己一系,这个变化对古人来说意义重大 。
既然朱棣的嫡系身份合法,那么他作为嘉靖这一脉的始祖,就必须得享有和太祖一样的地位,否则就等于承认朱棣得位不合法了 。
于是,嘉靖将朱棣从“太宗”升格为“成祖”,享受“万世不祧”的待遇,有了朱棣这块挡箭牌,嘉靖也就能名正言顺地继承正德皇帝的大统 。所以,嘉靖改动朱棣庙号,表面上看是为了让父亲入太庙,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皇位更具合法性 。
文章插图
因为嘉靖帝的这次更改,后人也就习惯称朱棣为明成祖了!
推荐阅读
- 女人为什么会肤色暗黄?导致女人肤色暗黄的原因
- 太阳色口红是什么颜色?太阳色口红推荐
- 喜欢一个人的感觉:真的爱了那种感觉是很奇妙的
- 女生最喜欢什么类型的男生:街头小姐姐们这样说
- 女人喝红酒的八大好处
- 女生喝红酒的时间
- 有图 一定要娶胖一点的女人:微胖女人更有女人味
- 每天喝红酒的量
- 情商低的人特征盘点:情商低该怎么办的4个方法
- 女人看清楚你身边的他:远离直男癌更怕直男癌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