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影视剧中喝完酒要摔碗

“摔碗酒”,顾名思义,就是喝酒摔碗的意思 。在很多的影视剧中,就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特别是大仗恶仗在即,成千上万的热血将士一人一碗酒,双手端起,一饮而尽,再将酒碗高举过头顶,奋力一摔,在那一片荡气回肠的脆响中,悲壮惨烈的气氛瞬间爆棚 。“摔碗酒”,摔的不是碗,是热血男儿的冲天豪气,是视死如归、破釜沉舟的无畏气慨!小编就和你唠唠盛行在巴中地区的“摔碗酒” 。
推荐阅读:
【为什么影视剧中喝完酒要摔碗】1、武松能喝30碗只因那时白酒度数低?
2、碗酒量大的汉子常用
“摔碗酒”,一个悲壮的传说
传说在东周末年,一位巴国将军巴蔓子,为平定内乱,以让三座城池之诺,求得楚国援兵 。楚国派兵相助,平息了巴国内乱 。当楚使前来索要三座城池时,在酒桌上,巴蔓子将军举起酒碗对楚使说:“许诺,乃大丈夫之言 。然,巴国疆土不可分,人臣岂能私下割城,吾宁可一死,以谢食言之罪 。”言毕,便一口气喝下碗中酒,并将酒碗重重地摔碎,然后自刎身亡 。巴蔓子将军摔碗、割头,以头留城,就是为了讲一个“信”字,巴蔓子将军的忠信,变成了巴人精神的永远的化身 。
“摔碗酒”,巴中男儿的豪气与本色
在巴山腹地,自古就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习俗 。特别是重大喜庆之日,巴人欢聚一堂,划拳喊酒令、唱歌劝饮酒、小戏来助兴就成了巴人较热闹的娱乐方式 。在巴中传统的花鼓词说:摔碗一上手、山都抖三抖,喝了摔碗酒、家里啥都有,摔碗整一地、桃园三结义……
八仙桌、吊罐肉、包谷酒、泥巴碗是巴人招待贵客的标配,摔碗一响,就有人喊一句岁岁(碎碎)平安,把不愉快甩走、把烦恼甩走、甩出一份豪迈、甩出一份激情、甩出友谊地久天长 。巴人为人豪气,待客实在,就连摔碗都有讲究,双手端碗表示尊敬、一饮而尽表示诚意、碗口向下举过头顶,表示毫无保留,“啪”摔在地上,表示这个朋友一生一世,绝不反悔 。
这就是“摔碗酒”,野风烈土,敢作敢为 。没有区眉小眼的规矩,没有精雕细凿的谨慎 。豪气干云,掷地有声,想砸就砸个稀巴烂,这才是做人的真性情 。
“摔碗酒”,恩施又叫“biang当酒”
摔碗酒在湖北恩施也叫“biang当酒”,biang当,是拟声词,东西落地碎裂的声音 。三五好友碰上了,说,走,喝biang当酒去!喝这酒一定是在农家乐,矮桌子,柳木椅,冒辣泡的腊蹄子火锅,少不了合渣、蕨粑、熏干子、腊肉,还得有几碟泡黄豆、泡辣椒、腌韭菜、萝卜皮、豆豉、凉拌侧耳根 。摔碗酒是草根的,与豪门盛筵无关 。摔碗要有这种摔碗的环境,要有这种摔碗的冲动和气氛,桌上定不能有宵小之人 。必是合性投意、割头换颈的朋友才能凑一堆拼命摔一通碗,也没有旁人呵斥你无礼粗野 。正如恩施的山歌:“老儿管得宽,管得老子想发癫 。”
“摔碗酒”,摔的是什么碗?
“摔碗酒”所摔的碗,就是当地土窑烧制的土碟子,土黄色,口沿上点釉,防划伤了嘴巴 。直径不足3厘米,成本3毛钱左右 。酒通常也不是白酒,是土家人的米酒,度数不高 。每次也不会斟满,就一二口,喝了,摔了,再斟 。土家人将一杯酒分解成无数“碗”,真的就是为一个气氛,为多摔几个碗,为让酒馆里多有此起彼伏、噼噼叭叭的爆破声,酒没喝多少,碗摔了一地,图个热闹 。
巴人尊重自然,崇尚生态 。喝酒用泥巴碗接地气,碗摔碎了不浪费,碗渣收集起来,用于建筑回填、栽花垫盆,或者捣碎过个几年也就成了土了 。
“摔碗酒”,现代人怎么说?
赞成者说:现在生存压力大,钱也不好赚,心情不好时喝摔碗酒缓解压力、心情愉悦时喝摔碗酒可以增进友情,展现豪气 。
反对者说:现代社会里压力每人都有,缓解压力的方法有多种,不提倡通过很张扬的暴力方式进行减压 。传统文化讲“修身养性”,其实养性也是一种减压,社会应该引导大众通过体育运动、户外旅游等文明的方式进行减压 。
也有人说:此俗随着旅游的推波助澜,有愈演愈烈之势,某家酒馆一天要摔一万个碗 。满地狼藉,不堪入目,惊心动魄,实在是一种浪费!
不管是哪种观点,可“摔碗酒”作为一种区域民俗酒文化现象流传几千年,必然有它内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 。喝摔碗酒,菜肴不重要,喝酒者体验的是那豪气冲天的气场,得到的是排山倒海,气壮山河的豪放感染 。喝摔碗酒,在舒缓压力,调节情绪的同时,更应该品味土家族文化的真正内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