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酱香型白酒为什么要重阳下沙?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 。

‘九月九下河挑水煮新酒’这是我们茅台镇的民谣,每年九月开始,赤水河的水就开始变清,因为旧时代,那时所有的农民老百姓种庄稼都离不开24节气,根据不同的节种哪一种庄稼 。九月九刚好是重阳节,从这天开始,就不会有大洪水了,非常的准,因为之前的气候环境没有被破坏和污染,所有准确 。

【酿造酱香型白酒为什么要重阳下沙?】那时候科技不发达没有处理水的能力,都是依靠大自然,所有就只有等,因为赤水河到夏季会变得很红并且浑浊,等赤水河清了,才开始下一轮的酿酒,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也是赤水河神秘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依然是很关键,就是我们本地的高粱刚好在这个时候成熟收割,这也是我们的祖先非常了不起的发现,根据24节气候变化,总结出何时种高粱才会最好的收成,主要是高粱它必须在这之中才能生长 。

这样长时以往,周而复始的成就了酱香酒酿造的时间体系 。这就是说酱香酒的酿造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 。

以后的视频中再一一为大家详解 。

其他网友观点

您好,沙指的是高粱 。酱香酒为什么要重阳下沙,原因有以下几点:

1、每年重阳左右是高粱成熟收割的季节 。

2、重阳左右茅台当地气候的特点,雨水少,赤水河的水比较清澈 。

3、避开高温生产时节,人工控制发酵过程,培养有利微生物体系,选择性利用自然微生物 。

4、九月九重阳节,象征天长地久,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酿造酱香型白酒为什么要重阳下沙?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酿造酱香型白酒,为什要重阳下沙?

茅台镇酱香酒有几千年的传承历史,早在大禹时期,赤水河的土族居民就善酿酒 。2000多年前的“枸酱酒”就受到汉武帝“甘美之”的赞美 。

根据史料记载:“重阳时节,纯用高梁作沙,蒸熟和小麦面三分,纳酿地窖中,经月而出,蒸烤之,即烤而复酿,必经数回然后成 。初曰生沙,三四输曰燧沙,六七输曰大回沙,以此概曰小回沙,终乃得酒可饮,品之醇气之香,乃百经自俱,非假曲与香料而成,造法不易……”——摘至《续遵义府志》

每年农历的9月初9重阳节这一天,茅台镇大大小小的酒厂都要举行隆重的祭酒的活动,缅怀祖师,传承工匠精神 。在茅台镇流传着这些谚语:“九月九,下河挑水煮新酒”、“重阳下沙,一定抱个金娃娃”、“重阳下沙芳满缸,重阳酿酒香满缸” 。这里反复提到的“下沙”是什么意思?与重阳有什么关系?


酿造酱香型白酒为什么要重阳下沙?
文章插图

这里的“下沙”是什么意思呢?

“沙”是指高粱,当地优质的红缨子糯高粱,粒小皮厚,红红的颜色,就像沙子一样 。而大曲坤沙酿造工艺就是用80%的整粒高粱酿造,碎沙只占20%左右,所以叫“坤沙” 。“坤”又叫“捆”整粒的意思 。那么“下沙”又是什么意思呢?“下沙”就是酱香酒酿造的一个周期的第一次投料 。别看这个简单的词,它可有很复杂的步骤:

第一步是润粮,就是用90℃热水,边泼边拌把高粱润湿,加母糟(上年最后一次发酵时留下)润10小时左右 。

第二步是蒸生沙,在甑蓖上铺上稻壳辅料,锅底放水,灶下烧火,见汽撒粮,哪里冒气就撒再在哪里,一小时完成上甑任务,加盖后再蒸2-3小时 。

第三步是摊凉,蒸熟的沙不能马上拌曲,否则会烫死曲中微生物,必须摊凉至32℃左右,加尾酒(头年留下的掐头去尾的酒)拌匀 。

第四步是堆积发酵 。蒸熟的料再加10%的曲拌匀,堆4-5天,堆圆堆均匀,略微拍实,待温度升至45-50℃时入窖 。

第五步是入窖发酵 。把料铲进窖池,撒上稻壳,用泥封窖,封4cm左右,发酵30-33天 。第一轮次的蒸煮发酵就算完成 。

酿造酱香酒的整个流程要经历一年的时间,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还要分别窖藏3年,再勾兑,勾兑后再陈酿一年,方可罐装销售 。五年呀,新酒就要五年,多么不易 。


酿造酱香型白酒为什么要重阳下沙?
文章插图

那么为什要选择重阳下料呢?

这有什么讲究呢?蒸酒什么材料最重要?有这种说法:“粮为酒之肉,水为酒之血,曲为酒之魂” 。

夏季雨多,水土流失严重,赤水河的水,在端午至重阳这段时间是赤红色,很多泥沙,水质不好,传统工艺就避开这段时间,而在这一段时间乘高温制曲,作不太需要水的,蒸酒的准备工作;而在重阳到第二年的端午这段时间,赤水河的水清澈透明,正好用来蒸酒,你看,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工艺,是多么合理,多么适时,这是水的讲究 。而粮呢?重阳时节正好当地优质高粱红缨子糯高粱成熟收割的季节 。正好赶上了新酒酿造原料需求 。茅台镇酱香酒正是祖辈酿酒师们对自然的正确理解,合理安排,精心利用所创造的奇迹 。

茅台镇酱香酒从酿造到出厂销售,至少要经过5年以上岁月的沉淀,它凝聚了老一辈酿酒师的心血,也倾注了新一代酿酒师们日以继夜的匠心传承与创新,才能让酱香型白酒更加甘甜醇和、独具风格 。

    推荐阅读