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据史料记载,唐中宗李显有一年组织宫女出宫,参加元宵灯会,一夜之间几千名宫女人间蒸发,后来调查发现,这些宫女都逃跑了,《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原文是这样的:

“春,正月,丙寅夜,中宗与韦后微行观灯于市里,又纵宫女数千人出游,多亡去 。”

这里的“亡”并不是死了的意思,而是逃跑的意思,唐朝官方给的结论是“私奔”,就是这些宫女在外面有相好的,借着这个机会,跟着相好的私奔了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其实,宫女逃跑是真,“私奔”是假,很明显是官方在给这些宫女泼脏水,怎么可能几千名宫女在外面都有相好的呢?

皇宫又不是大车店,能来去自由,平时这些宫女根本见不到外面的男人,“私奔”也就无从说起,那这些宫女都跑哪去了?

为了照顾皇家颜面,史料并没有记载,我估计官方也没有太深入的调查,不过长安城,肯定瞬间多出了很多,性格高冷、见过世面的女子,我想这些宫女应该大多都便宜长安城的那些单身汉了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那这些宫女为啥要逃跑啊?因为正常渠道无法出宫啊,在清朝之前,很多宫女入宫后,就会孤独终老至死,根本没有再离开皇宫的机会 。

虽然有时候皇帝一高兴,就会放宫女出宫,可在清朝之前,并没有形成制度,也就是说,宫女在当时没有退休制度,能否出宫全凭皇帝个人喜好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遇到明君还有重见天日的机会,可遇到昏君,几十年都不放一个宫女出宫,那就悲催了 。

比如,李显那次的宫女大逃亡,就是因为当时唐朝已经几十年没有放宫女出宫了,宫女看不到希望,才借着那个机会,搞集体人间蒸发 。

而就算是明君,比如李世民也只是两次外放宫女,却因此获得好评如潮,可我们仔细想想,李世民一生只外放宫女两次,就算能轮到宫女出宫,那时候年龄多大了也不好说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直到清朝时,才建立了宫女的退休制度,最开始是三十岁出宫,后来雍正时期,把年龄又提前到二十五岁,那我们就说一下宫女二十五岁出宫后的退休生活 。

我们知道宫女和太监一样,都是宫中最底层的配角,干着最累的活,遭着非人的罪,随时还可能陷入宫斗之中香消玉损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那终于熬到二十五岁可以出宫了,是不是万事大吉了呢?其实,出宫对于宫女来讲,未必意味着解放,很多时候却是噩梦的开始 。

这些宫女往往找不到归宿,根本没有人愿意娶她们,因为这些宫女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01年龄超标问题

在今天看来,二十五岁的妙龄少女,正是结婚的好年龄,可是在古代,女孩十三四岁就结婚了,二十五岁绝对是大龄剩女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用我们今天的话说,二十五岁的宫女,就属于中年妇女了,所以家境稍微好一点的人家,怎么可能娶年龄这么大的剩女呢?

02身体健康问题

在古代宫中,宫女日夜操劳,一刻都不敢懈怠,不但身体过度劳累,吃饭时间不固定,还经常受气,所以很多宫女都会得一种叫做“血郁”的病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这种病在古代很难治愈,并且会花大把的银子,谁家会娶回这样一个病秧子呢?慈禧身边的裕德龄公主曾说过,那些宫女病怏怏的,真不知道出宫以后怎么办 。

03性格心态问题

宫女在进宫之后,会见识到各种各样的奢华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久了,也会使这些宫女的心态发生变化,眼光也会变得很高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并且在宫中的时候,虽然非常累,可是接触的都是大世面,一般家庭的男子,她们看不上眼,可富贵家庭的男子,又不会娶她们 。

总结

综上所述,历朝历代的宫女,想出宫是很难的,只有清朝规定了宫女的退休制度,并认真执行了下来,这里面的一个原因就是,清朝的宫女都是旗人女子,皇家自然会照顾自己人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而在其他朝代,宫女想出宫除了皇恩浩荡特别开恩之外,就只能是因为生病、笨拙、犯错等原因才可以出宫,可因为这些原因出宫的女子,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

