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挂杯”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挂杯”是葡萄酒高品质的象征吗?
什么是“挂杯”?
葡萄酒的挂杯被称作“tears of wine”,即“葡萄酒的眼泪” 。这个浪漫的名字,生动了描述了挂杯现象:当我们打开一瓶有年份的葡萄酒,倒出部分酒液在酒杯中,然后轻轻地摇晃酒杯,让酒液在杯壁上均匀地旋转,当停止摇杯后,酒液便会形成一条条液柱沿着杯壁缓缓地向下流动,并在杯壁上留下一道道酒痕,就像葡萄酒在流泪一般 。
“挂杯”现象的产生
关于葡萄酒的“挂杯”现象,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没有一个清晰、合理的解释 。
【有“挂杯”的葡萄酒才是好酒】1855年,物理学家James Thomson较早发现了这一现象,但是现在我们却将“挂杯”现象称为“马伦哥尼效应(Marangoni effect)”,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是,在Thomson发现挂杯现象的十年之后,具体来说也就是1865年,意大利的物理学家马伦哥尼(Marangoni)才从科学的角度将“挂杯”解释清楚:
马伦哥尼效应,就是指两种液体相接触时,表面张力强的液体会将表面张力弱的液体拉过来,因此会出现表面张力弱的液体向强的方面渗透,同一种溶液会因为浓度高而增强表面张力,所以稀溶液也会向浓溶液中渗透 。
由于在杯壁上的液体拥有较大的表面,酒精蒸发较快较多,因此酒液浓度会有所下降 。水比酒精在单位表面同玻璃壁接触的表面能高,酒精浓度下降了,表面能会增高 。液膜克服重力,自发上升的能量来源于水同杯壁接触释放的表面能 。因此,酒精浓度变化越大,“酒泪”就越明显 。(来源:果壳网)
简单来说,所谓的“挂杯”,指的就是在流体界面,因为表面张力梯度而造成的传质现象 。
英国物理学家C. V. Boys认为在《圣经》中也有关于疑似“挂杯”现象的描述:
Look not thou upon the wine when it is red,when it giveth his colour in the cup,when it moveth itself aright. (酒发红,在杯中闪烁,你不可观看,虽然下咽舒畅,终久是咬你如蛇,刺你如毒蛇 。)
-- 旧约-箴言(Proverbs)第23章第31段
该段文字描述了红酒赋予酒杯颜色、同时在酒杯壁上运动的现象 。由于“挂杯”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红酒的高酒精度,因此有人认为《圣经》中这一段是提醒人们通过观察“挂杯”来避免如毒蛇般的高酒精度酒所带来的危险,要有节制地适量享用红酒 。
有“挂杯”的才是好酒?
挂杯现象在葡萄酒中非常普遍,几乎所有的葡萄酒都会产生“挂杯”现象 。即使是白酒,“挂杯”也很常见 。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葡萄酒来说,“挂杯”的时间长短有所不同,这是因为“酒泪”在杯壁动的速度有快有慢,其决定因素则是葡萄酒的酒精、糖分和甘油的含量高低 。(推荐阅读:“挂杯”了,就一定是好葡萄酒吗?)
也就是说,酒精含量较高的葡萄酒,由于粘稠度较高,酒泪在杯壁上缓缓流动,因此“挂杯”现象更加突出 。反过来讲,这类型的葡萄酒普遍口感会比较丰富,层次感也可能比较明显,因此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葡萄酒更好喝 。
但是判断葡萄酒品质高低的标准并不能仅仅从“口感是否丰厚”来简单评定,而且挂杯也不能决定葡萄酒的果香和单宁等等,因此挂杯与葡萄酒的品质没有必然的联系 。
完全“挂杯”
往极端了说,葡萄酒的“挂杯”丝毫不重要,因为通过简单的人工干预就能完全这一现象:倒酒之后我们只需迅速将酒杯完全遮盖,防止酒精蒸发,然后再摇晃酒杯,挂杯现象就不会产生 。(推荐阅读:如何理解葡萄酒挂杯?挂杯的都是好葡萄酒吗?)
观察“挂杯”有什么用?
由于葡萄酒的“酒体”由酒精度决定,因此通过观察挂杯现象,我们可以预估葡萄酒的酒精度高低,从而判断葡萄酒的酒体是轻盈还是厚重 。
判断酒体的轻重,不仅可以大概知道葡萄酒入口后在舌头上的轻重感觉,还能大致判断葡萄酒的品种类型 。举例而言,重酒体、容易产生挂杯现象的红葡萄酒,其代表是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西拉(Syrah)等品种,而轻酒体的代表则是黑比诺(Pinot Noir)和佳美(Gamay)等 。
假如你对酒体的轻重有明确的偏好,通过观察挂杯就能预估自己对葡萄酒的接受度了 。
推荐阅读
- 关羽有后代留下来吗 周瑜怎么死的
- 为什么人会有挖掘规律把一个事物做到极限的倾向
- 头上长螨虫有什么信号
- 杉木黄连复合经营有哪些特点
- 泡桐分布地区有哪些
- 疯狂动物城里面为什么没有猩猩
- 糖尿病是否与治疗HIV的药物有关
- 精氨酸含量高的食物有哪些?求过来人分享张排名表?
- 无“酱”不欢,你的生活里有哪些酱呢?
- 做盐焗鸡如何才有咸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