那就算在清朝,可以二十五岁出宫,这些宫女也很难再嫁出去,退休生活是比较凄凉的,这也导致了,清朝时很多宫女不想出宫,最后熬成了姑姑甚至嬷嬷 。

其他网友观点

大多数宫女出宫后,都会孤独终老 。因为古代女孩13岁左右,就被选进宫里 。犯错就有可能被打死,费尽心机活到25岁才出来 。那么为什么她们难嫁人呢?有这几个原因 。

1:进宫时大部分被净身了 。

很多人只知道有太监,男人进宫需要净身 。其实很多女性进宫也是的 。因为古代封建社会,把人的地位分的很明显,三六九等 。很多女性知道,进宫之后很多事身不由己 。宫里明争暗斗,自己没权没势 。一旦被皇上宠幸,怀孕了就有可能被贵妃们整死 。也有很多女性进宫,宫内的妃子要求给宫女净身 。净身后的女性跟太监一样,是怀不了孩子的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2:年龄大了

古代女孩结婚基本都是13.左右,而宫里的女孩出来,都是在25岁以后了 。属于老处女,大龄剩女了 。有钱人哪个愿意娶年龄大了 。有钱都想娶个小女孩,纳妾也找小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3:古代女孩多

古代不像现在,古代是男少女多,天天打仗,男人太缺了 。古代男人地位高的原因,不仅仅是封建,而是打仗全靠男人,把男人打完了 。女人找男人,都得抢着找,物以稀为贵嘛 。所以年龄大的宫女很难嫁,就跟现在的老光棍一样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4:宫女有钱,见过世面

这时候的宫女,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地主老财不想要她,而她有看不上种地的 。毕竟在宫里见过大世面,谁愿意这样过 。自己也有点钱,干脆不找了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5:宫里女人心狠手辣,而且贞操可能不清白

在宫里都是明争暗斗,没有心机都被别人害死 。常年这样,心肠就变得越来越狠毒,那个男人想找这样的女人 。而且古代男人很看重贞操,在宫里皇上高兴了,侍卫高兴了 。可能贞操就没有了 。谁愿意娶个没有贞操的女人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宫女就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那个女人不想好好有个家 。谁愿意被困在围墙这种,没有了自由,每天担惊受怕 。

其他网友观点

在中国古代,人世间最美丽的那一群女子,一定就是——宫女!都在经过层层选美后,集中在了皇宫里 。以明代为例,一个宫女通常是这样选出来的:

首先是海选,由宦官在全国各地13—16岁的良家少女中选出最拔尖的5000人,并将她们集中起来;然后是初筛,从这5000名少女中,将那些最胖的、最瘦的、最不出彩的大约1000人淘汰;然后进一步筛选,仔细观察剩下人等的五官、头发、皮肤、声音、仪态等,只要有一项有瑕疵都会被淘汰 。这时大约还剩下2000人;再然后是精选,这时要用尺子细量少女们的手足,还要考察她们的步资与风韵等 。这时大约会淘汰1000人 。最后剩下的这1000人,才能被送入皇宫充当宫女,服侍后宫里唯一的那个男人和诸后宫妃嫔 。

由此可见,这1000人是绝对是真正的几十万里挑一!天下间最美丽的那部分女子全都集中在了这里!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可是,这些女子在成为宫女后,等待她们的又将会是怎样的命运呢?是帝王的玩物?还是深宫里的杂役奴仆?她们在宫中如何排解寂寞情愫呢?她们还能再出宫吗?如果能出宫她们的结局又会是如何?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便一起穿越千年历史,去看看宫女们的百样人生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中国古代各皇朝后宫中的宫女概况 。

在汉朝之前,不管是秦朝还是春秋战国,或者更早的时期里,宫女的来源是战争中战败一方的女性家眷,或者女奴隶、罪犯的女家眷等 。

所以这时候宫中的宫女数量并不多,顶多就是几十人,比如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宫女就只有十几人 。

但随着国家承平日久,君王的享乐思想便日益不可遏止 。这整个天下都是我的,为何不能将全天下最美的女人们全部搜罗到身边来呢?

于是,之前那种召宫女的制度,就被改为了由朝廷派出大批人员,去各地民间挑选那些年龄在13—20岁的、最美丽的良家女子送进宫中 。

统治者还给这种行为安上了诸如“选美”、“采女”等名字,搞成了一个非常严肃的国家政治活动 。

就像科举考试一样,还有一套严格的规矩 。参选女子必须出自良家,即非医、非巫、非商贾和百工的人家,这些人家的女儿就叫良家子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古代“选美”

从汉朝初年过去几十年后,到了第七任皇帝汉武帝时,宫中的宫女数量已经突破了1000人;到了汉恒帝时,其后宫聚集的美人数量高达五六千人 。

到了三国之后的晋朝时期,晋武帝司马炎后宫中的美女数量突破了10000人!到了唐朝的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其后宫宫女人数甚至跃升到了40000人!说来实在令人咋舌 。

到明朝时,皇帝后宫宫女的数量为9000人,后宫中每年光花出去的脂粉钱就高达40万两白银!足可以养一支边防大军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宫女入宫后等待她们的是何种命运?

1、一生孤独寂寥,凄苦终老 。

良家美女一旦被选为宫女,便再也不能同家人团聚,从此只能深锁宫中,与外界隔绝 。只有极少数的才能获得帝王的临幸和宠爱被升为妃嫔,但绝大多数宫女都是在寂寞凄清中孤独度日 。

所以在古代关于宫女寂寞凄凉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如“故乡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的那个唐代诗人元稹,就曾写过一首名为行宫的五言诗,道尽了宫女一生的凄苦、寂寞,与哀怨——

唐·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

元稹写这首诗的时候,唐玄宗已经去世几十年了,但是他当初在位时的后宫宫女们都还在 。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宫女们守着凄冷的行宫,从当初的红颜少女活活熬成了白发老妪,最后只能无事闲聊唐玄宗的八卦,以打发枯燥、无味、无趣的时间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和太监虚应故事玩“对食”,互慰孤寂 。

后宫之中,只能有一个男人,那就是皇帝,除此外都是女人和太监 。人都说皇上的后宫有三千佳丽,其实如上文所说,很多皇上的后宫佳丽都不止3000 。

但皇帝只有一个,这么多的佳丽是绝对顾不过来的 。那宫女们正青春红颜,少女情怀,怎样排解自己的寂寞情愫呢?这就只能找宫内是男人又不是男人的——公公们 。

这种情况便称为“对食”,对食的原意是指搭伙共食,但后来的意思就逐渐变成了“无性行为的处对象”,主要用于描述宦官和宫女的恋爱关系 。

所谓“宫掖之中,怨旷无聊,解馋止渴,出此下策耳 。”对食的现象从汉朝开始直到明清,在后宫中都是极为正常和普遍的一种现象 。甚至在宫中没有对象与其对食的宫女或宦官还会遭到旁人的讥笑 。

隋唐五代时期·《宫词》: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3、任主上予取予求,肆意打杀 。

宫女入宫后,就再没有自由身了,是属于皇家可以任意摆布和使唤的私有财产 。这要是遇到一个贤明有德的君王还好,要是遇到残暴嗜杀、好色成性的主,那宫女的下场往往是极其惨烈的 。

为防止宫女反抗,历朝历代对宫女的刑罚都十分严格,宫女往往一个细微的错误都有可能随时被打杀 。

翻阅诸多史料记载后,发现明代宫女的命运是最为凄惨的 。明成祖朱棣在位时,就曾因自己两个宠妃之死,而迁怒于宫女宦官们,前后两次共屠杀宫女及宦官数量高达3000人之多!

到了明世宗嘉靖皇帝,又因炼制“长生不老丸”,便取那些13、14岁宫女们的经血为药引 。为了保持经血的洁净,又要求少女们在经期不能进食,只能吃桑叶、饮露水,给她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伤害 。

后来有十几名宫女忍无可忍,愤而趁嘉靖皇帝熟睡之际用绳子试图将他勒死,不料因为手法不到位没有成功,于是这帮少女尽皆被凌迟处死,死状极其惨烈 。

《明宫词》:世宗性卞,待宫人多不测,宫人惧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4、成为殉葬品 。

皇帝驾崩后,宫人们以活人之身被随同一起埋在陵墓内为他殉葬,这样惨无人道的事情从夏朝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除了在唐宋两朝较少发生之外,其他历朝历代都屡见不鲜 。

特别是明朝时期,被朱元璋开了殉葬之先例,朱元璋死时,殉葬的嫔妃就有46人,更有宫女无数 。

《明史·后妃传》: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 。

后来的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都曾用宫女及妃嫔殉葬 。直到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在临死之前思虑再三最终做出了废除殉葬制度的决定,这也成为了其在位时最大功绩 。

但到了清朝,殉葬制度又死灰复燃,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去世时都有宫人殉葬 。到了康熙皇帝在位时,才废除了这个残忍的制度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残忍的“人殉”制度

宫女入宫后,还能再被放出宫吗?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只有两个朝代允许宫女在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可以出宫,一个是汉朝,一个便是清朝 。

在其他朝代,一旦当了宫女,便终身是宫女,除极少数宫女能得皇帝宠幸飞上枝头变凤凰外,绝大部分都是在宫中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中逐渐老去 。

“入时十六今六十”,待到青春逝去、娇颜不再,她们便只能在尼姑庵中与古卷青灯共度余生,或被发配到帝王陵寝侍奉先王,了此残生 。

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那汉、清两代,那些宫女出宫后命运又如何?

在汉朝时期,因为在民间“采女”以充宫女的制度刚刚兴起,所以当时对宫女的制度也没这么残忍 。所以汉朝宫女在年龄到30岁左右时,没有得到皇帝临幸过的是可以出宫嫁人的,并且还能获得一笔不菲的嫁妆费 。

汉朝宫女出宫后,尽管她们年龄已经比较偏大了,错过了最佳结婚年龄 。但她们拥有姣好的容貌和得体的礼仪,再加上丰厚的嫁妆,嫁人不存在什么问题 。

当然,也有部分宫女见识过皇宫中的奢华,导致自己眼界太高、太挑剔,也很难找到心仪的对象,最终只能孤独终老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汉代宫女服饰

而清代,则是中国古代王朝中宫女待遇最好的一朝!为什么呢?因为清朝不同于其他朝代从民间选宫女,清朝的宫女都出自内务府上三旗的包衣任职佐领、管领以下家庭的女儿 。

再加上在清朝,八旗子女都是“高人一等的贵族”,所以“宫女”相对而言也是较为高贵的一种身份,连主子都不能随意打骂 。

在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爱妃惇妃就活活打死过一名宫女,在宫引发了轩然大波 。事后,乾隆皇帝将惇妃“妃”的封号降为“嫔”,并通谕后宫,让大家引以为戒 。

乾隆通谕:“惇妃即著降封为嫔,以示惩儆;并令妃嫔等嗣后当引以为戒,毋蹈覆辙,自干罪戾”

清朝时规定,宫女在年25岁就可以出宫,出宫的女子都会获得不菲的赏银,在皇太后、皇后、贵妃、妃等跟前伺候的,由主子自行看着办给赏银 。

而更低一等如在常在、答应身前伺候的,“进宫十五年以上的赏银三十两,十五年以下的赏银二十两,十年以下的赏银十两,皆由官赏支给” 。

清朝宫女身份因为不同于其他朝代,而且她们在出宫后还有着不菲的嫁妆,所以都是不愁嫁的,甚至还是人人追捧的“香饽饽” 。

清朝灭亡后,紫禁城的宫女被陆续解散,遣送出宫 。这一大批宫女中,年轻貌美者,要么嫁给富贵人家为妾,要么嫁到普通人家为妻 。但也有一部分,由于家中贫穷而沦落到了八大胡同等地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
文章插图

所以,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除了极个别朝代以外,大部分朝代的宫女都是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一旦成为宫女只能孤苦一生,出宫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

这些可伶的女子都是封建帝王制度下的牺牲品,就算她们被放离了皇宫这个囚牢,但外面早已物是人非,她们不但回不到过去,离开皇宫生活的她们,也大概率走不向未来 。

【宫女出宫后下场如何?】这群天下间最美丽却又最孤寂的女子;最遥不可及却又最卑微的女子,是中国古代整个封建时代的悲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